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1)
参加培训的第一个周末,所有通过海选的人集中在一起。先来个自我介绍。大部分都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大一的新生屈指可数。
“大家好,我叫谌木天,是大一新生。很高兴参加这次大赛并认识大家。”
说话的声音貌似从薇箴的后排传出来,她扭头一看:“不是抢我兔仔杯的男生吗?怎么这么巧,校友兼同届?世界也太小了吧。”
显然木天再次看见薇箴惊奇的表情,又一次点了点头。这一次,薇箴也回了个点头作为初次的问安。这就算是认识了。
作者有话要说:
☆、爱了整整一个曾经
第二章(1): 时光幻影
一年没回来了,薇箴走在校门到宿舍的小路上,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下课的钟声响了,人潮涌向一个地方。时光好像转动的影儿,一轮一轮地消逝,不可复制,但是眼前涌向食堂的人群却好像影儿的旋转始终在重复。虽然带着淡紫色的无框墨镜,薇箴还是远远地看到室友们已经“列队”在路口等候自己了。
薇箴挥挥手,快步朝她们走去。虽然一年不见,但是每个人还是一样亲切。只有娟剪了长发;萍的笑意总是特别的温暖,让薇箴想起出国前常常一起吃中饭的时候;娜还是披着一头可以去拍洗发水广告的秀发;夏仍一如既往地背着一个挎包。
“出国了还真是有点不一样啦”,云调侃着薇箴带墨镜的样子。
“没有啊。反倒是你,怎么还是一样调皮?”
“快去找位置吃饭吧”,娜发话了,顺便替薇箴解了围。
“yes,室长!”薇箴与众人异口同声地冲着娜笑,那份默契丝毫未减。
一群女生相拥走进了食堂,在人群环绕中找了张靠边的桌子坐下。薇箴被当作了客人一样对待。娜、夏和娟三个人去排队打饭,剩下云和萍陪薇箴聊着天。
“美国的生活怎么样,天天吃汉堡吧?”云笑着问道。
“学校的食堂有汉堡和匹萨,但也不是天天吃。要不然会胖死。有时候也吃吃沙拉。”
“那伙食还不错。都在学校吃吗?”萍接话道。
“第一个学期住校的时候都在学校食堂吃。第二个学期搬到外面住以后就开始自己做饭了,有时候也跟朋友在外面的餐馆吃,有中餐,有西式的,有越南面,还有日本餐。我蛮喜欢吃寿司。”
“真幸福。这么多选择。外面的习惯有什么不一样吗?”云有一根特别好奇的神经。
“除非很正式的场合,要不然平常的就餐礼仪也很随便。只是有一点,不管到什么餐馆,只要在店里吃,除了餐费,还要给小费,千万不能做“打铁一族”。因为大部分餐馆的服务生都没有底薪,也就是所谓的固定工资,他们依赖于小费来生存,所以必须尊重他们的服务。这一点跟我们国内不太一样。”薇箴解释道。“你们呢,课上得怎么样?开始设计衣服没?”
“嗯,开始画设计图了。大家都挺好的。不过,你应该是回来看某人的吧?”云不经意地问。
薇箴抿了抿嘴,点点头,“你知道的”。
“在聊什么呢?饭菜来啦。”娜、夏和娟端着好几个装着饭菜的托盘过来。
“在聊美国的饮食文化呢。”萍接了娟的话。
“继续聊啊,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夏把薇箴的那份端到她面前。
“谢谢。你们下午有课吗?”薇箴问道。
“嗯。有一门公共课。”娜回答。“你要不要一起去听。你刚去留学那时候,很多老师不知道你走了,点名还经常点到你。我们几个就异口同声地回答‘出国啦!’你今天下午要不要去碰碰运气?”
