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各方反应(1 / 1)
楚阳在心里悄悄为钟长全默哀一秒,他真不是故意利用死人的,要不是田岳偏给他添堵,把张亮派回来,他也不会跑陈仪这里骗人。
所以,要怪就怪田岳好啦!
忽悠了赵王,楚阳心情略好。直到第二天,也没等到有人前来。楚阳心中焦虑,难道我猜错了?
此时的赵王大帐,坐着所有人。不怪人人到齐,实在是这事儿太大,若果如楚阳所说,那汉王那边就危险了。遇着这么个狠人,大家都很担忧,毕竟现在赵汉联军尚在蜜月期。就算日后翻脸,可在攻下京城前,二家必须通力合作。钟长全那边已经有人去打听了,赵王只是没攻水军大营,陆军攻水军总是不大方便,但这不影响赵王派出细作。传回的信息证实,许败不许胜,很多将军知道。赵王只要联想一下那些善后所需的天文数字,再也不在怀疑楚阳的话了。
于是,赵王连夜发了飞鸽。
扑棱棱,一只鸽子下来,赵王接过字条,扫了一眼。把手中字条递给旁人:“如今如何是好?”
众人脸色都不太美妙。纸条上写着:汉王大败,损兵近五万有余。
此时长史官回话:“殿下,其实只要殿下把楚阳授以高官,徐州之围自是可解,唯有田岳此人不好惹!”
一旁幕僚冷笑:“汉王的事,自是不需我等操心,可若想给田岳添点麻烦,倒是容易些。”
赵王疲惫地问:“计将安出?”
“王爷且把田岳的事宣扬出去,自有朝中百官弹劾,何需我等操心。自古以来,我等从未见过如此大将!”
唉!赵王叹气:“聊胜于无了,也不知楚阳可愿在孤王麾下为官?”
众将官不语。楚阳跟吴江关系交好,吴江是陈儒亲戚,关系还不错。更何况陈儒待楚阳也不错,又有任欢这个充州守将的岳父,投降的可能性太低了。
赵王试探着问:“楚阳把田岳的事说与本王,是否有投诚的意思?”
长史忍不住道:“怎么可能,田岳行事太过无情,无论哪位官员都看不过眼,他不过是借咱们的手整治田岳罢了。怎么会是投诚之心。”
幕僚许化文冷笑:“王爷,咱们无需楚阳真正投诚,只要名义上给出高官即可。重要是让天下人知道,楚阳他在我们这里,而且是高官!”
赵王双眼一亮:“好!此计甚好!”
于是,长史官起草,楚阳被封为徐州刺史。
楚阳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笑了,不错,起点非常好!没有自由,楚阳并不担心。只要赵王担不起那笔数目惊人的银钱,自然会有人求到他头上。
许化文的方法确实很好,自楚阳被封刺史那一刻起,赵王军队也敢进些小县城了。就在赵王军队上下正磨刀霍霍准备杀了张亮,再占徐州时,张亮的首级被送出城来。
徐州城请降。
赵王有些接受不了,难道这楚阳就有这么大能力?只是亮一亮名字,就能攻下一城?
“你们缘何出城请降?”赵王问。
这次请降的主事人是郑飞,张亮副将,徐州本地人事。他苦笑着回答:“回禀王爷,郑飞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身为张亮副将,为国尽忠,战死杀场。郑飞不惧。然而飞怕的是不明不白的窝囊死去。”猛地喘了口气,郑飞苦笑:“我一家祖孙堂三代皆在徐州,自楚司马大人任职赵王麾下,飞父袓全家都在哭泣。就怕某日飞不甚去逝!”
一时间,赵王等人心有戚戚然。这待遇他们都享受过,自然知道滋味。看向郑飞的表情也好多了。
因楚阳身为徐州刺史,当地民众陆续赶至衙门要求兑现承诺,就不是很奇怪了。赵王愿意收楚阳,不代表他乐意花这么多钱添窟窿。于是,楚阳出面的问题又来了。
不说陈仪此时头痛,赵王所作所为很快传入京城。一时间,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局势大坏!
这时有御史起奏:“陛下,臣以为,楚阳当诛!此贰臣,当族诛以安天下!”
吴江在旁抹把冷汗。
高明谱不同意,真杀了,不给自己多个高能强敌?他上奏:“万岁,若牵连九族。必使楚阳全力辅佐逆王。老臣以为,我朝大可下旨,正式任命楚阳为刺史。如此,赵王楚阳必离心。”
郭淮上前一步:“陛下,臣建议,不但优容楚阳,还要优待其族属。以示我等诚意。”
吴江大喜,他巴巴上前:“姐夫,不,万岁!高相太英明啦,说的好!”
陈儒气个倒仰,原来别人投降,朕还得封高官!这皇帝当得忒憋屈!
