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公子 > 9 第九章

9 第九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萌萌女穿越记 真婚假妻,上司老公很霸道 古代农家媳 寻花载酒少年事 剩女福田 将门仙妻 仙途情坎 小白进化史 总裁,你够了! 悍女茶娘

两人走到灯楼下的案台,临清递过纸箋,小声道:“谜底是‘翠’。”

里长摸着胡子笑道:“对了,小公子看着年纪小,学识倒颇深,这道谜是花灯里最难的一道,原想着无人能博得头彩,想不到竟被小公子猜出来了。”

临清不由望向沈絮,那人长身而立,面上澹然,没有一丝骄奢之态。

临清忍不住搂紧了怀里的花灯。

里长起身,从那摆放彩头的架子上拿下最上面的一个礼盒,“这是头彩,小公子收好了。”

“谢过里长。”临清接过,忍不住打开来看。

那长盒之中静静躺着一枚簪子,通体由墨玉雕成,晶莹剔透,纯净无暇,尾端往里稍稍卷曲,好似一根翠竹,恰应了谜底,一派至简之美。

里长道:“这是我的私藏,名唤‘幽秩’,小公子不妨拿去送给心上人。”

一直没说话的沈絮忽然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好名字。”

里长的目光落到沈絮身上,赞道:“想不到这位公子也是有识之士,平素未曾见过,可是新来本镇的。”

沈絮摆手,道:“非也,乡野村夫一个,多识了几个字罢了。”

里长略带深意地打量他一番,点点头,未再深究。

临清望着那玉簪,眼里是止不住的喜爱,但又想到这谜是沈絮猜对的,犹豫一番,还是道:“给你罢。”

沈絮笑了,“你拿着便是,几时见男儿使玉簪?”忽又一笑,取了那簪子随手往临清头上一别,“配你到极合适。”

临清堪堪低下头去,脸火烧般发烫。

华灯倾繁之下,周围嘈杂人声渐渐淡去,只余了两道人影相对立着,一个嘴角噙笑,一个轻咬薄唇,好似天地间的光彩全做了一对人儿,君方年少,莫负年华。

不知站了多久,那一度远去的人声才缓缓传入耳际,临清眼中尚泛着水光,却听沈絮道:“去看舞狮罢。”

告别里长,临清提着花灯,与沈絮并肩往那戏台去。

戏台上正唱着一曲变文,讲的是时下流行的《古镜记》,说书人绘声绘色说着主人公王度用那从汾阴侯处得来的古镜,让狐妖、大蛇所化之精怪一一显出原形,消除疫病,广受百姓爱戴的选段,说到精彩处,表情几经变化,音调抑扬顿挫,围着听戏的人个个聚精会神,为那剧情吸引,犹如身临其境,好不惊心动魄。

临清抱着花灯看得入神。

说书人扬声道:“然后却视,涛波洪涌,高数十丈,而至所渡之所也。遂登大台,周览洞壑。夜行佩之山谷,去身百步,四面光彻,纤微皆见,林间宿鸟,惊而乱飞。”

底下的听众皆露出惊骇的神情,临清的心也跟着提到嗓子眼。

说书人又道:“从此病愈。其后寻真至庐山,婆娑数月,或栖息长林,或露宿草莽。虎豹接尾,豺狼连迹。举镜视之,莫不窜伏。”

众人又都舒了一口气,临清也跟着吁声不已。

一转头,只见沈絮含笑望着自己,仿似戏谑。

这才惊觉方才那一惊一乍全被他看了去,临清急急别过头,手绞着衣摆,一声不吭。

沈絮笑着摇摇头,心中感慨少儿郎便是少儿郎,一段传奇也听得如此入迷。

“走罢,舞狮快演完了。”沈絮道。

临清甩了衣摆,急忙跟上去。

狮子郎以红布扎头,朱砂抹额,着画衣,执红拂,好不精神!那狮子身长八尺,五彩斑斓,一派喜庆,狮头更是栩栩如生,一双精目似有灵气。几名狮子郎默契地舞着狮子,随着鼓点,起势、奋起、疑进、抓痒,将那狮子的喜、怒、醉、醒、戏,演绎得淋漓极致,一个上杆、后翻、落地之后,围观的人群登时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

沈絮也忍不住鼓掌喝道:“好!”

临清矮了他一个头,为人群所挡,看不到精彩之处,急得原地直跳。

沈絮好笑地看他一眼,将他拉到自己身前,一指前头二人中间的缝隙,“这样看得到了么?”

临清点头,小声道:“看得到。”

手持绣球的戏狮人出场后,表演越发精彩,只见那狮子随着绣球上下翻腾,那戏狮人连续几个后空翻,狮子也随他越过搭好的长木凳,动作之轻盈利落,又引得观众喝彩阵阵。

二人看了一会儿舞狮,又转去看踩高跷。直到月之中天,庙会渐渐进入尾声,二人才挪步往家去。

王婶一家早不知道到哪去了,寻了一遭没找到,也就作罢。好在走过几次,回去的路还记得,不至于迷了方向。

清冷的月光下,走一段便可遇到归家的村人,皆是说着方才的热闹,好不兴奋。

临清心中亦悸动不已,还在回味着那踩高跷的渔翁与蚌相斗的精彩一幕。

自小拜师学艺,每日除却练琴,便是谱曲,师傅管教严格,少有机会出来嬉戏,入了沈府后,更是足不出户,堪堪做了深院里的一只囚鸟。

此时方知,外面的世界几多新奇,几多自由。

临清意犹未尽,小声哼着琴曲,心中惬意不已。

沈絮听到,扬眉道:“《阳春白雪》?”

