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九章 他绝不可能是特务头子(1 / 1)
通过军管,局势终于安定了下来。部队完成任务撤走之后,工人阶级□□思想宣传队又进驻学校,接替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
此时的口号是:知识分子必须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文*化*大*革*命进入了清理阶级队伍的阶段。
受工宣队的指派,弓长文与另一名工宣队员到上海崇明岛外调(wai'diao)教师黄家昌的情况。
先是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再转轮船,登上崇明岛的码头之后,又坐人力车,终于仆仆风尘地来到了崇明县公安局。
工作人员看了介绍信,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有关黄家昌所在组织的档案资料给拿了出来。
在一本厚厚的档案中,找出了一张特务外围组织机构登记表。司令:周文鹏:副司令:于是军;联络主任:黄家昌。
表下还清清楚楚地有一个备注,说周、于二人皆已正法。以表上登记的情况看,黄家昌是第三把手,一二把手都已枪毙,第三把手,也应该是一名特务头子,按理说,起码也应该判个无期徒刑什么的。
但后来黄家昌却无罪释放,还被矿务局招为工人,并到学校当了一名教师,这是多么蹊跷的一件事呀!
此事非同小可,它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前途。为了对黄家昌本人负责,对组织负责,必须进一步把这些疑点闹清楚。
弓长文二人不顾连日绵绵阴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跑了好多泥泞小路,串了不少农村的街道和家户,并且几乎踏遍了县城的各条马路和小巷。
好不容易找了三个同案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致的口径是:当时黄还只有十几岁,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常让他跑跑腿,搞个联络,是个勤快的联络员,根本不是什么主任!
弓长文二人还不放心,又返回县公安局,把被枪毙了的周文鹏的口供笔录也调出来,周在口供里也称黄只是他的
“好联络员”。这一来,才算真相大白了,黄家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联络员,是当时整理资料的人出了一个重大的失误,真是
“粗枝大叶害死人”呀!回校后,弓长文如实地写了调查报告。这一天,万里长空,乌云滚滚,连天都显得低了好多,压得弓长文喘不过气来。
正在这时,极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工宣队把弓长文叫到办公室,一开始就非常武断地说:“那些同案犯的口供不可靠,他们是在互相包庇。”硬是要他签署一个意见,同意把黄老师当成特务头子□□,大概是为了表现他们
“斗批改”的
“战绩”吧。而弓长文却当面表示坚决反对,郑重其事地说:“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他绝不是一个特务头子,否则,当时他不是被枪毙,也一定会判个无期徒刑,绝不会被无罪释放,更不会被矿务局招为工人。我们不能冤枉好人!”工宣队便用大帽子压人,说长文有立场问题,弓长文却仍然坚持不松口。
结果,弄了个不欢而散。工宣队无奈,只好又二次派人进行了调查,本来是想找些新的证据,推翻弓长文的结论。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这次去的同志,带来的仍然还是与第一次相同的结果,最后只好作罢。
黄家昌免受了一场被□□甚至于住监狱的大灾难,但弓长文却从此得罪了工宣队,当第二次改选革委会时,弓长文的名字从候选人的名单里被莫名奇妙地取消了。
几个人听到消息后,马上到在宿舍正准备做午饭的的曹云凤面前,为弓长文惋惜,甚至埋怨他太死心眼儿。
但曹云凤却很淡定地说:“做人不能昧着良心说瞎话,尊重事实不害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我觉得长文做得对,他是别无选择的。”大家一看曹云凤是这样一个态度,也只好一个个摇摇头儿,先后离开了云凤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