不过高明谱相权着实够大,陈儒一万个不同意,也没拧过自家丞相。他气呼呼回了后宫,找美人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高明谱此时心中百味杂陈,大为后悔没给楚阳一个亲兵卫队。楚阳啊楚阳!你说你好好地,怎么就就让人抓了?
高相决策离间用的很爽快,但朝中也有一部分人不同意。只是眼看高明谱跟皇帝起争执,不似以往针插不进。这部分人以吏部尚书赵允为首,暗地里波涛汹涌。
赵允自认资历不弱于高明谱,但皇帝立完了,你高相吃肉,怎也得让咱喝口汤吧。这段日子以来,高明谱联手姜宁,郭淮,把持皇帝,半点也不想叫别人分享相权。
赵允心想,当初说得可是好好的,立陈儒为帝,决策朝堂,比镇北王,汉王赵王强多了!确实强,可你吃独食也太难看了!这次明显皇帝跟丞相有了离心的机会,赵允暗中拦了一下,也叫皇帝看看高相之权!
圣旨下达那一天,赵王系人马是头痛,脚痛,心口痛。
斯拉!赵王把圣旨扯碎。他也气坏了。总体来说,高相计策成功,他是真把赵王给恶心着了。
许化文就在旁边劝:“王爷,不管怎么说,楚阳这回可以用来安民了。也算好事。”
赵王一言不发。
长史官可不管这些问题,他简直大喜过望。这些平民终于有人安抚了,他已经叫平民吵得不敢往衙门里去!
赵王是捏鼻子认了。楚阳终于出来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便,可他现在很快乐。
楚阳是快乐了,赵王放出的消息也传开了。田岳正式悲剧了。自田大帅接到圣上申斥后,他就伤心极了。圣上不信他,朝廷不信他。若非不能临阵换将,且刚大胜一场,朝中大臣早就以不顾万民,把他下大牢了。然而,他现在也坐不稳主帅了,无论是与皇帝交好的任欢,还是青州陆丰,都有可能前来支援。此时,他有股说不出的滋味。面对白正,他很难说清楚自己的感受。
白正异军突起,于攻城战中冲击汉王大军,他才能借此得胜。然而,也正因此被人扣了屎盆子,实实在在作实不顾万民的事实。慈不掌兵是事实,然而激发民众疯狂的行为,田岳犯了大忌。自古以来,多少人靠煽动百姓造反?他只是一个将军,他想干什么?田岳老了,不成想老了老了,却阴沟翻船!他想,无论以后谁当皇帝,他都没好日子过了。这仗,不打也罢!
田岳心灰意冷,镇北王却喜上眉梢。他觉得,最近实在运气极好,突厥似有内乱?最近真攻,似乎变佯攻了。
“徐晔,你领一支人马,试探一下突厥人马。我总感觉这段日子有些不对!”
药格罗也哈最近头痛极了,大儿子去了一趟南边,性子变得太奇怪了。又是要议和,又是要块不毛之地。拖和台说的话他都懂,可是天真的儿子啊,明明咱们大军压境,就是要借着大周内乱占地盘。你天天吵什么子民死活?只要拿下镇北王,咱们就可以长驱直入,入主中原啊!与些大利相比,你说的那些批玩意儿,都可靠后!死的人多了怎么了?能为我大军贡献,再多也值!
在劝了几次之后,药格罗也哈不劝了。他把自家大儿子一顿暴打。老子叫你好的不学,坏的学!
拖和台更郁闷,他跟他老子想的不太一样。他觉得,攻下中原是很重要,可若咱跟镇北王讲和,中原难道就不会更乱了?赵王、汉王、现在的皇帝、如果再加个镇北王,别说几年,没个七八年中原打不完!
楚阳可是承诺了的,他拖和台自信,有那几年时间,他的族人,他的子民,只会更强大!而那时的中原,早已打得千疮百孔,所余不多。再进兵还会比现在难吗?
想念不同,拖和台很沮丧。他趴在被窝里,忍着鞭伤的痛楚,默默合计,怎么能争得父汗同意。
拖和台想的太好,却不知他被父汗这一顿鞭子,直打得地位不稳,人心思动。消息飞快传得到处都是,他的弟弟们也开始试探。
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药格罗也哈怎会生出老鼠来?不想当大汗的皇子,不是好皇子。拖和台不过是顶着第一个儿子的光辉,占了先天优势。可凭什么啊,就因为你生的比咱早,咱就得给你让位?这天下哪来那么多好事。
这些年来,大皇子拖和台得大汗嘉许,内有大妃相助,令众位小皇子心中嫉妒,却也毫无办法。这一次,父子之间,是不是有了间隙?
弟弟们开始串联,拖和台在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