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此惜花非彼惜花(1 / 1)
庄善若含了笑道:“我娘家院里长了棵大石榴树,每年七八月,这满树的石榴‘花’开得热闹,引了成群成群的蜂儿来采蜜。
“哦?”郑太太不置可否。
“我原先按照林掌柜的吩咐绣好了石榴‘花’儿,隐隐绰绰地藏在褶子里虽然美,却少了一份生动,便自作主张大了胆子绣了这一群蜂儿——这可要比绣那石榴‘花’儿更费眼力些。”
“林二嫂,你哪里找的绣娘,不单手上的活好,嘴上的功夫也不差。”郑太太朝林二嫂眼睛一斜,话里是浓浓的嘲讽。
“是,是!”林二嫂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唯唯应着,心里埋怨着庄善若自作主张自以为是。
“可我偏生只爱石榴‘花’儿,不爱那蜂儿。”郑太太生硬地丢出一句来。
“这条云锦的百褶裙子已然极美,郑太太偏生又想出了在那褶子上绣石榴‘花’儿,费的是巧心思。”庄善若毫无惧‘色’,继续道,“不知道郑太太可听说过一句诗?”
“哦,你还会诗?”
“袭袭馨香醉蜜蜂。”庄善若面‘色’始终沉静,“有石榴‘花’儿的地方必然会有蜂儿相随,旁人看这裙子上的蜂儿采的是‘花’儿,可这裙子的主人却是人比‘花’娇,才情绝‘艳’,自有逐‘花’之蜂,惜‘花’之人!”
“惜‘花’之人?”郑太太神‘色’一震,眼底闪过一丝茫然。
林二嫂赶紧肚里喊一声罪过,努力堆了笑道:“郑太太,到底好还是不好,得将这裙子穿在身上看了才知道。”
庄善若袖了手,见那郑太太的脸‘色’渐渐地柔和了下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也是,这群蜂儿究竟是画蛇添足还是锦上添‘花’,等我穿了便知。嫣儿!”
隔间里有一角用蓝布隔开,嫣儿取了那云锦裙子,伺候郑太太进去换了。
林二嫂赶紧一拉庄善若的手。悄声道:“我的许大嫂,你咋啥都敢说,竟当了郑太太的面提那什么惜‘花’,可是吓出我一身冷汗呦。”
“惜‘花’?不能提吗?”庄善若不解,她原先那番话不过是急中生智。随口胡诌。哪里想到那许多。
“你是不知道,也怨我没事先和你招呼,这郑太太她是从……”
一阵衣裙的悉数声。林二嫂噤了口,回过身来,只见郑太太由嫣儿扶了从那布帘子后出来。
庄善得呆了。
只见那郑太太身量比一般‘女’子要高上一些,纤纤细腰,盈盈一握,系了这条云锦的百褶裙子,每走一步,裙摆‘荡’漾开来,竟像是凌‘波’仙子。脚步若是跨得略大一些。裙褶里绣的鲜红的石榴‘花’与金黄的蜂儿隐隐绰绰,衬得那妃‘色’的裙子是无比的生动。
郑太太从在场的三个人眼中收获了惊‘艳’,又低了头踢了踢裙摆,冲嫣儿招了招手,又进了那帘子换衣裳去了。
等郑太太换了那桃红的夹袄再从帘子后出来,这面‘色’便全然不同了。‘春’风拂面,连那眼角下的小小黑痣都黑得发蓝,风流无比,妩媚无双。
庄善若暗自吁了一口气,将那提到半空的心暂时先放下了一半。
郑太太依旧在原先的椅子上坐下。笑道:“林掌柜,还是我鲁莽了,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找的绣娘,倒是真真不俗。”她那双眼柔和起来是媚眼如丝,凛冽起来是风霜雪雨,此时眉眼弯弯,具是风情。
林二嫂陪了笑道:“郑太太喜欢便好,喜欢便好!”
郑太太也没理会,只盯了庄善若愣愣出了一会神,然后回头朝嫣儿做了一个手势。
嫣儿略略弯了腰,从怀里掏出了些银子,道:“这是绣工钱,原先便说好了的,之前另有定钱存在柜上。”小丫头的声音又脆又俏。
“是,是!”林二嫂应了。
“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要不然我们爷又该寻我了。”郑太太起身,嘱咐嫣儿道,“将那裙子仔细着点拿好了。”
嫣儿垂了头恭敬地跟在她身后。
庄善若本背靠了那布帘站着,见她主仆两个要走,下意识地偏过身去。
郑太太从庄善若面前经过,卷过一阵淡雅馨香,略偏过脸道:“许大嫂的这手绣活我爱得很,怕是还有麻烦你的时候。”
庄善若心中欢喜,若是能搭上这样的大主顾,这银子自然是赚得轻松多了,她赶紧点头。
“不过,我有个怪癖,只爱那石榴‘花’儿。”郑太太嘴角微微一翘,“谁叫我名里便嵌了那‘花’儿,看来是你我有缘。”
她话音未落,身形一动,转眼便到了外堂。
庄善若心里一琢磨,怪不得,原来郑太太闺名里就应了这石榴‘花’,果然是她们有缘。
庄善若尾随林二嫂出去,只见原先那几个媳‘妇’还在叽叽喳喳地挑着丝线,热闹得旁若无人。
那个戴了珍珠耳坠子的媳‘妇’一见郑太太几人出来,却不知道何故,朝她几个妯娌使了个眼‘色’,轻轻地“嗤”了一声。那几个媳‘妇’便全都噤了声,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到了郑太太的身上——这目光里既有着‘艳’羡也有着不屑。
郑太太却坦坦然地抬起一双美目无意识地朝她们的方向一扫,那些媳‘妇’便又齐刷刷地垂下了头,装作继续挑选丝线的模样,却是偷偷地用余光打量着。
庄善若是个细心的,看了心里颇有些纳闷。
林二嫂将郑太太送出铺子,又寒暄了几句,才转回来。刚一踏进绣庄的‘门’槛,那个戴了珍珠耳坠子的媳‘妇’便丢下手上的丝线急煎煎地跑上来道:“林掌柜,我还当是哪个郑太太呢?竟是她!”
