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 9 章(1 / 1)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大家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比如说崔晓童和我在“讨论”的时候。我究竟应不应该坐在那里想想就会明白,我不相信就我一个人懂,可是没有人帮我说话,也没有人帮她质疑我,这是好还是不好呢?谁又能说得明白。
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人开这个头,大家也就静观其变。比如说货车运送橘子没固定好,橘子撒了一地,一个人喊:这么多橘子,大家快拿啊!那么周围的人很可能就会一哄而上,能抢多少抢多少,反正又不犯罪;如果最先出声的那人喊的是:这么多橘子掉了,农民多心疼啊,大伙快帮忙捡一下吧!那么周围的人基本上都会帮忙捡,这就是倾向效应。当然不排除浑水摸鱼的现象,这又不是绝对事件。但毕竟还是好人多嘛,一篇宣扬社会道德的新闻报道就此产生了。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传统节日元旦的前一天,学校总会组织开班会,班级里几个活跃分子出节目,我们班由班长和体委担任主持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每年的节目都差不多,我原来那个学前班同学很会唱歌,然后王丽超表演舞蹈,陈斌很会讲相声,还有拉二胡的表演电子琴的,中间再穿插一两个游戏,击鼓传花抢凳子什么的,也就到时间放假了。
我们班有三名同学会弹电子琴,其中就有一个男生叫王卓本。说起这个王卓本,还有件事不得不提,也是跟元旦班会有关。每年班会时,他都会表演电子琴,然后就雷打不动地哭一场,老师和同学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说吃零食不好,不给我买零食,我的书包里全是水果,你们看!”说着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都是香蕉橘子之类的,看着大家打开书包都是各种好吃的虾条果冻话梅乐百氏,他就哭了。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于是他周围的同学深表同情,纷纷拿出自己的零食分给他,你一包我一包,不一会儿就堆满了他的桌子,然后王桌本就会高兴地把自己的水果分给同学们作交换。
奇怪的是每年这个“节目”都会上演,而且顺序都不会改变,后来他再哭老师都不在乎去问原因了,只有他周围的人好像忘记往年他是怎么说的一样而再问一次,他再解释一次,然后大家交换零食与水果,乐此不疲。
今年恰好我坐在他前桌,当这个节目再次上演的时候,我打开书包,因为要省钱,我只让妈妈给我买了四包最小包的零食,其中有个比小包装稍稍大一点的,是我最爱吃的卡迪那,我想做人要大方,我就把其中最珍贵的递给他了。
很快,他的桌子就和往年一样迅速丰富了起来。
我倒是不求换到他的水果,我已经想好既然给别人东西就不好再拿回什么,显得势利了。恰好我转头的时候,他递过来两根香蕉,我忙摆手:“不用啦不用啦,你自己吃就好”。
“这不是给你的”,他很自然地把香蕉放在桌子上,然后在书包里掏了掏,找到了一个柿子,“这个才是给你的,刘岩给我了一大包零食,他应该拿大的,你给我一小包,只能给你这个”。
其实,你不说话也是可以的。
真的,刺伤我的不是天真,是无邪!
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我现下的心情呢?尴尬?羞愧?生气倒是没有的。
“我不是想要香蕉,我是说,你不用给我水果了,我不吃”,我忍耐功力很深,很好地维持住了笑容。
“哦”,他没什么表情,转头笑着把香蕉递给刘岩,“这个给你的,你吃吧”。
刘岩是我现在的同桌,和我一样婉拒了他的好意,我默默地转过身来,希望没人在乎刚才他说的话。
难道你不懂,大小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心意这个道理吗亲?何况我已经把我拥有的最大最好的分给你,你又何必如此伤我脸面。早知道不给你了,白白浪费了那几块钱,我很珍惜的。
是真不会说话还是假没教养,还是小小的你心中早有了等价交换?
