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这就叫温水煮青蛙(1)(1 / 1)
说到吃饭,苏仝自认自己不是一个挑吃挑和难伺候的主儿。但是就算她再好喂养,温涵也不能这么糊弄她啊?他竟然带着她七拐八绕地到了一个偏僻古旧小巷子。
这是在蒙她的吧?这小破巷子左右宽不过两米,连车都开不进去,偶尔过往几个人也都是骑两轮车或者步行。冷清样子,压根儿就不像是有饭店存在的。
苏仝心里有点发毛,越往里走的越慢,越走慢脑子里歪念头就越多,终于,在苏仝忍不住爆发回转之前,温涵停下了脚步。很自然地拉起她的胳膊,牵着她,走进一家只有半米长招牌的小饭馆。
说是饭馆都是抬举这店铺规模,因为进去以后,苏仝发现整个店里就两张桌子。全是一色的古旧红木方桌,被一张深色蓝布帘隔开。桌前摆着不晓得是什么年代流行的竹板凳。家伙事儿倒是干净得光可照人,就是这氛围怎么瞧怎么不像是做生意的。最不靠谱的是,一张靠窗桌子前,坐着的店里唯一一个客人,竟然是个穿晚礼服,淡妆浓抹,坐在一张桌边悠悠点烟的女人!
苏仝觉得很诡异。
她也不顾出派出所门时跟温涵的置气,狠狠地扯扯温涵袖子,咬牙切齿质问他:“你别是玩我的吧?这是吃饭的地方吗?”
温涵看她一眼,面带微笑地把她安排在另一张桌子前,转身向系着围兜的老板娘走去。
苏仝焦躁地待在椅子上,傻眼地看温涵跟老板娘之间互相比比划划,然后两人不约而同转身望向她,苏仝下意识地转过头,做出自己从没有关注过那边的样子。老板娘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拍拍温涵的肩膀,当做极快地打了几个手势,一脸春风地迈步进了后厨。
温涵若无其事地回到桌前,腰背笔直,坐姿端正地望向窗外。对满是好奇等着他解释的苏仝来了个视而不见。
苏仝心里有些不舒服:怎么说着也算是两人之间最后的午餐了。难道他不应该表达点什么吗?比如跟她讲一下当初告白时的心情,或者再做一次努力,确认一下还有没有挽回余地。甚至……介绍一下这个饭店和他跟饭店老板娘之间的交情也好啊。好歹聊天比干坐着强。
可温涵偏偏不如她意,他对自己曾经告白的事只字不提,对自己在派出所那事也不做解释,趁此机会再跟苏仝套套近乎的事都不屑一顾。
苏仝郁闷了:这男人在想什么?难道真的要那么跟她从此以后一刀两断,不相往来?
“咳,那个……”苏仝清清嗓子,打破尴尬僵持,“刚才在派出所听警察说你是见义勇为来着?我看暖气片上蹲着三四个人呢,是个团伙吧?你是怎么出手的?”你就不怕被事后报复吗?警察居然还是说你身手不错?他是捧你的吧?
温涵转头特别淡定地看了苏仝一眼,眉角无声地带了笑,从口袋里抽出便签纸写:“我从小就受过不少专业训练。”
苏仝不甚相信地扫了扫温涵。一身很得体的休闲装,看不出衣服下人体肌肉骨骼组合到底是不是健硕强壮能以一敌几。不过瞧温涵平日温文尔雅的举止,苏仝觉得他不是一个会打架的人。
嗯,他肯定又在蒙她!
苏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防止当初那种送货上门的悲剧重演,苏仝现在对温涵的话总要拐个弯,好好琢磨下到底有没有语言陷阱啥的。
许是她怀疑眼神过于强烈,都不用苏仝开口,温涵自己就解释着写:“当时是为了我不被同龄小朋友欺负才这么安排的。”
温涵的字一向很隽秀。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苏仝看到轻描淡写回的一句话时,眼睛有点不舒服。她后悔自己的多嘴了,早知道是这个答案她就不该问的。
即使是再沉稳成熟的人都是有过天真幼稚的熊孩子时代。熊孩子们的心思不好揣摩。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跟自己不一样的一个残疾孩子时,歧视、疏远、欺凌、很多不友善的行为会随之下意识做出。于是被欺负的孩子不为了自卫,不得不强大自己,那火车站擒贼的能耐是这么磨砺出来的吧?
