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忠魂守阵(1 / 1)
邓瑢门下养了无数的门人清客,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骗吃骗喝的。他们只要偶尔向邓瑢提供一些有关长生术的虚无缥缈的所谓线索,邓瑢就会大赏特赏。
后来邓瑢的辖区发生叛乱,皇帝下令让他剿匪。可是这人整天只知道花祖宗老本吃喝玩乐,哪儿懂什么剿匪啊。邓瑢想着天高皇帝远的,能拖就拖,根本就没把皇帝老儿的话放在心上。这下可惹恼了皇帝。皇帝本来就对每年都要从国库拨一大笔钱养着这种无用藩王很不爽了,现在让他解决一点地区性的小事他都做不到,你说皇帝能不火大吗?
皇帝一气之下就下了一道圣旨,限邓瑢在半个月之内剿清叛党,平定粤地,不然有他好看的。
邓瑢这才勉勉强强组了一队兵马去剿匪。他本来以为这些兵马很快就能完成任务向他交差,没料到才过了几天,他的兵马就被叛军全灭了。邓瑢这下慌了,急忙召集门下众人商讨对策。这帮家伙平时吹牛就行,真的有事的时候哪里讲得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但是歌词也有云,老天偏爱笨小孩,这邓瑢傻人有傻福,用人之际正好有人引荐了一位厉害的方士给他。
那位引荐人把方士吹得天上有地上无,邓瑢门下的食客一听可就不干了,一些人甚至毫不掩饰地对方士冷嘲热讽。邓瑢看那方士长得獐头鼠目,尖嘴猴腮的,也对引荐者的话颇有怀疑。
但是在方士报上名号之后,所有人的态度都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方士名叫姜羡,人称“屠伥先生”。
伥就是伥鬼。伥鬼是一种特殊的鬼,特指那些被老虎吃掉之后鬼魂却为老虎服役的鬼。伥鬼经常引诱别人来当老虎的盘中餐。“为虎作伥”这个成语就是从这来的。
说起来伥鬼这种东西真的很神奇,它们跟搞传销的似的,专挑亲戚熟人下手。
当时岭南之地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米行老板在山中被老虎吃了。他的老婆和大儿子夫妇一起为他守灵。由于小儿子年纪太小而且体弱多病,就被家人要求回房休息。这个小儿子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发现母亲和哥嫂都不见了。几天后,有乡亲在山上发现他们三个的尸体,看样子很明显也是被老虎咬死的。
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这小儿子当然很伤心。几乎每天都是在哭泣中度过的。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梦到他的母亲。小儿子大哭着抱着母亲说自己有多想他们,母亲一脸慈祥和蔼地安慰他。最后,母亲告诉他在山中某个山洞中藏着无数的宝藏,得到之后这辈子都不愁吃喝了,让他赶紧去找。小儿子认定他母亲的阴魂依然牵挂着他,感动到不行。第二天就找了几个好兄弟一起往那个山洞去。
他们进到山洞,一头吊睛猛虎忽然出现,一口就把走在最前面的人吞了半截。小儿子这才知道他母亲报梦不是因为挂念他,而是要将他引来喂老虎!他们拔腿就逃,但是人怎么可能跑得过老虎?就在众人命在旦夕之时,一个方士出现了。方士略施神术,硬生生让猛虎变成了病猫。方士还把那一区的伥鬼全都灭了。从此乡民太平。方士也因此名声大噪。
不用说,这个方士就是姜羡。
那个时代动物保护工作做得太好了,虎患很严重,人民很受伤。人们对恶虎对伥鬼都是又怕又恨,能够杀虎屠伥的人自然被他们奉为英雄。
所以邓瑢一听说这位其貌不扬的方士就是大英雄姜羡马上待以上宾之礼。
邓瑢问姜羡对他眼前的困境有何良策。
姜羡慢条斯理地说他大半生都在与伥鬼对斗争,一直很好奇老虎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它的受害者不但不思报复,还一个一个反过头来为它役使。邓瑢急了,说先生啊,虽然本王也觉得这件事很值得好奇,但是这跟皇上命本王剿匪一事有何关联?皇上给本王的时间可就只剩下十来天了。
姜羡哈哈一笑,说王爷别急,这两件事还真是大有关联。姜羡说他研究了很多年,终于发现伥鬼听话的原因跟虎啸声有关。他发现老虎咬死人之后的一小段时间里,它的啸声会特别低沉悠荡。姜羡说正是这种啸声控制了伥鬼,强制它们忘却生前一切情感羁绊,一心一意地为老虎觅食。
姜羡神秘兮兮地冲邓瑢笑了笑,说王爷你想,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控制鬼魂的方法会怎样?
邓瑢还不算太笨,马上会意,说那本王就可以让世间鬼魂为本王所用!