下午2点左右,薇箴跟着室友混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室。那是个阶梯式的教室,大约可容纳200人。薇箴和室友挑了第十排靠中间的位置。随着上课时间的靠近,学生陆陆续续地来到教室。薇箴开始看见熟悉的面孔。不过她和室友们说好了,大家都不出声,看有没有可以认出她来。(薇箴这次回来特别低调,除了家人、木天、室友和一两位好友,并没有通知其他人)。薇箴开始看见有的人一脸纳闷的表情在那嘀咕,有大胆一点的盯着她看了两眼不过觉得不好意思也就转头看别处了,不过大部分没有什么反应。通常认真听这种课不多。上课还不到5分钟,前后就传来微微的说话声。
“你看,后面有个人长得很像薇箴耶。”坐在薇箴前排的一个女生蹭了蹭旁边女生的胳膊肘。
薇箴听见了却是忍住不笑,装作一本正经地听着课。
那个听见的女生还没心眼地转头看了一下,瞪大了眼睛转回去。
薇箴瞅了瞅左右两边的室友,一排人都噗哧地笑了出来。还好,在200多人的教室里不算太大声。不过这笑声让身边的人都明白了几分――那个人不是长的像薇箴;而是,薇箴真的从美国回来了。
第二章(2): 星空下的晚安
下了课,同班同学都客气地过来寒暄。四月份的厦门,下午的阳光很好,暖而不晒,明亮却不刺眼,楼下送老师回家的校车映在了透明的教室玻璃上。那倒影带薇箴回到了那段每周末坐校车去参加就业大赛培训的日子。
通过海选的三十个人每周末坐校车往返于学校和培训地点。培训包括了各样的内容,从基本的仪态示范到就业讲座,从个人的应变能力到团队协作精神。三十个人每周末都泡在一起,共度痛并快乐的时光。快乐是因为在一起的培训大多是通过游戏进行的,各样的团队拓展训练,余间还有杀人游戏和真心话大冒险。这对于一群在校大学生而言是十分尽兴的。痛苦是因为游戏的目的并不是娱乐。在享受游戏的时候有好几双眼睛在观察他们的能力和表现,准备一轮一轮地淘汰。有时候队友也是竞争对手,保证团队胜利的同时也要让自己的才华凸显,却又不能惹来众人排挤。这其中的权衡让多少人费尽心思、睡不着觉。至于薇箴,向来都不温不火,想着当初也是怀着见世面的心态来的。可是面对和学长学姐之间在能力和经验上的差距,还是承受着一些压力。
其中一个周末在植物园进行封闭式训练。在植物园里无暇欣赏“太平石笑”或“天界晓钟”的奇景,倒是大家因为听说这次集训之后会有第一轮的正式淘汰的传闻而严阵以待。经过白天一轮一轮的团队拓展训练,所有人都感到疲倦了。只是不知是因为那晚的夜色特别好,还是在山上的缘故好像星星特别多,大伙都三三两两地散着聊起天来。薇箴一个人坐在长板凳上,手托着头下巴仰望着星空。
“不知道外公怎么样了。”她心里想着。自从早上妈妈打电话来说外公突然脑溢血送了医院,薇箴就一整天都不在状态。
“在看什么?”木天也坐在了长凳上。
“看星星”。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Like you.”
薇箴笑了笑:“你是英美文学专业吗?”
“哈哈。数学,你相信吗”?
“为什么不信?我宁愿单纯相信,如果被骗就当学到个功课呗。”
木天扬了扬眉毛,等薇箴继续说下去。
“认识到这个朋友不值得交啊”,薇箴笑笑地看着他。
木天后来说他就是从那个瞬间开始欣赏薇箴的单纯,可他那时却完全没有表现出来。“你朋友不多吧”。
“一两个真心的足以”,薇箴淡淡地回答他,眼睛重新移回深邃的星空。
他好像对着星星说似的:“还好我真的是数学专业”。
薇箴转向他:“我相信,虽然跟你的气质不太符合。你看起来像个吟游诗人”。
木天笑着点点头,“像这样?”,他双手摆出弹吉他的姿势。
薇箴不知道自己那晚的笑容有没有木天后来描述得那么甜蜜,但是她承认:那个夜晚,她的心没有上锁。
那晚木天和薇箴聊了很久很久,直到山上的更深露重提醒他们已入了深夜。环顾一下四周,大家都已经散去了。多年后薇箴已经完全不记得当时那几个小时聊的内容了,除了那一句在星空下的“晚安”。
第三章(3): 静默有时
周日傍晚下山之前第一轮淘汰的名单公布了。木天和薇箴都留了下来。每一次公布名单之后都是沉默时间。通过的人为了顾及被淘汰的人的感受,没有人欢呼,也没有人言语。大家默默地下了山、默默地坐校车回学校,一路上没有了往日在车上的歌曲大串烧。薇箴的头斜靠着车窗,不知外公是否安好。
疲倦中感觉昏昏沉沉地睡了一会,之后被刹车的缓冲震醒了。睁眼的时候已经在学校的宿舍门口了。所有人都朝着各自宿舍的方向走去,薇箴转身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木天在她身后差点和他撞了满怀,真是彼此都被吓到。
“你不回宿舍吗?”木天问。
薇箴摇了摇头。“陪我走走吧”。对于这样一句简单的打开他们散步之旅的邀请是出于随意还是有“预谋”,薇箴和木天日后常有“争执”。薇箴说她当时没有多想,甚至没有想过这种主动是否有传情达意之嫌;只是自然地说出口,然后确定地知道木天不会拒绝。
“今天天气不错”,木天先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