2 二、青衫鬓影(1 /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句清丽脱俗,秀丽无比,写尽江南迤逦。此时,长短错句从这西湖上最负盛名的歌妓唇间脱出,更显得字字圆润,如同珠落玉盘一般清亮有声,曼妙无比。
酒不醉人人自醉,歌妓的一个眼波、一声浅唱无不牵动着坐于画舫之中的宾客的心,丝竹声四起,一片靡靡之音中,哪有半分乱世的景象。
“唱得好!”叫座声此起彼伏,从珠帘里挤出来,然后在湖面上慢慢散开,一盏小灯在湖面上倒映出淡淡的红晕,如同少女娇羞的面庞。
柔和的月光投下来,微风轻轻地拨弄着画舫,将它推移到湖心,各种声色里,依稀有一个沙哑的男人带着几分宠溺地从舫内飘出来:
“素儿,你的歌声真是越发美妙,唱得我心都醉了。”
“咦?傅大人啊,难道素儿今晚没有越发地美了么?”似是有些撒娇的回答,正是出自方才唱《忆江南》的那名歌妓。
“美,怎么不美,”傅青竹笑着一把将这娇娃揽在自己的胸膛里贴得紧紧的,“素儿自然是这西湖上千千万万画舫里最美的姑娘。”
“此话当真?”美人在怀内微微扬起俏脸,勾唇浅笑。
这一笑,眼眸流转,带着令人惊心动魄的美,足以让世上任何一名男子为其倾倒。傅青竹忍不住在美人的脸颊上轻轻一吻,然后道:
“那是自然,我何时骗过你了?”
素儿满足地抿嘴一笑,然后轻巧地挣脱傅青竹的双臂:
“那么若是素儿有任性地请求呢?”
傅大人摆摆手,示意素儿回到自己身畔,温言道:“好素儿,我几时不曾答应你了?你要天上的星星,我傅青竹也会给你摘下来。”
素儿嘻嘻笑着,也不理会傅青竹伸过来的双手,只从旁抱起琵琶,铮铮拨弄了几下,眼角却媚色无边,勾勾地望向傅青竹的双眼,似要将他的魂魄都收了去。
婉转的乐声,配着素儿撩人的眼神,让傅青竹再也按捺不住。他扑过去有些粗鲁地夺过素儿手中的琵琶,一把摔在地上,然后将她掀翻在船舱地板上,口中狂乱地低喝着:
“还唱什么,你这个小妖精,简直把我的魂都要勾走了!”
素儿虽被推倒在地,脸上却忽地绽放出一个除了傅青竹之外谁也看不见的诡异笑容。只见她红唇轻轻撅起,如同一个任性的少女般撒娇、嘟嘴,但她的口型,汇聚成的一句话却让傅青竹顿时全身冰冷:
“我想要你的命。”
“啊——”
傅青竹惊惶地想要翻身而起,却哪来半分多余的力气,他连一句呼喊都没能结束,就感觉到已有一把匕首插入了他的身体。
丝竹声戛然而止,素儿抬脚踢开傅青竹沉沉的身体,然后慢慢地从船底爬起身来,任傅青竹的尸身软软地倒在一侧。她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眼神,环顾了一下画舫内所有目瞪口呆的宾客,声音里哪还有半点方才的缠绵悱恻:
“别留一个活口。”
浮云遮住了月色,画舫的一盏孤灯到最后,只剩下浅浅的光点。几声落水的音色,惊不起太多波澜。没有人知道江心的画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方才垂死之人在被扔下湖水前的片刻,看见素儿除去了华服之后恍然地惊呼——
“你是,你是——”
后面的话,很快便被另外的声音淹没了。
素儿飞速地换好衣衫,一声令下,画舫便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直奔岸边。岸上早有一顶素色小轿在等候,轿夫都是清一色的灰衫汉子,见了素儿平安无恙地归来,均不约而同地吁了一口气。
趁着月色,轿夫健步如飞,很快便奔至一座大宅前。看门的仆妇迎上前来,挑开帘幕,附在素儿的耳畔轻声道:
“姑娘可算回来了。此行安好?”
素儿微微颔首,跨出轿来,刚行几步,却又察觉到了什么似的停下来,脸上爬满了疑惑,问道:
“李妈,这里莫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仆妇压了压腰身,回道:“是位姑娘,怎么说也不肯离开,下人们都觉得……”
“等候许多时间了?”素儿回身,转向大堂方向而去。
“有些时候了。”仆妇伸手往堂内一指,便不再言语。
循着所指的方向望去,堂内果然立着一名黄衫少女,看样子不过十三四岁年纪,虽是丫鬟打扮,却显得灵动可人。
“让姑娘等候多时,真让素儿过意不去。”
素儿迈步向前,冲着少女欠身行了一礼,脸上浮满愧意。
少女急忙回礼,清脆的声音冲口而出:
“苏姑娘见外了,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丫头,哪能受苏姑娘的大礼!”
一句话,就仿佛是一记重锤。听着那个称谓,素儿有些站立不稳。她的脸上原本娇润无比,然而此刻,就连脸颊的那一抹桃红也黯然失色。
“姑娘借一步说话,还请教你们家主人高姓大名。”素儿不禁肃然。
“不敢,”少女盈盈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信笺,恭恭敬敬地呈上前去,泰然道,“我们家小姐说了,与苏姑娘见面是迟早的事情,苏姑娘不需问太多。”
“素儿不过是好奇,你们家小姐如何知道我的真名实姓?”素儿定了定神,料想这少女来头不小,与其蒙在鼓里,倒不如索性问一个明白。
少女摇摇头,淡笑不语,只将信塞在素儿的手心,然后又福了一福,转身便要迈出大堂。也只是电光火石之间,素儿已施展起轻功来,欺近到少女跟前,使出一招伏魔手,青葱玉指转眼已变得杀机重重。
哪知这少女年纪虽小,身法武功却不输素儿,只一推一拿,少女便已躲开素儿的拿捏,跃出一丈之外,亭亭立住,朗声道:
“苏姑娘不必惊疑,我们家小姐并无恶意,苏姑娘看了小姐的信自会明白。”
语毕,便轻身跃上墙头,体态轻盈,若不是中途那微微的一滞,素儿几乎要相信对方乃是一等一的轻功高手。
一个丫鬟的功夫便已如此,那她口中所说的那位小姐的功夫又有多高?
想到此处,素儿的背后渐渐地惊出了一层汗,被风带过,只觉得一阵凉意。素儿不由得缩了缩身子,赶忙提步走回屋内,拾起方才被自己丢落在地的信笺,然后迅速地展开来。
不算是一封信。微微泛着黄色的纸笺上,只有丹青勾勒出的淡淡痕迹,画中似是一名凭风远眺的青衫女子。画的一角,密密地写着几行字,字体娟秀,一看便知出自大家闺秀之手。
匆匆浏览一遍,忍不住又看一遍,如此反复。几番下来,素儿的脸色越来越惨白,而画上的一个名字,却牢牢地衔住了素儿的目光,让她无法再离开——
苏娘。
陌生而又熟悉。
那是素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