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廿二(1 / 1)
这本书我借来看过。我没办过市立图书卡,第一次拿齐敬恒的卡去借没借成,第二次就直接把齐敬恒拎去了。
我跟齐敬恒说这书不错,他说太冷硬了。我说你去看八百万种死法。
有时我觉得他写的是我眼里的纽约,有时又觉得这不是我眼里的纽约。我不知道方忆杭看的时候有何感想,他眼中的纽约又是怎样?
静心等待电影开始,马修斯卡德走出车内的阴影,然后我和方忆杭开始聊天。
他学数学,我认识不少精算统计毕业的人,和他完全不同。我原以为他读BA,被一堆年轻小姑娘挤在中间上一堂课。
我说你喜欢数学?你不是个纯粹浪漫的人吗。他回答,数学恰好是,最纯粹最浪漫,并且时刻需要勇气。他最后提醒我:“所以不要跟我玩牌,你不会赢的。”
这部片里没有埃莲娜,没有米克。马修斯卡德的最大的两个慰藉。我问方忆杭认不认识埃莲娜,他坦白说没看过小说,但是从主演转向动作电影起就是他的迷。他尴尬地补充道:“如果你推荐小说,我会看的。”
我心说他何必,何必做到这个地步。反过来想,有效吗?有效。我受不得别人这么对我好。他简直把我放在油锅上。
我和他聊了许多,应该说我听他谈起许多。他妈妈去世前给他留下信托,唯愿他这辈子有足够的闲暇和金钱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他的父亲对他说:回学校吧。他希望小儿子成为学者,在象牙塔内过相对纯粹的生活。毕竟方忆杭还有个异母哥哥。我首次去了解他的背景家庭。
记忆能被覆盖,片尾我对着阴郁的城市画面,想两小时前,提到劳伦斯布洛克,我想到拿齐敬恒的卡借书,跟他念书里的句子:八百万居民,八百万种死法。今晚之后,另外的记忆像喷漆一样覆盖,再提同一作者,我会否想到方忆杭让我联想到做`爱结果坐下看电影。
他像水渗入我的生活填补我的记忆,一些细节模糊了,另一些日益清晰。我已经不记得初见时齐敬恒的衣着,但那天坐在李成成车上,隔窗玻璃瞥见他的那一刻,环境、声响、面容都被在记忆中被一支画笔描绘得越发细致。他身边枝叶萧瑟的树扎根进我脑海生根发芽,我能查看每片叶脉的痕迹。
我在套房里回想起他说“他过得不好,她很心酸”,那语气是他心声。没人会对一个才认识不久的人发这感慨,我和他之前一定见过,在佳奇带他来见我前——他认识我,才能有对比,得出不好。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习惯我的生活压抑不算什么,地球不会停止公转股票不会跌停板。没想到有一个人,直白到对我说,我过得不好对他是个问题。
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做不到。我仍需要时间。
我,不切实际,但我想多等一阵。我总错觉那个爱我的齐敬恒失踪了,万一有天他回来,发现我已经走开,他该多难过。
次日早在酒店吃自助。
九点来钟,我有点没睡醒,坐下就让方忆杭先去拿菜。服务小姐来加了红茶,他还没回,过了会儿,颇无所适从地端着盘子回来,后面跟着一人,我一看,姓关的阴魂不散。
关陆说:“人生何处不相逢啊韩少。”我寒暄地跟他握了下手。
他要请我和方忆杭吃饭,我婉拒。他走后,我打量方忆杭:“你和这人怎么熟起来的?”
方忆杭看看我,审慎地说:“没什么,就是在精石轩的时候,我帮他,推荐过几个雕件。”
我拿起茶杯,招手叫服务小姐给他兑茶,继续问:“你们聊了什么。”
他说:“最开始是股票,他问我赚了没。”他告诉我那天,就是我去见叶献明那天,关陆和他在等时接了个操盘手的电话,没避着他。我清楚,其实相当于稍微透露内部信息,给他送零花钱。
没想到这小子没去挣,关陆人情落空。我心情好多了:“然后?”
方忆杭说,他不那么确定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薄荷糖,说:“呃,关先生塞给我的……我也不知道,他说有人给他寄了一盒,这两天他见人就发。”
我说扯淡,刚刚怎么没见他发给我?方忆杭一时没说话,我越想越上火:“这他妈是调戏,调戏,你被人调戏了你知不知道?”
