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杨府一夕同得意(1 / 1)
杨玉宁进宫已经有一个多月了,那气焰简直是无人能比—甚至能和当时的武惠妃有过之而无不及呢!每一天唐玄宗都在她那边过夜的,连江梅妃都被冷落了。当然原来受宠的江梅妃突然好像被打进冷宫一样,但是杨玉宁听说她还一如以往的和古琴度日。好像这个后宫的事情都和她没有关系一样,在杨玉宁看来,江梅妃根本没有吧杨玉宁放在眼里。
作为现在后宫之首的杨玉宁,不多不少都会感到不高兴的。她总是在唐玄宗面前告江梅妃一把的,每一个晚上,跟唐玄宗芙蓉暖帐时也得说一些江梅妃的坏话。比方说她目中无人,不来跟自己请安;又说当她到倚梅殿时江梅妃都没有好好的招呼自己;甚至还说江梅妃的琴声打扰到自己在御花园里赏花的心情……哎,这个杨玉宁可真是一个大小姐啊!就好像什麽都要顺她的意思,就好像谁人都要听她的话一样。这里可是皇宫呢,她还以为自己是在杨府吗?
而且对於宫娥们,杨玉宁对待她们的态度也不是很好的,总是呼呼喝喝。然而宫娥们都敢怒不敢言—杨玉宁目前是後宫里的宠妃呢,要是说错了什麽话得罪了她。那麽自己就得被处死了!所以杨玉宁的命令,她们得一一去做—比方说会到倚梅殿那边好好的骚扰江梅妃奏琴,或者无理取闹得要她们表演给自己看,让自己好好的自娱。
“三郎,那个梅骨精常常都目中无人的。气死我了!”杨玉宁怒嗔道,这又是一个要杨玉宁侍寝的晚上,杨玉宁却没有好好的梳洗。只穿戴得整整齐齐的坐在塌上。当唐玄宗前腿才刚踏进了安宁殿,杨玉宁连请安都没有就已经跟唐玄宗投诉了。
“好好好,美人别生气……朕去劝说她一次吧。”唐玄宗说,也许唐玄宗真的老了,所以对於杨玉宁这些无理的要求都统统答应—就是为了能够劝服当是不敢侍寝的杨玉宁能够能自己渡这一宵。
後来第二天,杨玉宁听说唐玄宗可真的跑了去江梅妃那边,好好的劝告她别常常独个儿躲在宫殿里自己奏琴,得好好跟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杨玉宁好好的交流和相处。
“陛下说的是,采萍去好好的跟贵妃相处了。”江梅妃只好点了点头道。就在第二天早上,她可真的到了杨玉宁的宫殿。杨玉宁看到江梅妃跟自己请安时,那得意洋洋的眼神,胜利的眼色都一直瞧着江梅妃,然後杨玉宁又奚落了江梅妃一番,江梅妃才能够回到自己的宫里奏古琴。
而且,杨玉宁当了贵妃後的气势,根本就已经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了。她就求了唐玄宗给了几个宫城的令牌自己,让自己的姐姐和母亲都可以随时进宫的。又要求唐玄宗给自己两个姐姐封号,然後给了自己那个荒淫的堂兄一个宰相的地位。突然之间,杨府就因为杨玉宁一夕独临幸,而鸡犬升天来。
杨玉瑶等人经过市集,人们都要礼貌说话;官兵看到杨钊那些兄弟们胡作非为,也不敢去干涉—因为杨玉宁影响力太大了。要是得罪了杨府,贵妃一定会怪罪下来。要是被唐玄宗知道了,他们就可以送上自己的脑袋了!
