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尾声:又是江南梅熟时(1 / 1)
大齐开晟六年冬,李承旭虚弱地靠在榻上听人奏报拟好的传记。
“定安侯江子轩,善骑射,机敏多智,安皖道宜州人也。其父北雄军元帅,素有威名。被世宗所疑,举家遭害。独轩一人侥幸得脱,流亡西蜀数载后被江家寻回,成祖时平反。
轩少时走马京中,以浪荡闻名。后成祖召其入宫侍卫左右。及二王相争,轩夜骑二百里宣六皇子入宫以继大统。帝继位后,念其有功,赐勋轻车都尉,升任一等侍卫。
开晟元年九月,帝以谋逆罪欲杀李承炎。时人噤若寒蝉,莫有敢言者。独轩不畏凶险直言曰“我尝闻先皇有训,兄友弟恭,家和事兴。望陛下三思而行。”
帝怒,欲斩之。幸得咸繖王声援,仅流配至湖左道深泽县。后一年,轩以御田有功,复被启用,任泰州刺史。时逢大旱,轩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治下未闻有饿死者。又兼改革盐政、打击豪强,使泰州繁华再现。
开晟三年十月,轩为帝泰州遇袭事所累,左迁宜州刺史。及至宜州,城已被西蜀数万大军所围。轩祖母变卖积蓄广召儿郎,全城军民同仇敌忾。蜀围城半月有余,一夜,轩命弟江子瀚率骑兵夜袭烧毁敌军粮仓。至此蜀已损兵过万,只得含恨引兵而去。其时宜州城守军不过数千矣!及此轩一战成名,被天下人所知。后转战安皖、黔中,被于蔺所困。轩忍辱负重,诈降称臣,待机除贼。一日于蔺召轩夜饮,暗置刀斧手。轩心中了然仍慨然赴宴。座间高谈阔论,泰然自若。于蔺心喜之,遂放还。因蔺素行暴虐,开晟五年二月,黔中军士起兵杀之。轩奔走斡旋收黔中,以其功,官至黔中观察使兼南路统帅。
开晟五年十月,西蜀穆王汤隆亲率大军围锦州。轩出奇兵,俘虏斩杀敌军无数。十二月,再度重创西蜀靖王爷汤渠,加封为辅国将军。后一年轩奉命西进,连克湖左道数十城。开晟六年七月,一举攻破西蜀都城。北狄、南越见此与大齐修好,天下复归和平。帝大喜,赐爵定安侯。九月,不幸遇刺于回京途中,年仅二十又四岁。
呜呼,奈何天妒英才?英雄早逝!若使定安侯在,天下或可早日一统焉?”
“陛下,您看这样写可以吗?”
李承旭强撑病体道“好、咳咳。。。奈何英年早逝这句话说得好。”近年来李承炎急病乱投医,病情倒是更重了。
大臣揣测道:“奈何英年早逝”,皇上点出这句话也是在自伤吧。。。
一个月后大齐皇帝李承旭驾崩。太子李允嗣继位称帝,咸繖王李克琪入主辅政。
。。。。。。。。。。。。。。
四年后,大齐江南道泰州府。
绵绵细雨中,江南又迎来了杨梅红透的季节。虽然满眼苍山翠树,泥泞的道路还是让行人感到苦闷。只见一个车队从北而来,慢慢向泰州城行使。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骑着骏马跑到轿子前道“母亲,马上就到泰州城了。”那少年身材颀长、剑眉星目,正是江喻祺。他当初的小胖墩模样早已不见。
轿中的上官云道“知道了,你骑马小心些。”
“母亲放心吧。”说罢他驾马向前飞奔。后面的护卫追赶道“小侯爷,慢点!”江喻祺袭了爵位,身份可是金贵。
轿旁的另一位男子道“这傻小子老是莽莽撞撞的。”
上官云道“弟弟,辛苦你了。还特意陪我南下散心。”
上官煜道“姐姐哪里话,我巴不得丢了军中的事享清闲呢。”上官煜如今也已是职位高阶的将军。
“可惜瑾烨不能陪你同来。”
“提他做什么,一天跟个妒妇似的。此次出来,我正好耳根清静清静。”上官云早已同意了弟弟和韩瑾烨的事。经过了江子轩的死别,她对世事已看淡了。
上官煜道“安京附近也有不少名川大山,姐姐何苦非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游览?”
上官云神色哀婉道“虽然知道她不在了,但也想把她去过的地方都走一走、看一看。”
上官煜叹气道“可惜姐夫走得早。。。”
上官云情绪不佳道“咱们先别进城,我想到西山去探访一位故人。”
。。。。。。。。。。。。。。
静思庵的僧尼道“无思师傅,有位客人求访。她说是您的故友。”
那人心里道:我的故友,难道是。。。。。。
“芙蓉妹妹,多年不见了。”
上官云已经不请自进了。因见她服饰华贵、气度不凡,庵里的人哪敢阻拦。
芙蓉惊喜道“夫人,你怎么在这里?”
上官云拉着她的手道“还是叫我姐姐吧。富贵来信说家里有喜事,邀我来泰州游玩。”
“丁先生还好吗?”
“听说他在窦观察的庇护下混的不错,现如今也是江南的大富户了。”
芙蓉道“窦观察是?”
上官道“妹妹还真成了方外之人,连现下江南道的一把手都不知道?窦观察就是咱们官人的旧友窦玫页。他如今真是否极泰来、官运亨通了。”
芙蓉道“姐姐官人一词失言了。我与子轩并无瓜葛。”
上官云看着她手上的那串佛珠笑道“妹妹要真是放下了,又怎么会下意识地摸了多次佛珠?可见官人亲手打磨的这串佛珠,妹妹奉若珍宝啊。”
芙蓉被她看破了心事一时无语。上官云转移话题道“咱们好不容易相聚,你可要陪陪我。听说今晚城南有庙会,咱俩去逛逛何妨。”
是日夜里,泰州府城南的庙会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江南经过几年的休养,再度繁华起来。
有个人指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布庄道“好家伙,这座店铺可真够气派!”
另一个同伴道“那当然,水月布庄可是咱们江南鼎鼎有名的商家。听说他家的老板娘可是个大美人呢!”
“真的假的啊?”
两人正在争论,只见店铺内一个红妆丽人前呼后拥地出来了。
“老板娘您慢走啊。”
“行了,都回去吧。你们几个也别跟着了,我想自己去逛逛。”
那丽人走在街上,望着两旁吵闹的商贩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当她走到一处摊位前,被叫卖声吸引住了。只见一个瘦弱的青年文士,面色有点沧桑,看年龄大概不到三十岁。他坐在桌椅后,也不带抬头地叫卖道“信手成拈诗,好来赏十文。”后面招子上的字龙飞凤舞,劲力非凡,却是多了几分沧凉。
锦月上前道“我倒有首诗想卖给先生。”
不等文士抬头,她继续道:
水映天上月,
月入水中怀。
一羁十二载,
生死不分开。(藏头)
我只愿水月一生,一生水月。。。
那青年文士离开了座椅向丽人走去。他张开双臂,早已是泪流满面。
街道另一头,一双美人正往这边慢慢踱来。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