临清登时收音,赧然道:“嗯。”

被他听到了……

沈絮叹道:“也快初九了,年过完了啊……”

临清被带出一丝感慨,都说时光易逝,新桃旧符之时最为昭彰。

不由想,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还能和这人一道共度佳节么……那时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沈絮转身对他笑笑,“今日竟忘了吃元宵。”

临清一愣,随即也笑了。

上元使节,村民送的元宵堆了三个碗,然而两人竟谁也没想起。

“回去煮些吃吧,也当过节了。”临清说。

“好,逛了许久,正好有些饿了。”沈絮摸摸肚子,一抬头,望见临清发间翠绿欲滴的簪子,那玉簪在月色之下更显盈润剔透,仿似幽冷萤火,别样晶莹。

沈絮道:“你戴这簪子很好看。”

临清怔愣在原地。

片刻后再次蒸腾起来的红晕叫他恨不得就此遁地而去,莫叫那人看见自己难堪而又甜蜜的神情。

呆子。

莫不知此时此景,此人此语,如那会摄人心魄的狐精,将将吸了精气,便叫人再挪不开心意。

田间小路崎岖,月色清朗,寂静无声。

临清拎着花灯,照着脚边方寸之地,那花灯上描着一朵牡丹与一轮满月,花,雍容富贵,月,浮光如盘,旁书一行汉隶,“花好月圆”。

恰应了此花,此灯,此时,此景,此人,此语。

一路慢行,每一步仿佛踏在云端,飘飘浮浮,只觉得一切都美好得近乎不真实。

临清间或偷偷望了眼身旁的沈絮,那人悠然自得,面上神色澹然,每一步都落得坚定而随意。

临清望了几次,心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

那人的手垂在身侧,行走之间,几乎要触碰到自己的手。

临清盯着两手之间的缝隙,近一点,又远一点,将碰不碰,一颗心也跟着那远远近近而起伏不定。

前后都走着归家的村民,皆是举家而行,好不温馨,临清与沈絮夹在他们中间,好似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这般想着,临清忍不住弯了嘴角,小心翼翼藏着心中的暖意。

快到家时,临清忽想到什么,对沈絮道:“你不是惧黑么?”

沈絮一愣。

突然想到两人竟然走了半个时辰的夜路!

那从容不迫的气质瞬间消得一干二净,沈絮犹如炸毛的猫,一下就跳到临清身后,藏得只剩半个脑袋,颤声道:“快,快回家吧。”

临清:“……”

百无一用是书生!

连自己怕什么都会忘记,临清真怀疑他到底是真怕黑还是假装可怜!

最后一段路,临清几乎是拿嫌弃的眼光一路看着他走回家的。

一进屋,沈絮就急忙点上灯,烛火照亮简陋的木屋,沈絮这才舒了一口气。

临清先去看了看小兔子,那兔子也乖,不跑不闹,就待在自己的窝里眯着眼打盹。临清丢了片菜叶给它,小兔子动都没动,睡得正香。

“临清,我饿了——”

“嘘,”临清对他做了个手势,指指窝里的兔子,小声道:“它睡着了,别吵醒了。”

沈絮哭笑不得,真真一只兔子做孩子养。

临清轻手轻脚煮了两碗元宵,端到堂中,只见沈絮抱着手正在打哆嗦。

临清看一眼火盆,“冷不知道生火吗?”

“不会。”沈絮老实道。

不会就不知道学?每样事都等着自己做,哪天他不得空,这呆子是要冻死自己还是要饿死自己?

临清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去厨房拿了火石,三两下生好火。

沈絮端着元宵吃得正香,赞道:“临清你好厉害。”

“不是我厉害,是你太没用。”临清面不改色道。

沈絮不满地嘟哝了一声,又往嘴里塞了个元宵。

嘟哝的那声虽然小,但还是飘进了临清耳里。

“我哪没用了,你头上的簪子还不是我赢来的。”

临清转过头去拨炭火,火光映在他脸上,映出嘴角微微扬起的弧度。

他捧着暖和的元宵,忍不住望了窗外一轮玉盘。

花灯遥遥,愿得君怜。

临清看得痴了,轻启薄唇,无声念着那人笔下的佳话。

火树银花和,明月逐人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养废的崽先别扔,将军夫人回来了 只走肾不走心?糙汉他偏偏要走心 恶女超会撩,四个大佬雄竞修罗场 开局就分家,我暴富你们哭什么 认纨绔当爹!一不小心养成皇帝了 嫔妾宠冠后宫 父兄拿我当草,随母改嫁断亲当皇后 嫡女惊华:医毒双绝护家族 权臣们争她宠?恶毒公主只想登基 八零娇娇揣崽随军,被硬汉亲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