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十三、雪莲疑云(1 / 1)
雁回峰,雁门。
今日是掌门检验新弟子功课,选出个中新秀之日,清晨,依照惯制,顾长青领着几名亲授弟子在雁门大堂焚香之后,便要向习练场走去。
“禀报师父。”顾长青身旁的一名弟子向他行礼道。
“何事?”
“大师兄突感风寒,恐染与旁人,特向师傅告假。”
“让他好生歇息。”顾长青边走边道。
而此时,顾长青所居大宅里,那间厢房却似有微弱的声音传出,本该抱病的萧跃正在房内,只见他双眉紧皱,轻叩着墙壁。
直至探完三面墙壁,依旧是毫无头绪,萧跃不禁有些疑惑,若不是进入密道,不在屋内,凭顾长青的功力,断不可能连刘妈在门外偷听都没有察觉,他茫然地扫视了一圈,最后望着挂在右面墙壁上的一幅山水画,他缓缓走到画前,这幅画笔法毫不起眼,只是在这卷轴两侧边缘有着淡淡的折痕,应是和什么东西蹭擦所致。
“此画背后应有玄机。”萧跃暗想,他用力推了推,无法推动,便知必有机关相照应。
萧跃打量了其他物件,他走到博古架前,翻动上面的书籍摆件,待到放有《论语》、《孟子》等古籍的一格时,突然住了手,这《论语》与《孟子》中间夹了一本医书,细细看来,实有些怪异。
萧跃抽出《孟子》,未见异常,遂又抽出《论语》,只觉此书似粘在架上一般,要费一些力气,萧跃暗喜:“看来机关就在这了。”待抽出一半时,藏在那山水画之后的密道现了出来。
萧跃走到密道口,将随身带来的两个石块抛入其中,只听见这石子落地脆响,不见其他动静,静待一刻后,萧跃料想其中并无暗器,他心中盘算,离散课尚有一个时辰,便潜入密道,运功疾走,约摸不到两柱香时间,见到了前面的亮光。
萧跃悄然掩身于出口,微微探头向外望了望,见这密道通向的是一个十分精巧的花园,能有这样的花园,必不是普通宅院,萧跃思索片刻,便折回了密道。
郓王府,书房。
“启禀王爷。”
“说。”赵楷正在书案上铺纸作画,笔法奇异,不知所画何物。
“别院那边来消息,今晨有人走了那密道,没有现身,但应不是顾长青。”
“噢?”赵楷停笔,道:“吩咐下去,密切留意,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打草惊蛇。”
约有一炷香时间,赵楷将作好的画晾了晾,折起装入信封之中,封上蜡印,他召来暗卫,道:“今夜子时,将这放于马道街第二条巷子,第三块青石墩下,不得回头。”
“是。”
吩咐完之后,赵楷端起茶盏,踱步到了窗口,他浅饮了几口,又唤道:“来人。”
一名侍卫走了进来:“王爷。”
“准备一下,明日我须面圣。”
第二日,大内皇宫,文德殿。
当朝天子赵佶正在翻看奏章,刚看了几本便恹恹地丢在一旁,依旧还是“战事告急、叛民作乱”,已是到了宣和元年,不知这些烦心事何时才能到头。赵佶靠着龙椅,闭目养神起来。
一个内侍躬身走了进来:“启奏皇上,郓王求见。”
赵佶微微睁开眼睛:“郓王?嗯……赵楷。”他在脑中回想着这个儿子的样貌,不觉得厌恶起来,从小长相妖孽,惑乱后宫,他便早早打发了出去,任其自生自灭,据说生了几年怪病,之后更是放浪形骸,他连虚职都懒得给这个儿子,如今已是有四五年未见了,都不知道长成什么样了。
“他来做什么?”赵佶问道。
“郓王说有一幅画想献于皇上。”
“噢?”赵佶酷爱书画,听到之后立刻来了精神。
“宣他进来。”
“是。”
赵楷捧着一束卷轴走入殿内,道了声:“父亲。”便万分恭敬地行了跪拜大礼。
赵佶颇为受用,他坐在龙椅上,道:“你今日带了画作要呈献与朕?”
