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西门吹雪同人)笙弄雪宿 > 27 第二十七章 绯袍加身

27 第二十七章 绯袍加身(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控球法师 斗破苍穹前传之药老传奇 重生之虐渣行动/重生之废材励志记 听嫁 蒋沈许韩杨 妥协 (宝莲灯同人)今生不回头 绅堂副教授之帝都异闻录 狐媚缠身 赌神驾到

鹅毛般的大雪悠悠扬扬的飘落,光线有点昏暗,明笙仔细的翻看着一本本奏折。一阵冷风灌了进来,明笙抬头,只见马泗水红着鼻子进来,狠狠的打了一个哆嗦。

“小马公公,稀客啊,快进来喝杯热茶。”明笙起身,到了一杯热茶给马泗水。马泗水是马嘉陵的干儿子,加上两人都姓马,所以被别人称作小马公公。

马泗水接过茶杯捂在手里,道:“明大人,您太客气了。茶是来不及喝了,皇上宣您觐见呢,快随杂家走吧。”说着,将茶盏放回桌上。

明笙点头,道:“劳烦小马公公领路了。”

马泗水道:“不敢。请随杂家来。”

明笙是第一次踏足御书房,比自己料想的要早了很多。御书房果然端庄肃穆,辉宏大气。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明笙很是利落的行礼道。

“平身。”朱琮道。

“谢皇上。”明笙起身道。

朱琮看着明笙从容镇定的样子,在心中点头,发问道:“听说你发现了几样番外农品,有利于惠国惠民,可有此事?”

明笙恭谦道:“是。微臣已经写好奏折,请御览。”说着掏出奏折双手呈上。

朱琮示意,马嘉陵从明笙手中接过奏折呈上御案。

朱琮翻阅了一下,道:“还与洋教士相关?”

明笙道:“微臣起先对番外之物所知有限,便去请教了洋教士约瑟夫和约翰。这才发现,西方国家的一些技术也有所长,有道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微臣提议博采众长,取精去粗。”

“好一个师夷长技以制夷!”朱琮眼中光芒大盛,开颜道:“爱卿给朕说说这些...农作物吧。”

“是。”明笙知道此事成了,便仔细介绍起来:“番薯一年可种两季,有春薯和夏薯之分。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不争地,山坡旱园、海边沙田均可种植。产量又高,通常每亩可收五千多斤,能解决了众多人口的口粮问题。还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能制糖和味精、酿酒等,薯叶可作为饲料。番薯于人‘功莫大焉’,实在不可放过。”

朱琮点头。

“玉米生长期短,喜温短日照,云南、广西地区一年四季皆可种植。东北、西北地区也可春播秋收。玉米除了食用和饲用,还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明笙接着道。

“土豆又名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如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马铃薯富含营养,还具有药用价值。不过,”明笙微顿,道:“未成熟或发芽的马铃薯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可食用。”

朱琮皱眉道:“咳,昨日......”

“微臣贪吃,马铃薯全吃完了,昨日那些都是番薯。”明笙说完,羞赧一笑。

朱琮大笑:“年轻人都是如此。晖儿就是一个,到处蹭吃蹭喝。哈哈...”

明笙笑道:“太子很好,以后长大了就把规矩当成熟了,还看不到他如此活泼的一面了,实在值得怀念。”

“哈哈,说的是啊。”朱琮提起太子也很是高兴,看着明笙道:“他日,太子若有爱卿一半优秀就够了。”话虽如此,朱琮却是一脸“我家孩子最棒”的神色。

明笙笑道:“太子天资聪颖,他日必将青出于蓝!”

朱琮龙颜大悦,道:“爱卿既然通透了这番外作物,此事就交给你了。升你为...工部郎中兼工部给事中吧,将此事落实。”上次拼音之法还未行赏,修订辞典被几个老家伙抢完了名额,这次就一块补上好了。

“谢主隆恩,微臣定不负所托。”明笙道。终于够换身官袍了。工部郎中是正五品,工部给事中还是正七品,但权力大,可以便宜行事。官服自然是按高阶而来了。

京中茶寮

“听说没,最近朝廷在收购什么番薯、玉米、土豆等?”客商甲惊奇道。

“是啊,三文钱一斤呢(一块五一斤)!”路人甲道。语气酸溜,唆了一口茶水。

“早知道,我就从闽南弄些过来了,这趟货跑差了。”客商乙遗憾一叹,将茶碗一放。

“还等你,在圣上秋猎后,闽南地区的番外作物就被收购了。”客商丙嗤笑道,捧起茶碗灌了一大口,接着道:“也不是只有京里收,大城大镇也是收的。”

“怎么会?一些农家也没有余了吗?”客商乙惊讶道。

闽南其实已经有农户种植了番薯等物,只不过就是小范围的农家自产自销,还没有传播开来。明笙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大推手”。将本来需要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时间缩短到一个春天就普及开来,也因此为后来救了数万人的性命,胜过了盖数万座浮屠的功德。

