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故事的真相(1 / 1)
前面写了两个故事了,在这里和大家聊聊这两个故事外的故事。
先说我在大街上遇到的那个和尚,当时遇到那位大师是在我们市市政府门前的大街上。如你所知,天朝威武的行政机构大楼总是在城市的最中心,而行政机构大楼门前的马路,也总是市里最宽阔最宏达交通最便利的要道。
当时那和尚就出现在这条马路上,那天天好热,马路上车很少,所以路上显得空荡荡。和尚小轮车后面的音响声音很响,响彻整条街,和尚就若无旁人的在一边跟着音响诵经,一边用手撑着往前滑。有很多过路人在和尚面前的钵盂里投钱。我也想投,可是我只是个苦逼学生,兜里仅有的几十块钱是全部家当。觉得想投,又舍不得;不投,心里不安。所以最后跟着走了好久。
到了饭馆,僧人要了米饭、青菜。我坐僧人对面,本来想吃个猪蹄,赶觉可能不太合适,所以就犹豫的要了碗素面。这些都被僧人看在眼里。就像现在我的小孩在我面前一样,我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小心思。其实当年我在僧人眼里,何尝不是一个藏不住心思的小孩。本来我也经常读一些佛学方面的书籍,对佛教挺感兴趣,就和僧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实际上是边吃边聊,第一章的故事中写的是在等上菜前聊的,为什么?怕影响大师的形象。你能想象一个和尚挽着袖子光着膀子甩着腮帮子撩起后槽牙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口齿不清的和我讨论佛法,饭粒和吐沫星子乱喷,这是什么景象?什么画面?美感全没了。当然实际情况也并不是我描述的这么不堪,就很正常的两人吃着饭,聊着天,吃的也慢,聊的也缓。我当时犹豫的是把钱都投到钵盂里呢,还是抽出几张零票给自己留点?全部掏出来往钵盂一甩,多豪气!可是甩完我这碗面咋结账啊?僧人也看出我的犹豫,只是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听罢,我把心一横,全部甩进去了,大不了让饭馆的老板或伙计跟着我回家取钱。没了后顾之忧,自然我们畅谈甚欢。才聊到那些见生前身后什么的。
当然结局也是意料之外的,在结账的时候,老板竟然给我们免单!僧人也不多说,对老板双掌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多谢施主!多行善事,神佛护佑。说罢起身,我和餐馆老板把僧人扶在小车上,僧人出了餐馆,回头对我一笑,说道多谢小施主布施,多集善缘,自然神佛护佑。
当时看着僧人的这双眼睛,仿佛能直达人的灵魂最深处。
经过此事,我也感悟良多。很多人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思前想后畏首畏尾,最后还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选项。人类对未知情况,有着天生的恐惧。所以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第一个吃榴莲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人们称赞并牢记了。有时候,我们只需要再勇敢一点点,往往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再说下第一章中,公司从香港请来的陈大师。实际上,这货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请到公司了,只是其他的和情节无关,没写进去。而且之前请他的时候,我还没入职。关于他的事迹,也是听说的。据说公司建厂的时候,就是他来看的风水,算是老板的老相识了。厂子建完,生意并不好,后来风水大师让在厂子大门外的东北角上,建了一个棺材盖子似的碑。结果从那以后,生意红火起来了,然而厂子里却开始死人了,基本工伤不断,致残致死的经常有。说来也怪,一死人,那生意都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第一章中那次请陈大师来,差个童男,我是死活没去的。不过非常想让我顶上去的,是我们部门的李副经理,一个心如蛇蝎的老妇女。后面的故事中,会有她的镜头。记得那两个童男么?后面有专门写他们的章节,这里剧透一下,他两都死了,相隔不久,离奇死亡。是我负责接待他们的家人和送他们去殡仪馆火化的。期间发生了一系列灵异事情,直接导致了公司高层的人事变动。后面精彩继续,请大家拭目以待。
最后讲讲村子里的毛竹林吧,相信大家发现,这个故事中,我基本上就是个打酱油的,没怎么出场。不好意思,发生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才五岁,实在是出不来啊。事实上,那个晕了五天的孩子,不是王五,而是我。梦里见到我和美女姐姐玩的,是我姥姥,连续几天我姥姥在梦里叫我回家,我都玩得乐不思蜀,不予理会。
另外,姥姥确实是刘家的后人,曾经参加过革命,后来才又回到了小山村,这一回来,有生之年就再也没出去过。姥姥回来也带了很多外面的新鲜事物。所以在村子里威望很高,一般谁家有个啥事,都来问问姥姥,有吵架打架的,也找姥姥评理。介于此,作为姥姥的外孙,我在村子里混的也算风生水起。也才有了后来的好多故事,可惜这些都是灵异故事,看故事的人爽,而经历这些故事的人,那叫个遭罪啊………………
不说了,都是泪,我还是继续码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