苏仝很不自然地托起下巴,侧身望着后厨打哈哈转移话题说:“菜怎么还不上?你要了什么?”
温涵点了点墙上挂钟,示意她时间还没到。与此同时,他们隔壁那桌一直在优雅进餐的晚礼服女人也轻轻扭头,望向苏仝。
“我以前没有在这里见过你。”晚礼服女人红唇微启,轻声说道。她的两指夹着一根燃烧的香烟,白烟袅袅,让她整个人都带出一种别样魅力。
苏仝觉得她有些眼熟。对她的问题也只礼貌地回答:“我是第一次来。”
“那怪不得。”晚礼服女人露出一个了然的笑,“来这里是不用点菜的。老板喜欢给你上什么,你就吃什么。全凭兴致。”
苏仝睁大眼睛:“那万一上的菜不是爱吃的呢?”
“这才是来这里的趣味所在。你不知道哪一道菜会上来,探索未知才更有刺激感。”
苏仝露出一个讪讪的笑,垂眸盯着桌子开始不说话了。那美女姐们儿的话听起来好高大上,跟她明显不是一个路数的。她还是老老实实等着上菜吧。
当那位会手语的老板娘把米饭清粥、红烧茄子以及一盘醋溜土豆丝端上桌子时,苏仝这种被笼罩在高大上陌生氛围里的小心脏才算恢复正常。温涵倒是举止如常。跟第一次与苏仝在青岛夜市共餐时没什么两样。
苏仝有一种错觉感:仿佛自己这段时间的所纠结苦闷的事情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她一个人臆想出来的。而温涵对她至始至终都是比较好的朋友关系。那天的告白充其量就是朋友间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如果当真是玩笑的话,她最近一本正经的对待是不是有点反映过头?
苏仝脑海千回百转,在饭桌上偷偷瞥了眼温涵,忽然就觉得他看上去很养眼很英俊了。要不说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当苏仝心怀芥蒂的时候,对温涵怎么瞧怎么别扭。等到她自己磨过弯来,看人家又怎么瞧怎么顺眼了。
饭后,温涵跟她一起离开,并没有像她想的送她到单位,而是出巷口就挥手告别。苏仝心里挺不是滋味:看起来她跟他继续做朋友这种念头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吧?人还真是奇怪,别人对你殷勤的时候,你觉得不自然。等到你拒绝人家,别人对你保持距离了,你又觉得失落沮丧了?真不好伺候。
苏仝一边自省,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个大大的“X”。招手叫来出租后上车离去。她刚走,
一直在不起眼地方目送她离开的温涵面前就出现了一辆黑色轿车。
车门打开,司机张叔站在了他跟前。
“先生说您回来以后,可以先去玉空山。”
温涵摇摇头,唇带笑意指指自己北边,写道:“去我住处。”
张叔一愣:“您回来不去见一下先生?今天他正好有时间。”
温涵垂眸笑了一下,上车后嘱咐:“那就去我妈那里。”
张叔面带迟疑,但是终究什么也没说,直接载温涵去向他说的地方。在车上温涵给苏仝发短信:“Eva Heller的书我看了。”
苏仝回复特别快,估计也正在出租车上无聊地玩手机呢。她很惊讶地问温涵:“你什么时候学的德文?能看懂了?”不是她好奇心重,而是她实在不敢相信,有人会因为她送的一套书去花上两个月时间学一门新语言。那根本就是闲着没事干了。
结果温涵却回她:“查着字典,差不多能看懂前十章了。”
我去。还真有闲着吃饱了没事干的。你买一套翻译的不就好了,用的着这么费劲?
