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凤头钗(六)(1 / 1)
终于又到了戚文轩回来的日子。颜伊霏特意换上了他最爱的那身衣裙,站在海棠阁外等他。远远地,看见他走来,他已是一个沉稳的男子。
有标杆般挺拔修长的身材,头发被高高地挽起,束在金冠之中。因为长时间在外负责军队训练之事,经过风吹日晒的皮肤显得有些黝黑而干燥,眉若刀削而成,鼻梁高挺,薄薄的唇抿着,眼睛中是坚毅的神色。
他一回来就急急忙忙地赶来海棠阁,所以仍是着一身甲胄,脚蹬战靴。
“伊霏,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刚进长夏阁,男子就开口道“冬末之时,我要随皇甫将军出征了。这一战……大概会十分艰苦,我若能活着回来,就为你赎身,带你离开这里。我若是战死沙场……”
“别说了……文轩,别说了……”女子看着他严肃的面容,心里也是忐忑不安,更不想再听他说如此不吉利的话“你会好好的回来的……”
“伊霏,听我说完,我若是不能活着回来,我会托人为你赎身,”男子轻轻捧起她的脸说道“我答应过你,要让你离开这里。”
“不……你答应我的……你答应我的是带我离开这里,”她低声道,语气有些颤抖“假如没有你,我……”
“伊霏,你还有自己的人生。你离开这里以后,会有一个新的开始,”戚文轩说道“我答应你,我会尽力在战场上生存下去,回来找你。”
“好吧……”女子说道,从发间取下一只凤头钗,两手各执一头,用力掰断。
“这一半我留着,这一半你带在身上……你若是能回来,就带着它来找我。你若是……不能回来了,就让那个人带着它来找我……我也好……断了念想……”
“……”男子接过她手中的一半凤头钗,感觉她的情绪从未有过的低落,却不知说些说什么来安慰她,也许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说什么,都比不上他平安回来更能安慰她。
长夜漫漫,桌上的红烛已燃尽了,空留下蜡泪的痕迹。
戚文轩走后,颜伊霏每天都在惶惶不安中度过,总是有不好的预感。
她很想念他,可奇怪的是,他从不曾在她的梦中出现。
她空闲的时候,总推开窗子,眺望着远方。那是她无法触及也无法控制的战场,而她的情郎,就在那个地方。
她一直在等待,期盼、惶恐、忐忑,各种情绪纠缠在一起,让她整个人也憔悴了几分。
而她最害怕的,终于还是来了。
来找她的那个男子白衣胜雪,朗目疏眉,鼻正唇薄宛如石中美玉,身旁还带着个面生的小姑娘,身形瘦小,显得弱不禁风。而他手中拿的,正是那一半凤头钗。
“伊霏姑娘,戚将军他……”那男子看着她泫然欲泣的面容,有些不忍心说下去。
“文轩他……他怎么了……”女子已猜到了他的来意,只觉得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像站不住一般,不想相信他口中即将说出的事实。
“戚将军战死沙场,还望您节哀。”男子终于还是说完了这句话。
“你……你不是在骗我吧……你不是……在和文轩一起骗我吧,”颜伊霏的声音游魂似的“其实他还活着,只是想吓唬我才躲着不出来的对不对?”
“戚将军他……他确实已经死了,不过他已经为您安排好了去处……”男子继续说道,可他眼前的接近崩溃的女子完全没有听他讲话。
“文轩你出来啊……你别吓我好不好……你出来啊……”她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
“……”他不知说些什么,但知道不管现在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他将那半截凤头钗轻轻放在桌上,又对那少女低声细细叮嘱着什么。
“伊霏姑娘,她名唤流莺,以后就负责照顾您了。在下……先告辞了。”男子说道,转身下楼去,屋内很安静,只听见女子的哭泣声。
“流莺……”她终于不再哭了,抬头打量着那个少女“你是叫流莺么……”
“是,小姐。流莺自小进宫,如今奉圣上之命,照顾小姐起居。牧大人已经备好了车马,待小姐收拾好了,就随我下楼吧。”
“你们先走吧。”女子拭干了泪,说道。
“可是小姐……”流莺有些为难,毕竟牧西城下楼之前特意与她交代了一定要带颜伊霏一起下来。
“我倒是有个想去的地方。你们不必担忧,让我自己去就是了。”她似乎已从方才的悲伤中挣脱出来,语气也渐渐平静下来。她拿过桌上那半截凤头钗,用一块帕子包起来,纤细白皙的手指还有些颤抖。
“不过小姐,不管怎样……还是先离开这个地方比较好吧……”少女小心翼翼地说道。
“也好。”楼下又传来了熟悉的调笑声,她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厌恶。
流莺这才松了一口气,帮着她收拾起东西来。
两人下楼的时候,已入夜良久,媚俗的灯笼织成一片云雾,掩盖了残月的冷光。牧西城还站在海棠阁下,灯火映着他面向她的半边脸,颜伊霏在一瞬间有些恍惚,那个再也回不来的人的影子仿佛重合在他的身上。
那年那月,他也是这般,静静地站在海棠阁下,等她下楼来。
“伊霏姑娘都收拾好了?”听见脚步声,男子转过头道。
“嗯……”她有些迷惘,待看清那是与戚文轩完全不同的样貌,便霎时清醒过来。
“检查仔细了?可有忘记的东西?”他问道。
“没有……”颜伊霏说道,又回头看了一眼。阁中依旧是一派春色,而那些灯笼中,已没有了她的名字“走吧……”
牧西城再见到流莺,却是在乱世结束,他离开皇宫之后的几年。
当年的少女此时已为人妇,气色也好多了。她见到他,眼神中掠过一丝惊讶和躲闪,但还是走上前来。
“伊霏姑娘呢?”男子问道。
“她去了净月庵。师太说她尘缘未了,只让她带发修行。我临走前,她把之前的积蓄都给了我,只留了随身衣物和那凤头钗。”流莺道。
“尘缘未了……”牧西城想着,嘴角微微有了些笑意“确实……或许那只凤头钗,倒还真的有合好如初的那一天。”
此时的净月庵,颜伊霏正扫着树下的落叶。
而不远处铺满落叶的路上,有个背着行囊的男子正在赶路。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零星撒下,落在他高挺的鼻梁上,他舔了舔薄薄的唇,觉得有些口渴。
“前面正好有个尼姑庵,不如就去那讨碗水喝罢……”
他如此想着,抬手拭去额上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