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圆盘刀阵(1 / 1)
走着走着,就到了下一个机关阵的前面。只见前面的通道又变得开阔。
这个机关阵是个复合阵。首先在一条通道上,每间隔两步远就有一个又厚又大的木圆盘与地面竖直放置。圆盘面向着通道的纵向。这种圆盘只有半边露在地面上。这些圆盘在不停旋转,有的在向左转,有的在向右转。每个圆盘上开有一个刚好能容一个钻过去的小口。而萧红月透过那个小口向前方看去,下一个圆盘的旋转方向和前一个正好相反。
如果光是这些圆盘,可以说一点都不难。萧红月仔细看了一下。只见在两个圆盘之间,还有数条刀刃从一边齐齐地切向另一边。两个圆盘之间也就一人多一点宽。而那刀刃是从上直通到下,然后从一边移向另一边。每两个圆盘之间有两条刀刃。均匀排布在这个宽度上。没有缩骨功是绝不可能在刀刃之间穿过去的。况且有缩骨功也没用。缩骨功需要提前准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缩起来。而缩完之后不便移动,便需要再放开。这一缩一展的时间很长,而且要反复进行。根本不可能来得及从这圆盘刀阵中穿过去。
萧红月犯了难。不过危险归危险,圆盘和刀刃之间总还是有一小段时间容许通过的。她试着从第一个圆盘上的小洞爬了过去,避开了后面的刀刃,然后等待第二个圆盘的小洞转到露出地面。而这时刀刃已经在往回走了。要命的是,此时第二个圆盘上的小洞虽然露出了地面,但却和刀刃的进度差不多,她没有空隙可以钻进小洞,她有些着急了。看情况不妙,只好钻回去,从头再来。
她观察了一下,发现不能在圆盘上的小洞刚露出地面时就钻过去,这样一定过不了后面一个圆盘。只有在前一个圆盘的小洞快要回到地面以下时钻过去,才有可能赶上后一个圆盘的小洞,还不碰上两个圆盘之间的刀刃。
想好了方法,她看准时机,一跃而过,然后第二面圆盘的小洞刚好转到上方离地面最的地方。她需要跃一下才能够着。此时刀刃刚好在小洞后面一点。但刀刃前进的速度是要比小洞快的。一个直行,一个旋转着前行,结果是毫无疑问的刀刃快。再不跃上去,她就会再次错过时机。她不再迟疑,立刻向上一跃,攀住小洞,扒住边缘,然后赶紧爬了上去,后面的刀刃险险地擦过。
用这个同样的方法,她一连过了六面圆盘。她已经看到,前面就剩两面圆盘了。她已经可以看到了出去的希望。可是就在最后两面圆盘之间,她在等最后一面圆盘的小洞和刀刃错开的时机时。从两侧的墙壁上射出了三枝箭。萧红月大惊,急忙缩身贴着圆盘让过了第一枝箭。又拔出腰间匕首打落第二枝箭,最终还是没能躲掉第三枝箭。她的侧肋部中了一箭。她感觉一痛。前面一模糊。模糊之中,她看到了小洞时间的到来。她挣扎着爬上那个小洞,又爬了过去。这时不拼命爬过去,就会错过小洞和刀刃错开的时机,到时就不是中一箭的问题,而是成三片了。萧红月用了全身的力气将身体向前倾。一下从圆盘的小洞上摔了出来。她回想了一下这个机关阵。制造的人确实很阴险。另的地方没有,偏偏在最后两个圆盘之间加了一个箭机关。就是利用人即将出去前的放松和之前一直没遇到箭机关的惯性使人麻痹大意。她呼了一口气,不再去多想。一下趴在地上,休息着。
过这三个机关阵,她用尽了力气,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用的很多。她急需休息。但凝儿还在前面等着她去救。想到这里,她又挣扎着爬起来。盘坐调息。多亏了杏花楼传授给她的杏花真气。这种内功对比疲劳,持续作战,要远比一般内功好。但是萧红月目前只练到第三重。是以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她运功调息了一段时间,才感觉又有了点力气。同时她取出身上带的常备药,处理了一下伤口。简单包扎了一下。就起身继续前进。
她沿着通道走了一段之后,前面豁然开朗,一个很大的空间,灯火通明。看来前面没什么机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