苏仝心里默默吐槽,但却不得不承认,看到这条短信,她还真有一种被感动的念头。
“温涵你这么告诉我是不是就为了成心打击我?除了普通话,我语言能力有限。”苏仝很是悲愤地发消息控诉,但却被温涵悠然地安慰:“你忘了你还会英语的。”
“看原声电影需要字幕的英语水平吗?”
苏仝忽然觉得有些不服气:一个聋哑人,一个不能说话,听力也需要借助助听器的聋哑人,竟然比她还有语言天赋。手语,唇语那就不用说了。问题是他现在还能看懂意大利语和德语!温涵要不是上帝私生子那就是被上帝开了语言外挂的。
“你是怎么做到的?”苏仝想到就说,直接发消息提问。
“没你想的那么神。我妈的男朋友是德国人。我在欧洲游学的时候也在德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是有语言环境的。
不过苏仝脑回路没在这上头,她觉得是温涵不着痕迹地向她透露了下自己的家庭情况。结果这信息过分庞大,让她一时无法反应:他妈妈的男朋友是德国人?潜台词就是他妈跟他爸不是在一块儿的?除了聋哑,这孩子还是个单亲?据说单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缺爱,容易暴躁,容易自闭,容易……反正就是各种容易出问题。苏仝想不明白了,温涵他要干点啥?没事儿告诉她这个干吗?难道是怕她看他不起,对他搞歧视?
“所以你对海伦女士的著作有何感想?”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吧。刚才那话题容易出不愉快。
苏仝暗想着就这么给出了温涵的回复。温涵也很配合,这一路上他都在与苏仝的短信聊天中度过。等到掐算着时间,觉得苏仝已经到单位时,温涵的信息戛然而止。不管苏仝如何在敲他,他就跟没看到一样,吊的苏仝又气愤又不甘。
等到了晚上,苏仝气咻咻跑家里上网,质问温涵:“今天下午为什么没回我短信?”
头一次被温涵冷落,这滋味当真不舒服。就好比一个从开始就将你捧成公主的男人忽然对你爱答不理。而你早已习惯了他的关心他的忍让他的包容,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一下子冷漠转变,带给你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各种失衡各种郁闷各种不爽。
简言之,这是一个心理学现象,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情绪,一点一点渗透进情感。
面对苏仝的质问,温涵的回答很有意思:“你不是说我们是做普通朋友吗?”
言下之意,普通朋友不会在他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还抽出空闲第一时间回复你的短信。
苏仝噎了噎,盯着屏幕恨不得把自己爪子切掉:她这是干嘛吗?没事欠虐?看来她得好好思考一下她跟温涵以后相处模式的问题,不然这么冷不丁的切换,她还真不适应。
苏仝闭着眼睛,仔细思索了一下她跟其他异性朋友聊天胡侃的内容,又想了想她跟他们一起玩时都干些什么的过往。然后把这些场景统统设想着套到温涵身上,莫名地就觉得各种违和。你让一个发不出声音的人去KTV抢麦?让一个浑身都散发着温润古雅气韵的人去喧闹的酒吧聚会?又看几个哥们聚在一起聊苍老师、聊小泽玛利亚的时候,探头说一句荤笑话?
苏仝囧了囧,怎么也想不出温涵跟她其他男性朋友一样看毛片的场景。看他那温厚模样,说不定纯情无暇,连初吻都在呢。
哎呸!她在想什么?他初吻在不在关她什么事?人家恋爱与她有关系吗?
苏仝郁闷地盯着屏幕,发觉自己设想不出二人之间普通朋友相处模式,只能悻悻地对温涵来一句:“天不早了,晚安。”
温涵:“明天小雨,记得带伞。”
正打算起身去客厅倒水的苏仝看到这句,心里骤然一暖:还是这样的温涵让她看着最习惯。这也算是普通朋友间的问候关心吧?嗯,好像很不错的样子,应该可以继续保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