“人家消息灵通,自然早有准备了。”客商丙慢条斯理的道。

“收这些干嘛呀?”客商甲还没回过神来。

“听说这些作物高产耐种,开春就会派发种子下来栽种。但是种子有限,只有一些大城大镇会优先发放。”路人乙也加入了讨论。

“不过,也就晚一年,大家都能种上了。那东西,听说一个能出十几颗苗呢!”客商丙从盘子中夹了一粒花生米嚼着,含糊说道。

“那岂不是不值钱了。”客商乙觉得平时爱吃的花生米也不香了。

“你看看太白楼每天一份的‘鸡蓉玉米羹’、‘黄金番薯饼’和‘醋溜土豆丝’卖价都够我家一年开销了。”路人乙感叹道。

几个客商闻言,都顿了顿手上动作,不再说话,安静的喝茶吃点心。

不一会,路人甲叫道:“哎呀,这东西怎么种啊?像种青菜一样?”

“官衙印一份图册,专门教这个的,听说还可以由里正派人去工部的什么试验田学习。”一个秀才装扮的人道。

“呀,魏秀才,这是真的吗?”熟悉的人赶紧围过去,其他人也竖起耳朵。

魏秀才年过三十是衙门的“文书”,其实也就是打杂跑腿的,要不是生计所困,现在定是在家闭门苦读。

魏秀才端着茶碗抿了一口茶,将众人的胃口掉的高高的,才道:“自然是真的,我还见过。乃是今科探花明大人所著,连一些见过的老农都能懂而且认可呢。里面还到了‘九寸深耕,三寸浅种’的理念。没想到,明探花不仅文采风流,还通晓农事,实在是我辈典范啊。”

“哎,你以前不是说人家空有外貌,名不副实嘛?”一人插言道。

“去,去,别打岔。”一人将其按下,道:“魏秀才,那试验田怎么没听说过?是怎么一个说法?”

魏秀才刚刚涨红的脸恢复常态,道:“试验田是明大人兴建的暖棚,专门实验新作物和新农具。”

“新农具?”众人奇呼。

“听说是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地进行垦耕的代耕架,使用生铁制造农具。新作物是引进了番外的白菜、辣椒等物。白菜能耐寒,冬天也能吃到。”魏秀才越说越激动,声音语气略微急促。

“那农具什么时候发下来啊?”一人问道。

魏秀才道:“开春就有吧,听说明大人带着工匠日以继夜地实验,已经完善了,只等投入生产了。”说着,又是一脸赞叹道:“明大人真是我辈楷模。”

“是啊,明大人真是一个好官。”众人道。

“呵,以后看谁说明大人是‘花瓶’,我第一个不饶他。”一人拍着胸膛道。

“那可不,但是明大人长得也太招人了,我家媳妇和妹子老娘每天都要念叨一番,实在是......唉,我忍了。”一人道。

众人闻言,想到自家的情况也差不多,都默默喝茶,连魏秀才也只顾埋头喝茶了。

京郊

明笙穿着一身靛蓝棉布衣,领着一行人在田间巡视。一排排规整的土垄上青苗摇曳,生机勃勃,众人看着都是脸上花开。

“大人,看来藤载之法是成了,以后可以不再局限于卵载了。”主事李延道。李延是农事的一把好手,脑子好使,也喜欢动手,但由于性格直白,又条件受限,一直默默无闻。明笙的到来,两人是一拍即合,如鱼得水。

“嗯,这些苗倒是长得喜人,到时候还是要注意整枝和打顶,让地下的薯块得到更多养分。”明笙道。

“大人所言甚是。”众人应道。

“如此一来,可以缩短半年时间,大家伙还能赶上栽插夏薯了。”李延道。

“不错。”明笙点头。

在田间劳作的农工竖起耳朵听到这话,不禁喜上眉梢。

明笙迎风环视一周,入目皆翠,舒心含笑。突然目光扫到大道边的桃花树下停着一辆青蓬马车,笑容微敛。明笙扶额,又来了。

果然,马车上先是下来一位身着粉衣,梳着丱发的少女,接着少女挑开车帘,扶下一名轻纱敷面的女子。此女梳着朝云近香鬓,发冠横插一根流云玟牡丹金簪子,耳垂金镶玉雾丝灯笼耳坠,身着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 ,外罩一袭云丝狐毛披风。虽然半掩面纱,但露在外面的螓首蛾眉,眼似水杏,不难想象这是一个美貌佳人,还是一个金枝玉叶般的美娇娘。一树繁花随风舞,当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众人顺着明笙的目光看去,都互相暧昧的笑笑。

“大人,郡主娘娘又来赏景了。”李延小声嘀咕。

目 录
新书推荐: 重生80不原谅,改嫁虐渣暴富了 重生:我一个创业的,怎么叫我海王? 混沌种植空间 血色禁爱 我在八零当后妈!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开局三轮配别墅,我靠摆摊爆富 苏媚娘 铁蛋和美丫 绑定破案系统炮灰女配成团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