大家都吃着聊着笑着今天多开心,最角落的我笑得多合群。五月天的歌曲总是会触动某根心弦,那么清晰。
无论是学校组织的郊游体育会还是像元旦班会,包里的零食基本上我是怎么带出门的怎么带回来。一是本来就少,吃太快都吃光了大家还在吃的时候,你书包瘪瘪的就不好看了。二是不舍得一下子都吃完,因为一年就这几次机会买零食。所以每次吃零食,都要带着无比愉悦享受吃了这顿望不见下顿的心情去感恩。
竟然会有一个是这样的下场,我忍。
班会还在继续,而我的心情已经down掉。
结束后回家数了数,除掉一瓶酸奶一小袋果冻外,就是中袋的卡迪那了,我把剩下的两袋零食小心翼翼地收好。
再无二话。
元旦假期过后就是一个礼拜多的复习时间,然后就是期末考试家长会,又一次寒假来到。
我坐在温暖的家里,靠在窗前,透过蒙着一层塑料的玻璃,看向外面的皑皑白雪。很多熟悉的邻居小朋友,不顾北风严寒和还在飘洒的雪花,热闹地堆雪球打雪仗,而我,已经不想去融入那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习惯于远离那一方热闹,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或许是我错了,那热闹我从没有融入进去过。
朝玻璃哈口热气,瞬间而起的一层雾遮盖掉了外面的人,我用手指画了个圆圈,把人都圈进来。渐渐地,雾气消散,留有痕迹的那个圆里,一个人也没有。
我拍拍手,转身走进屋里,不再看向外面的世界。
不知不觉,我已经感受到长大这个词的分量。在受了委屈或不公平待遇时,从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起只懂得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到后来虽然委曲求全但内心不服,直到现在表面若无其事自动进行吐槽式自我安慰,我不再像原先那样动不动就会哭泣流泪。
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一次的蹲下都是为了跳得更高。
当然,你不能骄傲,你以为的前进只是在与自己相比,而别人的脚步却没有算进去。而站在大多数旁观者的角度,衡量的标准都是相对成长,只有最疼爱关心你的人,才会在乎你的绝对进步。
就像现在,我还在按照老师布置的每日任务一项项的完成,而有些同学早已在放假前三天写完了一个假期的作业。
小孩子是这样,成年人也是这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春天开学后,宋老师把班里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召集起来,布置了一个任务。区里有个英语演讲比赛,不是以学校单位参加,而是以选手个人报名,加上你的辅导教师。宋老师知道这个消息后表现得很积极,希望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如果出成绩了,不仅我们有奖励,班级学校都会感到增光添彩,当然宋老师自己也赚得了名气。
比赛时间很宽裕,那时候为了弥补我们小地方英语教育不先进的劣势,宋老师替我们选好材料后,就对照专业的英语磁带把我们的演讲稿标上中文发音,不需要我们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背住发音顺序就可以了。
我们每天中午都没有午睡,又紧张又勤奋地练习发音和背诵,认真准备一个月后的比赛。
就在我们“磨刀霍霍”的时候,有一天下课后,班里有男同学回到教室说,刚才上厕所经过办公室,听到宋老师跟别的老师吵起来了,不知道为啥,副校长好像也在。
我们心下惴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让好脾气的宋老师在领导面前吵架了。
终于挨到下午自习课,校长带着一个看着有三十多岁的女老师进来,宋老师跟在后面。
我们听到声音都抬起了头。
“同学们,耽误大家一点时间,我宣布个事情”,副校长温和地开口,“由于学校给你们宋老师安排的任务繁重,兼顾班级两个课程有些自顾不暇,加上班主任的职务麻烦事情很多,所以学校慎重决定,让这位田老师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当然你们的宋老师仍然会教你们英语课,希望同学们像支持宋老师一样,支持新来的田老师的工作,那么现在大家鼓掌欢迎”。
我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像也不应该笑,只知道木然地举着手,拍着巴掌。
“下面我们请田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没注意田老师走上讲台具体说了什么,只是担心自己和新来的田老师会不会合得来。从小就很敏感的我扭头去看宋老师的脸,立马意识到这次调换不会那么简单。
哎,这日子没法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