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凤头钗(一)(1 / 1)
折断的凤头钗终有合好如初的一天,而该重逢的人,也已经在赶路的途中。
你们各自走过漫漫长夜,度过雨雪风霜,你灰心想着或许不过萍水相逢,缘分未到。可请你相信你们终将重逢,你要耐心等待,等待他穿过茫茫人海来到你身旁。
到那时,没有什么能再把你们分开。
--引
她的每一天,都从黄昏开始。
天色渐渐黯淡,将暮未暮之时,她便开始梳妆。
打开镜奁,打磨光亮的青铜镜映出她慵懒的面容。
手执木梳滑过三千青丝,抿子蘸上头油,仔仔细细刷在头发上,舒手,使两根簪子将长发绾成流行的发髻。
用扁针拨开头发,插入一对明珠,泛着盈盈清光。最后簪上的,是那红珊瑚点缀的步摇,不高调惹眼,却也不失华贵大气。
缎面的粉扑沾上白生生的胡粉,又补了些玉簪粉,显得面颊白里透红。持细丽眉笔,双眉画作远山长。上好的胭脂膏在手心研开,拂面点唇,樱桃小口如含朱丹。
此时门外,繁华的街头已是行人如织,灯火渐次幽艳,写着姑娘们花名的灯笼也一盏盏地亮了起来,而属于她的那一盏,挂在海棠阁外。
海棠阁建于几年前,是城中有名的青楼。
阁中姑娘分三等,头等花魁,次等花娘,末等花旦。而颜伊霏,正是海棠阁的头牌花魁。
流连烟花之地的人都知道“玲珑画,伊霏舞,绫箫仙琴唱清歌”,这“伊霏舞”说的便是她了,她虽刚过及笄之年,却已有赫赫声名。
城中人至今还记得,她当年惊艳全场的那支洛神。
彼时她在琴声中轻舒水袖,步履轻盈,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回身举步,如风拂弱柳,抬腕低眉,似凌波仙子。她以足为轴,轻云般慢移莲步,旋风般疾转娇躯,忽的顿足,自地上翩然飞起。
周围舞姬向四周散开,围成一圈,长袖生风轻扬而出,殿中仿佛泛起雪白浪潮,颜伊霏正落在那浪花之上,若空谷幽兰,她嫣然一笑,美目流盼,广阔的水袖开合遮掩,霎时散下漫天花雨。
她纤足轻点,旋身而下,衣袂飘动,一曲终了,碎步定身,舞毕。此时最后一片花瓣才刚刚落地。
众人的惊叹声中,她却只是淡然微笑,不见欢喜。一袭雪衣逶迤,纤尘不染,她远远站着,如隔雾之花。
此时她正看着那盏写着“伊霏”的灯笼,眼波流转。
其实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差别呢,无非都是醉意流连,夜夜笙歌。黑暗中孤单脆弱尚可相依陪伴,天明时便分道扬镳再不相识。
见过太多相似的开端和一样的结局,她已对这逢场作戏的地方感到有些厌倦,却仍旧披了件湖蓝外纱,浅笑盈盈地下楼去,手中执的,是一支素白的山茶花。
“看啊……这便是这海棠阁的头牌花魁了……听说要看她一支舞,十两黄金也未必能买的来……”
“颜伊霏?她便是当年跳那支洛神的姑娘么……”
“啧啧,倒真真是个美人,只可惜……沦落到了这种地方啊……”
见她下楼来,底下的公子哥儿们又议论起来,她察觉到那些灼热的目光,转过脸儿来,微微一笑,对他们抛出了手中的山茶。
“嗳呀,她笑起来可真好看,单单是站在那儿没觉得怎样,可这一笑……把人的魂儿都给勾没了。”
“是啊……若是我有黄金万两,我倒真愿意天天看她给我跳舞。”
“你就做梦吧……到时候你老爹不得打断你的腿。”
照例还是这样的话,似乎每晚都差不多。她看看那些如痴如醉的人们,又看看那支被他们争抢地已是不成样子的山茶。心中冷笑一声,转身上楼去。
每日都是这样度过,遇到戚文轩的那夜,本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夜晚。
几个贵族公子在海棠中吃酒玩乐,陪坐的都是阁中最漂亮的姑娘。
美酒琼浆在众人间传递,风流公子从美人手中接过杯子,将唇覆在那尚有浅红唇印的地方,同时饶有深意的看着那位美人,女子亦以如丝媚眼相回应,席间一派暧昧景象。
颜伊霏一个人在长夏阁中,她一向不喜欢这些吵闹放肆的公子哥儿,遇到这种小聚则是能躲就躲。
此时她正在铜镜前绾发,三千青丝被她灵巧地绾成一个堕马髻,她依次插上珠翠,步摇,显得妩媚而高贵。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又将饰物除去,放下长发,重新挽了个飞仙髻,漫不经心地左右照照,又复散下。
她几乎将现下流行的发式都绾过一遍,只因不想下楼去。她望望窗外的夜空,冷月高悬,夜已经过了一半了,这些人,想来也快要离开了吧。
“伊霏姐姐,楼下那些人请你去跳舞呢。”丫鬟绿绮走进长夏阁,掀开帘子的一角道。
“就说我已经更衣歇息了。”她并未回头,心里有些不耐烦。
“可他们出了大价钱,妈妈嘱咐我一定要叫小姐下来……”绿绮为难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