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婚姻如鞋(1 / 1)
“杨扬这学期的成绩是有些进步,不过……”宋雅群巧妙地转换话题:“他挺聪明的。只是上课一直都很难安静下来。”
坐在母亲身边的扬扬在凳子里扭了一下,眼睛骨碌碌地转个不停。
“这孩子,真是太顽皮好动了。”香姐叹了一口气。对儿子说:“杨扬,老师的话听到没有,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妈妈,你常常说舅舅小时候也很顽皮,掏鸟蛋,打弹弓,还去偷摘邻家大伯的龙眼。读书时常被老师批评。长大以后不也考上大学了?”杨扬忽然声音清脆地说,小脸满是天真的问号。
大家都惊奇地望着他,对他反应灵敏感到诧异,他分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香姐故意板着脸说: “你乱嚼什么舌头?你舅舅哪会像你这样?他上课从来都是全神贯注地听课的。那年他参加高考后回家,你外公问他的考试情况,他说:‘爸,你就等着交名牌大学的学费吧!’多么自信!你做得到吗?上次你考砸了,连成绩单都不敢拿给我看,折成一小块放在抽屉中,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杨扬噘着嘴坐在凳子上,看样子是又羞愧又委屈又不甘情愿。
“小孩子小时顽皮的,只要引导得当,长大以后,头脑通常比小时候乖巧的学生机灵。”夏凡昕笑着说。
杨扬兴奋地望着夏凡昕。
“杨扬,老师也说你很聪明,一定不会比你舅舅差,你就以他为榜样。先考上重点中学,将来再考上名牌大学,妈就不会说你了,对不对?”香姐说。
“考、考、考,一天到晚说考.报纸上不是说减负吗?我看是越减负得越重。就像舅舅以前说的‘负负得正’。”杨扬大发议论,见别人一脸惊异之色,他得意极了,说:“你们别以为我年纪小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挺喜欢看报纸的。舅舅没事就看报纸。我当然也要看了。对了。”他忽然对宋雅群说:“老师,你认识我舅舅吗?”
“不认识。”宋雅群含笑说。
“咦?刚才舅舅怎么在那儿站那么久,我还以为他认识你呢?”杨扬一脸疑惑。接着又恍然大悟似的说:“一定是老师和阿姨唱的歌太好听了,他才会站那么久。”
“你舅舅刚才也在呵!”
“是呵,舅舅昨天就来了,刚刚走的。”他歪着头问香姐:“妈,舅舅中午会回家吃饭吗?”
香姐轻轻地摇头,她的眼神忽然变得忧郁冷峻,夏凡昕越来越觉得她很像一个人。
“妈,那个证人……”杨扬抬起头来望着香姐,好像想问什么。
“小孩子别问那么多。”香姐愁容满面,她朝楼上指了指说:“快上楼去做功课。”
杨扬磨蹭了好一会,才不甘情愿地走上楼。
“这孩子,太皮了。”香姐轻轻叹了一口气:“心太野,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希望老师你能多去督促他,使他能安下心来。”
“那自然,”宋雅群说:“杨扬的脑子其实挺好用的,上次他参加全镇的数学尖子考试,最后一道是超纲题,全镇学生就杨扬和实验小学的一个尖子生作对了,只可惜他太粗心了,那些简单的题反而答错了。”
楼上忽然传来杨扬悠扬的口哨声。他从楼上冲下来,嚷道:“不好意思,我要喝水。”他兴奋得双眼发光,倒了一杯水后晃悠悠地走上两楼。
“杨扬这孩子,简直跟我弟弟小时候一模一样,长得像,性格也相似……希望他以后能有出息。”香姐望着儿子的背影,目光充满怜爱与期待。
“你弟弟?”宋雅群有点好奇地问了半句话,她还没说完,外面就传一个哄亮的声音:“阿香,哦,是宋老师啊!你好你好,这位是……?”