姜羡说没错!据他所知,在距离此处一天马程之外的地方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支笛子。这笛子的奏鸣声跟这种虎啸声极为相似,而且效力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役使鬼魂,强迫它们照吹奏者的意志行事。因此被称为“鬼笛”。
姜羡说老虎是畜生,只知道吃,只想着吃,所以伥鬼就只会诱人作虎粮。但是人不一样啊,人的智商多高,野心多大啊!人得到这种力量还愁何事不成?姜羡说这句话是想暗示邓瑢,他得到鬼笛之后能造反称帝,不用再看皇帝老儿的脸色做人。站在旁边的食客听到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吓得脸都绿了。邓瑢这家伙却单纯得让人无语,他击掌称道有了鬼笛就可以组阴兵剿灭叛贼为皇上分忧了!
姜羡一听,忙说是是是,其实我也是这个意思。
我听到这有点糊涂了,说这姜羡既然知道鬼笛在哪为什么不自己去找鬼笛,自己组阴兵?
老万头笑着说他当然想了,但是把鬼笛放在那座岛上的高人在岛周围布下了一种很高深的阵法,只有身具王气的人,也就是各诸侯王、皇子甚至皇帝这些人才能通过。更重要的是,鬼笛本来就不是姜羡的目标。
邓瑢上岛后,不仅拿到了鬼笛,还拿回一块拳头大小的透明宝石。姜羡请求邓瑢将宝石赐给他。邓瑢什么宝贝没见过,怎么会吝惜这区区一块宝石?于是很爽快地就把宝石赏给姜羡了。
邓瑢用鬼笛召唤阴兵,一个晚上就把那帮彪悍的叛党灭了。邓瑢自鸣得意,一点都没意识到这一举动即将为自己招来杀身灭门之祸。
皇帝下旨限邓瑢半个月剿匪本来只是因为邓瑢之前懈怠皇命,皇帝一气之下想要吓唬吓唬他而已。突然得知他居然提前完成任务,皇帝起了疑心,稍稍一打听才知道邓瑢居然懂召阴兵之术。
这下完了,皇帝最忌讳什么呀?历朝历任的皇帝忌讳的从来都不会是手下无能,而是手下威胁到他自己的统治地位!阴兵这种东西是砍不倒杀不死的,邓瑢要是有了谋逆之心,皇帝手上那些凡人将士岂非一个都不是对手?
皇帝不动声色地召邓瑢入京,说是邓瑢剿匪有功,皇帝要当面奖赏。
邓瑢门下几个有见地的食客进言道皇帝此番召见只怕来者不善,劝邓瑢做好防范,最好携带鬼笛入京,真出了什么事也好自救。
邓瑢大咧咧地说哪能啊?本王超质超量地完成了任务,皇帝要表扬咱们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怎么会是来者不善?皇帝要请本王喝酒吃饭,本王要是带这么有杀伤力的东西进京那也太不礼貌了!说完也不管其他人的反对,执意只带七名心腹武士上京。
邓瑢一进宫就被埋伏好的弓箭手,刀斧手围上了。这些人二话不说就下杀手。邓瑢身边七名武士奋力救主,但无奈人家人多势众,又以逸待劳,主仆八人最终纷纷战死。
皇帝未免邓瑢家人报复,在邓瑢死讯还未传出的时候就迅速下令诛他三族,也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姜羡和鬼笛都在混乱中失踪了。
色老头说我们在榆园见到的七武士就是这邓瑢的七名心腹武士?老万头说没错,这七名武士都是邓瑢家的家臣,盔甲之上都有邓氏图腾。老万头还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时候,考古队在河南一个小县城发现了这七名武士的遗骨,后来送到一个地县级博物馆保存。后来九十年代的时候,省级博物馆准备接收这七具遗骨。就在转送的过程中,这七具遗骨居然被弄丢了。
我一听,那叫一个不以为然。我说博物馆之间移交也能弄丢东西?这也太扯了吧?
老万头气呼呼地瞪了我一眼,说你种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就是孤陋寡闻!博物馆互相移交就不会丢东西?那你以为1951年在山东东阿发掘的曹植遗骨是怎么不见的?
色老头忙安抚老万头的情绪,说你别生气,我这徒弟就是爱乱放屁。
老万头马上转怒为喜,拍手说对对对,放屁,放屁!
老万头一高兴,告诉我们昨晚我们在榆园遇到的鬼阵叫忠魂守阵,这个阵法分大中小三个规模。小阵需七名忠诚武士魂魄,中阵需四十九个忠魂,大阵则要三百四十三个忠魂。
色老头说这么说来当年偷七武士遗骨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将它们结成忠魂守阵布在榆园池塘之中守护盒子的人。盒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地布阵保管?
这时候老万头的嘴角突然浮出一丝狡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