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七回(1 / 1)
住进‘慈心庵’的第二天,我就正式拜在太师祖婆婆的‘慧剑门’门下,从此就开始了我的学武生涯。
幼时的我虽然也练过拳脚,却并不专注,就认为武功就是很简单的一回事,几个招式学对摆正就行了。
在太师祖婆婆第一天教我练基本功时,我就受足了苦头,泪水与汗水混合着的湿透了全身,换来的却是太师祖婆婆严厉的责骂声。
许是天生的性情所致,对于太师祖婆婆的责骂及练功的苦痛,我只得咬牙承受,不反抗,也不放弃。
白天的时间,太师祖婆婆都在教我习武练功,夜里,慧清师太教我背诵经文,空闲时还要忙着洗洗烧烧的杂事。
最初,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娘亲,惦着外公外婆与彤心,可是后来渐渐地我都无暇再惦念他们了。
练功时,要全心投入,诵经时,要心无杂念,每天繁重的‘功课’结束后,我便倒头大睡,甚至一夜无梦。
在最初的一年,‘慈心庵’里只有太师祖婆婆、慧清师太与我,直到第二年春,就多了两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姑娘。
秀容与巧巧是被送来‘出家’的,她们早晚跟着慧清师太念诵经文,白天便照料着太师祖婆婆与慧清师太的生活起居,也使我可以全心练功。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周而复始,平淡安宁。
太师祖婆婆的身体一直还算健康,却不料,在九十高寿的那年深秋,她却病倒了。
太师祖婆婆的病势恶化急剧,也不过短短三天的时间,已是卧床不起,慧清师太想请村子里的郎中来给她诊治,却被她断然拒绝了。
一天凌晨,我坐在太师祖婆婆床边,靠着床栏迷迷糊糊地睡着,耳边听她老人家唤我,一惊醒,忙凑到近前。
我问道:“太婆婆,怎么了?想喝水吗?”
太师祖婆婆微一摇头,道:“不,彤儿,我有话要对你说。你去,把我那衣箱里的一个小盒子拿过来。”
我疑惑地把太师祖婆婆所指的小盒子拿了来,捧在手里,问道:“是这个吗?”
太师祖婆婆应道:“是,彤儿,里面有两样东西,其中是一封信,日后你交给你外婆,另一样太婆婆是留给你的。”
“留给我?”我惊异地看着太师祖婆婆,心里泛起一阵不详的阴云。
我扑到太师祖婆婆的枕边,道:“我不要什么东西,我只要太婆婆早点好起来,就最开心了。”
太师祖婆婆淡淡一笑,道:“彤儿,太婆婆都活在世上九十年了,这世上能有几个人像太婆婆这样长寿?日子太久了,太婆婆都烦了。”
听到太师祖婆婆的话,我更觉得心酸,道:“太婆婆能活到一百岁、两百岁,彤儿会一直陪着太婆婆。”
太师祖婆婆艰难地从被中伸出一只手来,拉住我的手,道:“别说孩子话了,等婆婆走了,你也是时候回家去了。你的外公外婆与妹妹,都在盼着你回去团聚呢。”
我的一滴泪已忍不住滴落在枕畔,我赶忙抬手擦拭着眼睛,道:“太婆婆,彤儿就算日后要回家,也要把太婆婆接回去一同住着,才能安心。”
太婆婆道:“彤儿有这份心,太婆婆已经很满足了。彤儿,你可知道咱们‘慧剑门’为何取名‘慧剑’吗?”
我摇了摇头,道:“太婆婆不曾提过,彤儿不知。”
太师祖婆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道:“日后总会知道的。彤儿,太婆婆送你一个字,你一定要牢牢记在心上。”
我忙应道:“太婆婆的话,彤儿会一直记在心上的。”
太师祖婆婆示意我展开手掌,她在我手心里轻轻写了一个字,便握住我的手,道:“这个字足够你受用一生的了。”
我含着眼泪,连连点头,道:“太婆婆尽管放心,彤儿一定做到。”
太师祖婆婆看着我微微而笑,双目渐合,口里轻轻念道:“欲使慧剑斩情丝,奈何此丝缚人心...”
2007.1.19 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