至於杨玉环,她走在市集上时,人们也好像怕了她一样—她现在可是双重身份,一是杨贵妃的妹妹,一时寿王妃。要是得罪了她,可真是十条命也不能赔啊!看见市集里人心惶惶的样子,杨玉环就只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她走到了首饰店那边,店主对她又好生招呼。虽然她只是买了一支簪子,可是那店主却送了不少物品给她。
杨玉环眉头一蹙,怎麽只是看上了一支簪子却连项炼啊这些都送她了。她都没有说要这些梳子啊什麽的。於是只好从荷包中拿出了一锭银子,想要给那个店主。那个店主看那这闪闪发光的银子,也带着一点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杨玉环。
“皇妃,这怎麽行了……您只是买了簪子,其他的都是小店免费送的。”店主颤着声音,抖着小手的道。他真的不能相信面前这一大锭的银子都是自己的—要知道当时这一锭银子,已经足够平民一个月的养活了。
“什麽不行了?这些物品看上去价值不菲的,怎能让你做这些亏本生意呢?”杨玉环道。哎,虽说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人们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可是也不能够让百姓这麽辛苦的工作却没有成果吧。
杨玉环看了看那个老泪纵横的老店主,好像十分感激杨玉环给了这麽大的打赏自己似的。她不禁叹了一口气,看来杨府这群闺女在这家店子一定撸了不少名贵的首饰吧。不然这老店主怎麽会因为她是杨玉环,也是寿王妃就送这麽多首饰给自己呢。
“谢皇妃,谢皇妃……”那老店主哽咽着声音的朝着杨杨玉环道谢,然後又送了杨玉环出门。“皇妃心肠好,一定会多生贵子,添福添寿的。”老店主一边哭着一边祝福杨玉环。
哎,杨府闺女们在这店里撸的东西可真不少呢,不然怎麽这个店主这麽激动呢?杨玉环不禁叹了一口气……虽然自己没有按历史的轨道成为了杨贵妃。可是後来这个杨贵妃的气势,可真比起自己在历史里学习的更娇纵嘛!唐朝的没落,其实不无原因的。有时杨玉环也在想,要是那个成为杨贵妃的不是杨玉宁,而已自己的话。那麽一切会不会变得不同呢?
现在这个市集,都跟自己三年前第一次李瑁带着自己进宫时那个热闹的情况。已经很不同了。她虽然改变了历史,不过却好像加速了唐朝灭亡的步伐。看来安禄山还没有攻进来,这长安就民不聊生,人心惶惶了。继而就是有人挺身而出,推翻唐朝的管治了……
杨玉环在回府前,回头再看看这不如以往的长安市集,心里尽是感慨……她改变了历史,可是却好像酝酿着另一个更难改变,更不能扭转的局面了……原来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现在的她,心里只好祈求着,李瑁并不会因为这些改变而受到影响……要是李瑁因为这些改变而遭受着什麽样子的危险,她可真的会悔恨终身。那麽她当初可真情愿从了唐玄宗,不让杨玉宁有机可乘的。可惜,一切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如今杨玉宁已经成为了杨贵妃,而杨家也都鸡犬升天了。看来这场杨贵纪的历史的结局会更糟……
杨玉环回到府里,又见李瑁愁眉苦脸的坐在中堂里了—其实打从杨玉宁成了贵妃以後,李瑁就好像没有欢频过一样。是因为受到冷落了麽?还是其他原因呢?
“爷……您怎麽这麽早就回来呢?”杨玉环问道。其实她都知道是什麽原因的,因为历史上唐玄宗封了杨贵妃後,就只顾着跟杨贵妃嬉戏玩乐,再加上已经掌政多年,厌倦了作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了。酿成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局面。只是杨玉环真的没有想到,还没有到天宝元年,唐玄宗就如此的荒唐了。
“父皇这阵子早朝都提不起精神的,每天都好像赶着退朝一样的。”李瑁道。听到这个情况,杨玉环舒了一口气,看来还没有到连早朝都不上的地步啊。“取近溢洲水災,朝臣虽然已经报告过了,可是父皇却好像没有做任何的措施似的。这真的是让我们好生担心啊!”馈酢酰继续说着自己的担心,哎,天灾再加上掌权者的怠懒,看来唐朝真的可以提早覆亡了!
看到李瑁这累极的样子,实在是让杨玉环心里一紧……她走到李瑁的身边,然後轻轻的用中指揉了揉李瑁的太阳穴,好像他的精神放松一点。
“爷,玉环不知道还能帮爷做点什麽了……玉环只是希望爷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切都由上天安排吧!”杨玉环安慰的道,看来如今她只能好好的安慰着李瑁,别让他担心的太多了。
李瑁闭上双眼,感受着杨玉环的体贴。也很是欣慰,纵然在朝上不怎麽如意。可觅得如此良妻,李瑁觉得此生足矣。他抓住了杨玉环的手,然後转过身来,深情的注视着他。
“玉环,打从那次你在牢中时,为夫就觉得要是我们只是寻常的百姓,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什麽地位的,名誉的,我都可以不要。我只愿有一个人能够守在自己的身边,长相厮守,这就已经足够了。”李瑁道。为了杨玉环,他已经可以随时放弃这皇子的地位,只愿与她好好的共渡余生……“过了这些事情,过了玉环所说的那些危机,我会退下来。我们去远远的乡下地方,好好的活下去,做一对普通的平民夫妻吧。”李瑁道,然後又把杨玉环一拥入怀。
杨玉环依着李瑁的怀里,听着李瑁的情话,心里尽是感动的。她不知道李瑁心里所向往的日子能不能够来临,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够熬过这一关。对於历史的结局,她已经没了个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