他在我对面拿着刀叉闷闷地笑。
我瞥了他一眼,今早真是没胃口,我把桌上的薄荷糖挥到一边。
他笑着问:“我们下午去吃船菜好不好?刚才关先生推荐了我个地方,在太湖上。”
结果我还是和他去了。
十点钟先去齐门路,陪他一路逛那些和田玉私人工作室。遇到投缘的,玉雕师或在店的师傅的亲友会留客人喝茶聊天,气氛很好,其乐融融。
外面一路水巷,今天无风无雨,垂柳静静的。灰黑的檐瓦,白的墙,挺有人文情调。一家扇子店里摆了套四季荷花的缂丝宫扇,他隔着玻璃罩去看秋冬,转头对我说:“留得残荷听雨声。”距离近,声音真像沙沙的雨。他说:“这个季节,拙政园远山楼就该是这样。”
他问我一直看玉会不会无聊,苏博近在眼前,我说随便你。他想了想,若有所思地说贝聿铭的新馆倒是可以去看看,或许我会喜欢。
到下午六点,才去吃船菜。
船菜讲求新鲜,太湖的湖鲜捞离水就得做。游船停在岸边,进包间,四面都是窗,泡好茶,船也就开了,在一片暮色中向水天相接驶去。
包间的屏风是节选的韩熙载夜宴图,灯也是木架的悬挂式。我坐在那看窗外,渐渐船开到四面环水。方忆杭拿捏不定地玩着闻香杯,终于问我:“我能不能去厨房看看?”
我叫领班小姐带他去,领班还要先去问一声,过一会儿回来说今天只有三白是大师傅做,剩下的都是二厨的手艺。方忆杭想看,就领他出走廊去了。
我坐在桌前,待他回来,凉菜都上齐了。他坐下便跟我说见到了网篓里养的,还随船兜在湖水里的白鱼白虾,鱼鳞水光粼粼,白虾乳白似玉,实在美丽。我逗他:“偷师偷到没有?”
他想了想,说:“没有七、八年案板功夫学不来的。”
我说:“没关系。”不自觉地,口气就很温柔,他察觉到,不再惋惜,而是望过来。
这时船上的灯已经越亮越亮,光漫到水上。
桌中间摆放的看盘颜色鲜明,有白有绿有红,做的是糯米捏成的玉兔和天鹅,玉兔眼睛通红,耳朵或垂或立,抱着同是糯米做得莲蓉馅莲藕。看盘与看盘间用鲜花隔开,另一侧是白鹅在层层盛开的莲花型酥点和荷叶间依偎,相互啄毛,眼睛是黑芝麻点的。我以往以为日料摆盘更花心思,单说夏天吃鱼生,就看过一整块冰挖空,上面放置睡莲花瓣,将鱼生放置花瓣上的。今天总算又领略到江南风物的精巧。
热菜里,银鱼用来做羹。乍一眼看上去像一丝丝的柚子肉,半透明针一样的小鱼,无鳞无骨无肠,刚从鱼卵变成鱼苗似的。鱼是小的,莼菜也像微缩的荷叶,一朵一朵的小荷尖尖角,让烫熟的细小银鱼僵僵地藏在下面。喜欢的人当莼菜是至清圆融之味,不喜欢的说口感恶心,像鼻涕。
想到这个比喻,我也恶心到自己。去吃别的菜,有虾子茭白。别的地方虾熟了发红,太湖白虾一白到底。
方忆杭在用公勺舀百合红菱鸡头米,针织衫的衣袖挽起,露出浅蓝色衬衣袖口,衬着皮肤很清爽。他看我在看他,忽然对我说,他妈妈常常提南塘鸡头米。在美国不是没吃到过新鲜芡实,可怎么吃都不是苏芡的味道。所以他初次到苏州那回,每餐都要点鸡头米甜汤,带走不少真空包装的。
鸡头米我不吃咸的,现在也不是时节。我说:“那下次你做。”
他几乎立刻答应。
这餐饭吃到最后,主菜是一条白鱼。撤下三个餐盘才摆下它。
白鱼极大极长,做法却是简简单单的清蒸,没用高汤火腿吊味,鱼上伴少量青白葱丝,半浸着金黄清亮的汤。
鱼肉没有刺,轻易就脱离骨架,口感细嫩柔软,只感觉到热和鲜。好像单纯的鲜味也成了一种地热水爆发一样的热量。把鱼腥当成鲜,把味精当成鲜,只因为没尝过这种不加掩盖不加修饰的真实鲜味。
吃到白鱼已经可以返航,吃到餮足,兴致尽了,船正停荡在芦苇丛旁。
舱房里灯太亮,以至于显得外面一片漆黑,走出去才发现月白风清,水和芦苇白色的穗都微微闪光。
方忆杭走到我旁边扶着栏杆,蓦地轻轻叹气。我想想可笑,我也不知道,是此时太美不真实引发叹息还是吃累了吃撑了。
他说:“谢谢你。”
我说:“嗯?”
他说:“谢谢你陪我来。”
我说:“嗯。”
过了会换我叹气,我说:“过来。”
他问:“干什么?”
我把人拉过来,对着嘴唇吻了下,还留有一点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