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薄凉枕(六)(1 / 1)
第二日正午,时日已是夏初,她的门被秦溯光敲响。
“林咏晗,过些天有时间么?”男子的声音依旧温暖,表情却有些异样“一起去采莲吧。我有些事要跟你说。”
满心欢喜的答应下来,她在期待中度过了五天,奇怪的是没有再做梦。
终于第六日。
近十亩莲塘,荷花漫香,花叶交相映,青山前一池碧水在其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澈潋滟。
和煦的阳光轻盈洒下一层柔软的薄纱,将采莲池融化在一片水晶般的光芒中,漂浮的云彩在湖面投下婀娜倩影,莲花莲叶随着四起的菱歌摇曳起舞,粼粼波光,映出那清丽妩媚。
舟入莲中叶相藏,人行桥上染荷香。羽杯轻传秋波滟,莲心红透为秦郎。
“咏晗,”男子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我后天就要去城里了。”
“啊?去玩么?”女孩采莲的动作一滞,纤细的手指抚在粉嫩的花瓣上。
“不是,”秦溯光的声音低沉下来“家人给我找了个先生,我去城里拜师。”
“那,什么时候回来?”尽管心里伤感,可她还是尽量保持着平日轻快的语气。
“不知道,也许要到大半年以后吧。我走了,你和小韵要相互关照着点啊。太晚的话就不要出去了,虽是两个人,但到底是女孩子,不安全的。”男子叮嘱着,并不看她有些失望的面容。
“……嗯…那你也要好好过啊。”林咏晗说着,勉强扯出一个微笑。
没有再说话,两个人默默摇着船,女孩心不在焉的看着身旁的荷花,丝毫不在意皓腕下又错过了几朵盛放。
手浸入清清的水中,薄凉的触觉从指尖滴至心底,虽已浅夏,却如何也暖不起来。
还是那条小路,还是他送她回家。
多希望这条路永远都走不到尽头。她心里这样想着。
溯光,多希望你,一直这样陪着我走下去。
“别忘了我。”止步于家门,林咏晗偏过头说,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不会的。”男子一怔,随即说道,露出一个让人安心的微笑。
“嗯。再见。”女孩回过身阖上门,刚才那句简单的却话仿佛是句誓言般让她感到放心。
溯光,最后还是没有勇气当面对你说出那句话。等你回来,我们再去采莲划船,赏灯对诗,那时,我一定要告诉你,我一直想说的话。
时间无可避免的走到了离别之时,林咏晗想着自己的梦境走到江边,远远的渡口,秦溯光长身而立,似等待什么般凝神而视,而女孩只是躲在树后对他隐约向望。
黄昏正窃走最后一抹斜洒在江畔的残阳,日光如别离的人儿般留恋不去。细碎的小花,在黑暗完全降临的一刻美得像他眸中的星光。
溯光,假如这时你回过头,会不会听到我心里默念过无数次的话语。
若你回头,我必将一切说明,忍住泪流。
终于他泛舟而去,白衣如雪,不再回首苍茫夜色。女孩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才从树下走出。
远处飘来古琴曲,一声声低诉着相思离愁,似真似幻的过往随曲而至,旋转升腾,映在眼前,凝于眉间。
于往事中渐行渐远,一幕幕掠过,化作一声淡然而悠长的叹息,又随曲远去。
一曲终后,人已杳杳。明月静静显现。
冷月无情自静默,不知人间多离合。
在师兄进城学习之后,谢心韵倒是经常来看她。有一次还给她带来了一串长长的海红豆,娇艳如血的豆粒,似乎颗颗都是离人心头之泪。
她把这一串红豆送给林咏晗,帮她缠绕在手腕上,赤色的相思豆衬着女子雪白的肌肤,显得格外美丽。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林咏晗数着日子,每过一天,就从腕子上取下一粒相思豆。
二百余颗海红豆落尽之时,自己就可以再见到秦溯光了吧。
那时候,也该是过去八个多月了。他不是说,大半年后可能就会回来的么。
数着日子,念着盼着,在相思中度过的每一天,她反复的练习小楷,无数次地计划着给身在城中的秦溯光写一封漂亮的信。终于把字练得端丽。
女孩开心地找出从店铺精心挑选买来的信笺,细细磨墨,用心书写下自己的喜乐伤悲和对城中男子的关心叮嘱,一张纸刚写满,正在犹豫不决要不要写上自己的思念之情之时。
突然听到谢心韵一边叩门,一边兴奋地在门外喊她的名字,林咏晗赶忙把信藏起,起身为她开了门。
“咏晗,咏晗,师兄给我们来信了,喏,这是你的。”谢心韵开心地把信递到一脸惊喜表情的女孩手中。
两个人并肩坐在门槛上读着远方的来信,阳光晴好,风正轻柔,时日已是夏末初秋。
林咏晗看着看着,突然手一颤,紧紧攥着的信差点就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