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四十回(1 / 1)
终于又贴完了一篇故事啦!不过,结局太草率了,还是需要进一步修改的。
写《慧剑》应该比《仇恨》顺利很多,从文笔上也显得比《仇恨》有一点进步(嘿嘿,自我感觉)!
我会更加努力继续写以后的故事...努力!!加油!!次日天还未亮,彤心便拉着我急急走出‘江南穆家’,巧巧也跟着我们一起离开,我们在城外遇见了秀容。
秀容告诉我们,外婆他们已连夜往我们住过的山谷赶去,希望能在路上找到彤心,我们便决意一路追下去。
正当我们要上路时,就听身后有人喊道:“彤妹妹!”
是云龙的声音,我惊异地回身看去,不知他为何又追了上来。
昨夜,我好不容易说服了云凤同意我离开三年,云龙除了那句要等我的话外,就再也没有多说什么。
彤心眉间若蹙,瞪圆了眼睛看着云龙,怒意渐起。
云龙跑到我们面前,我才发现他肩上背着一个包袱,觉得诧意。
云龙立在我身前,看着我,道:“我与你们一起闯江湖去。”
我还未有反应,彤心已急叫道:“不行!你这人很不讲理,又来纠缠。”
我望着云龙神情自若的笑容,也好生不解,心底却为他的话而感到喜悦。
云龙轻轻拉起我的手,把我从彤心身侧拉到他的身边,笑着对彤心道:“昨天中午我与心彤拜过堂了,这会儿她是我的娘子,我是她的相公。”
彤心忿忿不平地看着云龙,气道:“那又怎样?”
云龙便道:“你是心彤的妹妹,自然该唤我一声‘姐夫’,你昨晚说见谁也不能见‘表哥’,可这会儿又哪里来的‘表哥’?既然没有‘表哥’,也就不存在见与不见了。跟你们上路的只是心彤的相公、你的姐夫嘛!”
彤心气得张了几次嘴,也说不出话来,云龙又道:“好妹妹,容我一路上为你们鞍前马后的跑跑腿,我也就感恩不尽了。”说着,向彤心深深一揖。
彤心忙将身子避开,冷道:“我若不依,你能怎样?”
云龙微一笑,道:“我并不敢怎样。心彤不忍离开你,可离了我,她未必就能旁若无事。我想,你也不忍见她三年愁眉不展吧?”
彤心看向我,我却低下头避开她的目光,稍会儿,只听见她冲着云龙道:“快雇车去,别再耽误时辰了。”
三年后。
马车一路急驰,约莫着离杭州城有半里路时,彤心终于勒住缰绳,让马儿闲步前行。
我紧挨着彤心而坐,出神地看着沿途风景,三年多前第一次走在这条路时的情景一幕幕涌现在我眼前。
就在那片林子里,我救下了云凤;就在那块空地上,我与云凤结拜;就在那路旁,我认识了云龙。
这一切景象在脑海恍若昨曰,却已是三年多前的事了。
说什么闯荡江湖,实际上这三年里我们只是游山玩水,‘江南穆家’在大江南北都有生意往来,云龙一路上打点周到,使我们终日过得悠闲自在。
三年来,外公外婆与姨母一直住在谷里,并决定不再出谷,秀容与巧巧在出游的头一年里,便各自寻得伴侣,与我们分别了。
彤心也在这三年里真正地长大了,并且有了一位颇投缘的意中人,邵仲豪。
仲豪是云龙在泉州的一位旧友,与我们结识后,便跟着一起出游,与彤心渐渐走到一起。
进了城,我一路指点,彤心把车赶到了‘江南穆家’的大门前,云凤与天生已在门前等候我们。
我与彤心下了马车,云凤一把搂住我,在我耳畔轻语道:“真怕你们玩得乐不思蜀,从此就再也不回来了。”说着,退后一步,上下打量着我,“你还是旧时的俏模样,我可是越来越丑了。”
我瞧着云凤,只觉她比三年前略显发福,便道:“我们在外风餐露宿的,哪里比得上你在家里过得舒服,若说变丑的也该是我们呢。”
云凤捏着我的脸颊,笑道:“小嘴也变得会说话了。我哪里就清闲了?每天既要在家料理内务,又要帮天生照管铺子里的事,这也罢了,我只恨祥儿黏我。”
我正欲语,云凤又道:“对了,和儿在哪儿?快让我瞧瞧。”
云龙与仲豪先后从车内下来,彤心从云龙怀里抱过正熟睡的和儿,道:“和儿还睡着呢。我们进去说吧,这三年里我们有好多故事,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讲完的。”
和儿,大名‘子和’,我与云龙的儿子。和,便是太婆婆当年在我手心里留下的字,有道是:‘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
很多年来,我一直在心底想念并感激着太婆婆,虽然太婆婆的一生被‘情债’所扰,但她最终还是让我领悟到‘慧剑门’的真谛就是一个‘和’字。
2007.6.22 22:56 / 2007.6.24 15:25(暂完,待修改)
《慧剑》续集《良缘》已贴出,敬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