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匈奴的罪行(1 / 1)
此时的楚国和匈奴边境。一队匈奴士兵正在打劫边城。只见边城百姓在一片哭喊声中被匈奴兵四处追逐。
一个老乡正推着一辆车,车上装着几袋东西,想必是家里剩下的粮食。另外还有一些桌椅。正准备逃亡。一个匈奴兵骑着马从远处追来,那老乡眼看着快被匈奴兵追上了。很着急。也不管车上的东西了,扔下车就跑,刚跑没几步,就被那个匈奴兵追上,一刀砍中后背,顿时鲜血飞溅,那老乡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中。那个匈奴兵随后下马把车抢走,向回推去。
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正在逃命。怀中的孩子哇哇大哭。那个妇女发丝凌乱,但仍掩不住姣好的面容。一个匈奴兵见了,色心大发,随即追上她。一把扯上她,把她拉倒了。孩子从那个妇女的怀中跌落。匈奴兵驱马上前,一下踩死了那个孩子。那妇女见状,发了疯,要跟那个匈奴兵拼命。那个匈奴兵手拖着她跑了几圈,那妇女已没了半条命。然后那个匈奴兵把那个妇女扛上往马背上一扔,带了回去。
一个年轻的少女正在逃命,一根长矛自背后飞来,一下把她钉在了墙上。她口吐鲜血,顿时殒命。一个壮年男人宁死不屈,被几个匈奴兵绑在一根木桩上,划开了胸膛,内脏流了一地。
匈奴兵把这个村庄里所有的粮食、牲畜、器具全都抢走了。还把村里所有年轻漂亮的女人全都抢走了,还抓了一大批男人去当奴隶。
路上,萧红月和司徒凝正在乘坐飞行机关赶路。萧红月对司徒凝说:“这个大机关还没名字。这个是凝儿做的,凝儿给它起个名字吧。”司徒凝想了一会,说道:“就叫翼龙吧。”萧红月一听,赞道:“好名字!”过了一会,司徒凝又说:“月姐姐,我们的油不够飞到长安了。一会就会进入城镇密集区域。我想了一下,翼龙机关将来可能会在战争中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这个机关先不要传出去的好。我想不如我们先回趟黄泉谷,把翼龙藏在黄泉谷中。然后准备些银钱,坐马车去长安。”萧红月一听,说道:“凝儿想的好周到。就这样办吧。”
两人控制着翼龙往黄泉谷飞去。两人的路线正好路过昨天被匈奴兵□□的那个村庄。飞着飞着,司徒凝忽然对萧红月说道:“月姐姐,你看下面是什么?”萧红月往司徒凝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村庄,里面却一个人没有。地上到处是一滩滩的暗红血迹。两人顿感不妙,随即降落到地面。
两人下来一看,惊呆了。好久好久说不出话。司徒凝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抽泣起来。她从后面抱上萧红月说道:“是谁?是谁这么惨无人道,把这些无辜的村民残杀了?”萧红月蹲下身,察看了一些村民的伤口。然后又向前走到那堵墙前。把钉在那个少女身上的长矛拔了出来,察看了一下。然后喃喃地说道:“是匈奴人。”随即眼中凶光毕现。她使劲扔掉那柄长矛,说道:“是匈奴人干的。这些惨烈的村民的伤口是匈奴弯刀所划。这把长矛是匈奴人专用的长矛样式。是他们干的。”两人又在村庄里转了一圈,到处是尸体,屋里屋外一片狼籍。
司徒凝说道:“月姐姐,我们把这些村民就地埋葬了吧。他们好可怜。”萧红月抚着司徒凝的长发,说道:“嗯。”随即和司徒凝两人在村子边上挖了个大坑,把村民的尸体全放进大坑里,再填上土。又用一截木桩立了块碑,用剑刻上:“两胡村村民之墓。”
做完这一切,两人上了翼龙,继续向黄泉谷飞去。一路上,两人不再说话,默默无声,心情沉重。萧红月一反常态地拔出凝月剑,不断用布擦拭着。
匈奴王庭,匈奴皇帝和鲜卑使臣在密谋着。匈奴皇帝说道:“南方楚国经过百余年的强盛,如今已在走下坡路。国内朝纲不振,风气腐化。从国君到大臣都追求享乐。民不聊生。你我何不结成同盟,南下瓜分了楚国。”鲜卑使臣说道:“贵国愿与我国结盟,同征楚国,自然是美事一桩。不知这结盟是怎个结法,胜利后又要怎样瓜分楚国?”匈奴皇帝说道:“这个自然是公平分。不若以双方出的兵力为依据,谁出的兵的,谁分的就多,如何?”鲜卑使臣想了想,说道:“也好,就这么办。不知贵国能出多少兵力。”匈奴皇帝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们匈奴能出八十万大军。贵国能出多少?”匈奴使臣想了想,说道:“我方能出四十万大军。”匈奴皇帝说道:“哦,那也不错。我看到时就这样分。楚国的江阴,山东之地归贵国,其余归我国,如何?”鲜卑使臣想了想,虽然心有不甘,可是毕竟出的兵力没人家多。理屈,只好说道:“那,就这么办吧。”(古代江专指长江,江阴即长江以北。山专指崤山,山东即崤山以东。)
鲜卑使臣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来,匈奴皇帝提议的这个分法,明显对鲜卑不利。当前匈奴本来就稍强于鲜卑。若灭了楚国之后,又分得楚国的一大半地方。则实力要超过鲜卑很多。况且到时没了楚国,没了后顾之忧,灭了鲜卑是迟早的事。但鲜卑使臣之所以明知这样,还答应匈奴皇帝。是心里还打着鬼主意。他在想匈奴兵力多,战时一定是主力,冲在前面。鲜卑在后面,乘最后快胜利时,在匈奴大军背后捅上致命的一刀,到时不光是大楚,连匈奴都是鲜卑的了。
总之,这两边虽明面上结成同盟。但背地里却各怀鬼胎,蛇鼠一窝。
匈奴皇帝见鲜卑使臣这么快就答应了自己的提议,心里在暗自高兴。心想原本还以为鲜卑不会答应的这么爽快,没想到这么容易就答应了。正在为自己的盘算得逞而沾沾自喜。随即举上一碗洒,哈哈大笑,说道:“来,让我们为了新的同盟,为了消灭楚国,干杯!”鲜卑使臣也举上酒碗,说道:“干杯!”
秦燕两国瓜分楚国的同盟就这样形成了。事实上,匈奴制定这样的战略也有为难之处。准确来说,匈奴是和羌、鲜卑、楚国三方交界。现在的羌人,在被楚国击溃主力后已经不堪一击。以匈奴之力,可以不用出动大军就轻而易举地灭了一蹶不振的羌人,收了羌地。而后再灭鲜卑,统一北方,再南下灭楚。可惜的是匈奴的地势不太好。匈奴草原与羌地之间隔着一座大山脉,阻挡了匈奴大军从草原直接进入羌地。对于匈奴来说,进入羌地唯一的入口就是楚国的酒泉城。匈奴要想不越山攻羌只有先拿下楚国的酒泉城,而这会招致楚军的顽强抵抗。后面还有一个鲜卑,风险太大。因此匈奴只能暂时先稳住鲜卑,拉拢鲜卑一起攻楚。等灭了楚国后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