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银书拨(七)(1 / 1)
“哈哈,”佘君一听大为高兴“颜先生好眼力,先生既然来此,定是个精通古代汉文兼塞外土语之人了?”
“颜某这点小技若是能助您大国之主一臂之力,也实乃幸甚。”戚文轩恭敬说道。
“好,好,来人,把前一阵本王新得的兵法典籍呈给颜先生。”佘君话音刚落,一个大汉走上前来,手中托着典籍,那典籍仍是当时的装订,书页由宣纸对折而成。
戚文轩略一翻,有些惊讶的发现那书中的字迹是特意做了旧,看起来还算有些年头。
但凭着小时候在家看兵法典籍的经验,他料这书成之时,据现在还不过一年。可是不知为何,里面的文字全是古代汉文。书名也是假托百年之前名气最盛而后世亡佚的兵法。
“陛下,这可就是那典籍的原本么?”他不禁有些疑惑地问道。
“正是,先生可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佘君瞟到他的神情,立即问道。
“没有。是在下见识浅陋,在本国从未见过保存如此良好的古籍,陛下真是得了举世无双的宝物。颜某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翻译,断不能可惜了这无价之宝。”戚文轩突然想到了什么,心中一凛,连忙说道。
“如此而言,倒是甚好。”佘君闻言笑道。
“还有,本王念及颜先生从中原之地远道而来,不曾带服侍之人,特意找了个汉人女子来。”
佘君继续说道,从王座后走出一个女子来,对着戚文轩谦谦行礼。
只见她着翠绿衫子,双眉画作远山长,脸上还带未褪去的稚嫩和青涩。
“她叫白菱纱,她父亲原是本王的一个汉人驯马师。以后她就是你的婢子了,一切全凭你吩咐。”
“颜某谢过陛下美意。”颜瑾瑜作揖道。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先生连日旅途劳顿,今日就早些歇息。这半月先生先看看别的书,也顺便适应这里的习惯,之后,翻译典籍的事情先生就尽快着手吧,”佘君摆摆手说道,转而看向那翠绿衫子的少女“你带他去安排好的篷帐。”
“是,陛下。”那少女应道,带着戚文轩向帐外走去。
塞外明月,银辉依稀如旧日,不知故乡月明否。
“在下可否借小姐簪子一用?”进了篷帐,戚文轩声音温和地问道。
“干什么?”虽是这样问,白菱纱还是取下发髻上的簪子给他,三千青丝如瀑披散肩头。
“谢了。”戚文轩接过她手中的簪子,拿出袖中的银书拨,在书拨头端划下一道,又将簪子还给白菱纱。
“这是什么东西?”白菱纱看着他手中的东西,形状看起来好像如意,却又不是如意。
“书拨。在下爱书,怕那汗渍和指纹弄污了书页。我国圣上知微臣如此,特赐我这银书拨。现在每每看起,思乡之意难却时,便在这书拨上划下一道,书拨满痕之日,也该是还乡之时了吧……”戚文轩说道,爱惜的抚着那银书拨,表现像极了文弱书生。
“连翻个书都做的这么优雅,真是个酸书生,你以为你来了这里,还有回去的日子么,”白菱纱却是一点都不像个侍女样子,抱着胳膊看着他“典籍翻译完了,你的用处也就尽了。但是兵法你都看过了,你觉得佘君会让你活着回去么。”
“佘君是大国君主,怎会不守信送我回国。”戚文轩心里虽是清楚的很,却还是这般对她说道。
“果真百无一用是书生,尽想得那么简单,别再骗你自己了。”
白菱纱声音低下来“当年我父亲被顾国的君主派来为佘君培养最强的战马,也想着总有一天能够衣锦还乡。可是……狡兔死,走狗烹,佘君断断不会让他去别的国家再培养出一般强的战马。他就这样死在了异乡,而我虽是活着,却也过着下等人的生活,再回不到中原的家……”
戚文轩别过头去,手指抚过有着冰凉触感的银书拨,两人默默无语。
与此同时,顾国皇宫。顾恣飞扬还在主殿批阅奏折。
“陛下,戚文轩已经平安到了佘国。”一个熟悉的声音在窗边响起,牧西城倚着窗子,对皇上扬了扬手中的银书拨,只见那书拨的头端赫然有着一个簪子划出的痕迹。
“后面剩下的事,你都与他交代清楚了?”顾恣飞扬抬头问道。
“嗯,双胞书拨,三节分工。外表圆润,内藏锋芒。一切尽请陛下放心,”牧西城说道,看着手中的书拨“况且那所谓兵法,不都尽是陛下的笔墨么。”
“对了,西城,海棠阁那件事,你还是尽快去办吧。毕竟我答应了将军。”顾恣飞扬说道,低下头继续批阅未完的奏折。
“是。”牧西城答道,转身而去,窗边又不见了他白色的身影。
深秋,夜风吹过,空气中都带上了萧杀的味道。
日升月沉,秋去冬至,春来夏侯。月儿的阴晴圆缺之中,已是过了将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