林二嫂笑,避过话题:“怠慢几位了。”
那戴了珍珠耳坠子的媳‘妇’却继续原先的话题道:“我原先远远地见过她一面,美是极美,只是,啧啧……”
她妯娌中有个面皮嫩的不解,问道:“三嫂,那个是谁?竟像是大户人家的太太,那通身的气派。”
旁的几个都掩了嘴嗤笑了起来。
三嫂尤其笑得夸张,道:“还大户人家的太太?连个妾都还没挣上。”
庄善若记得那日接货的时候林二嫂说起这位郑太太是某个大户的外室。想着要在老太太的寿宴上讨了欢喜,正正经经地抬进‘门’去。虽然她不了解这个郑太太,可是那样出挑的模样,委屈做妾怕是有什么隐情。
“做妾怕也是抬举她了,这满城的谁不知道她是从惜‘花’楼出来的。”她们妯娌中有个看起来年纪最大的满脸不屑。
惜‘花’楼?
林二嫂打着哈哈道:“顾大嫂。开‘门’的都是客。我哪里要跟钱过不去?再说了,我寡‘妇’失业的,好不容易开了家小铺子。靠的都是老主顾的帮衬,更是不敢不挣她的银子。”
顾三嫂撇撇嘴道:“罢了罢了,林掌柜我们知道你的难处。若是她下回再来,你左不过和我们知会一声便是,大不了我们避了她。”
“三嫂,那个到底是谁?”年轻的媳‘妇’依旧是听得一头雾水。
“七弟妹刚嫁过来,不知道也是有的。”顾三嫂用手掩了嘴偏过头凑在顾七嫂耳边窃窃几句。
庄善若留意到那个年轻的小媳‘妇’白皙的面皮顿时变得粉白,跺了跺脚,忙低了头不再言语了。
林二嫂给庄善若使了个眼‘色’让她在一旁等着。自己先去做这笔丝线的生意。
好不容易送走了那群叽叽喳喳的媳‘妇’,林二嫂将几块碎银随手丢进柜上的‘抽’屉里,笑道:“许大嫂,倒是耽误你时间了。”
“不碍事!”庄善若放下了一桩心事,正全身松快。
林二嫂见铺子里暂时没有客人,放低了声音笑道:“刚才可是吓死我了。你是不知道这郑太太的脾气。原先有个绣娘接了她的活计,也是帮她绣条裙子,要在裙摆上绣上一圈的祥云图案。‘交’货的那日我看着那‘花’都绣得好好的,偏偏她眼睛毒,指出一处颜‘色’不一样。”
“不一样?”
“可不是。我将那裙子凑到眼前两寸。呦,你道怎么着,原来这祥云本来是要用月白细线来绣,偏生这绣娘绣到最后十来针的时候用完了,她托了赖,便用了本白的丝线单单绣了半朵。啧啧!”
“那是‘精’细了。”庄善若不由不叹,说是吹‘毛’求疵都不为过。
“也亏了许大嫂心思巧,要不然,啧啧!”林二嫂拍了自己‘胸’脯,后怕道,“下回,许大嫂若是有好的想法,可千万别自作主张,好歹和郑太太商量商量。”
“下回?”
“可不是,我看你这番是得了个巧宗。”林二嫂将五两碎银子郑重地‘交’到庄善若的手里,“许大嫂以后的活计怕是断不了,郑太太那位爷家里最不缺的便是银子了,若是过两日得了名分,泼天的富贵还在前头等着呢。我啊,也就等着沾许大嫂的光了!”
庄善若感受着手里五两银子沉甸甸的重量,心里欢喜,不由多问了一句:“不知道郑太太是哪家贵人?”
“呦,我当你知道,你竟也不认得?”林二嫂脸‘色’一变。
“我在县城住的日子也浅。”
林二嫂又压低了声音道:“郑太太原先是惜‘花’楼的头牌姑娘,多少人为她一掷千金?”
庄善若恍然,原来是这样的出身,怪不得柔媚入骨。
“郑太太原先的‘花’名就叫榴仙,你没听说过倒也罢了。”林二嫂眉‘毛’一扬,“帮她赎身的可是县城里大大有名的,许大嫂一定听说过。”
“谁?”庄善若眉心一跳。
“便是四通钱庄的掌柜,县太爷的小舅子郑小瑞郑爷,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