进来的是香姐的丈夫。
夏凡昕有点愕然地望着面前的黑大五粗的汗子,香姐端庄美丽,她丈夫却长相粗鲁,两人站在一起,给人一种相当奇特的感觉。
………………
灯光下,夏凡昕与宋雅群互相倾吐互相心事。
宋雅群比夏凡昕大一岁,她长得很漂亮,一架无边眼镜架在她白皙秀气的脸上,她穿着典雅,举止端庄,说话温柔好听,夏凡昕认识她几年,从未见过她说过大声话。
她从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石坪小学教书,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她的父母在深圳办厂,县城的家里只她一人居住。由于长期未在父母身边,渐渐养成了她独立自主的能力。她长相美丽,家庭条件又好,这几年来追她的人确实不少,但从未见她在婚姻上何“动静”,她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教书和充电上,如今已经拿到本科□□了。并曾在报纸上发表几篇优美的散文。
“香姐为人挺好的。”宋雅群说:“我来石坪三年,在全村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了,她对人很和气,帮老携幼的。我能在这里如鱼得水,也是因为她。”
“她和她丈夫都是本村人吗?”
“不是的,”宋雅群若有所思地说:“她的娘家在县城,论学历,她还是我们的师姐呢!她在县中读完高中的,你别看她的丈夫长相粗鲁,是她的同班同学哩,对她好得没法形容,他们是石坪村里公认最恩爱的夫妻,如今两人开了一家水电站,生活颇为优裕。”
“是呵,婚姻的事很奇怪。在别人看来极不般配的一对,其实相爱得很幸福,而许多别人看来般配的,却并不见得会幸福。”夏凡昕感叹地说:“怪不得书上会说:婚姻就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脚知道。”
“不错。”宋雅群沉思地说:“婚姻是没有固定模式的。”
“你还记得你跟我说的‘牛车’的故事吗?你说女孩最害怕就是上‘牛车’。”
“当然记得了,”宋雅群苦笑说:“我自己说的怎会不记得。”
“如果到了人生黄昏,你还没有意中人,你会不会上这辆牛车?”夏凡昕盯着宋雅群,一字一字地说。
朋友的脸变得严肃而认真,她扶了扶眼镜,轻轻地说:
“我不会。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宁愿孤独地走,也绝不会委屈自己而遗憾终生。我常常想,做人何必总是受世俗左右?我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为什么要怕别人的议论?为了结婚而结婚,嫁的人却不是自己喜欢的,在无望中过日子,那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不想过那种生活。”
“你不觉得,要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太难吗?何况,现在你可以这么想,可假如真的到了那种年纪,心态也许就跟现在不同了。人都是会变的。”夏凡昕苦闷地说。
“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我觉得现在挺好的,有一份工资,我可以养活自己,平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何苦为了一个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人,冲入围城呢?”
“常常听人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在一起久了,不喜欢的说不定也会变成喜欢的。”
“或许吧?只是我目前还不想。可能是因为我看的书多的,对婚姻不敢有太大的期待。钱钟书说婚姻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但在一些大城市,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并不想冲进来。中国的围城将越来越空了。”
“中国的围城在短时间内绝对不会空的,因为中国大部分人是农民。众所周知,农民的思想都是比较传统的。我想,你不去结婚是因为你从来没有喜欢的人。即使有的,你也会怕嫁人之后会在琐碎无聊的生活中丧失自我。对吗?你其实并不是不想结婚。”夏凡昕一针见血地说。她就是这样,在陌生人面前手足无措,在朋友面前,她却可以口若悬河。
“没错,我确实也不是一个不婚者。只是一直找不到喜欢的人。我所处的环境不比你好多少,一个山村老师,每星期回家一次。家里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若是阴雨连绵,没有朋友来聊天时,更是孤独之极。上次回家时下大雨,偏偏阳台的涵洞坏了,水漏下来,我一个人打扫一幢楼。整整干了一个上午。那时就真的好想结婚。其实也只是希望有人能在我的身边帮我而已。我想假如以后真的找不到心上人,我可能也是要结婚的,是为了摆脱寂寞而结婚。只是,平时所接触的也多是教师,若嫁个老师,成为双职工,一生也就这样子了。想到这点。我又觉得结婚太无聊了。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我现在不是挺好吗?”说完一些知心话后,宋雅群的脸上也现出苦闷之色。
“不久前我看过一篇文章,也是以女人和车比喻婚姻,只不过这群女人是在车上,下车则意味着结婚。有些女人迟迟不肯下车,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目前的座位太舒适了。不过,即使多么舒适的座位,坐久了也会感到寂寞与腻烦。而且,到了终点站时,你还是要下车的。”夏凡昕用听天由命的语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