“是的,父亲。”
“起来吧,打开看看。”
赵楷起身,赵佶乘机将他打量了一番,相貌依旧十分英俊,那轮廓也还在,但是比不得幼时,应是长开了,这倒让赵佶满意了一些。
赵楷打开手中的卷轴,那画中人乃是一个正在梨树下翩翩起舞的绝色美人儿,惟妙惟肖,引得赵佶不禁赞叹了一声,突然,他又觉得这个美人儿似有点面熟:“这是……”
“这是臣的母亲,叶婕妤。”
赵佶愣了愣,渐渐的,那个尘封许久女子出现在他的脑中,云髻雾鬟、明眸流盼、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笑如海棠烂漫,愁如梨花带雨。她逝去的时候,他也曾是十分悲伤吧。
“……妾求皇上庇佑我儿……”
当初他是应下了,但终是负了她。
赵佶念起故人,再望向赵楷,神情也有所缓和:“这幅画是出自你手?”
“是的,父亲。”赵楷答道。
“嗯,巧密而精细,让人即景生情。”赵佶轻叹一声,唤来内侍,将那画作收了起来,又问向赵楷:“说吧,你想要何赏赐?”
“臣记得母亲在世时曾提过,她从未见过雪莲花的样子,想必是极美的。”赵楷顿了顿,道:“再过几日便是母亲祭日,求父亲将宫中所藏的千年雪莲赐予臣。”
辰时之后,叶恒升来到客栈,小钗虽没好脸色,但还是乖乖等在房间内。
见状,叶恒升不由笑了起来:“你今日真是好颜色,真正让我目不转睛了。”
小钗一下子红了脸,羞恼回道:“你今日却不怎样,根本入不了我眼。”
叶恒升懒懒道:“还得烦请再看两眼,同我去皇城附近走一趟。”小钗冷哼一声,随着他出了客栈。
外头日头正好,街面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叶恒升戴着斗笠,同小钗来到一道城墙外,便住了脚。只见那城墙足有三丈高,仰视着看,城楼上有两重禁军把守。
“这么多人。”小钗惊道。
“这里面是内城,皇宫尚在内城的正中,守城的加倍。”叶恒升道:“京都内外八十万禁军,耗费多少军饷,总得找点事做。”
“守卫如此森严,如何进得去?不如另寻他法。”小钗担忧道。
叶恒升笑道:“守卫森严是于你来说。”他又望着那城楼,道:“于我说来,至多是个摆设罢了。”他隐去了笑意,带着小钗回头往客栈走去。
路上,叶恒升并不言语,有些意外的沉闷,小钗犹豫再三,道:“你对都城的状况似是很熟。”
叶恒升道:“你这些年躲在边关,而我浪迹江湖,京都这等繁华地自然是来过,过去的雇主亦给了些消息,我弄来张图,到客栈你我商量一下。”
客栈房间内,叶恒升从怀中摸出一张纸展开,那上面画的是皇城大致分布。
叶恒升指着图道:“这是内城,入了内城后,皇城在这里,四面开六门,自是不能走这宣德门,应从这左掖门进去,需过皇城司、侍卫司等几队人马,这是御药院,雪莲必藏于其中。”
叶恒升向小钗道:“我预备两日后动手,你不必与我同去。”
“不可。”小钗“腾”地站了起来:“这是我的事,怎能让你去犯险?”
叶恒升倚在墙上,笑道:“我说过了,那些禁军,于我不过是摆设,再者,你功夫这么不济,去了只会妨碍我。”
小钗缓缓走到窗前,望着那街面上热闹一片,半晌,她道:“我知你此番跟我来都城,目的必不简单。”小钗转过身,望向叶恒升:“但无论如何,这夜盗雪莲,关系的是我一人的性命,你若有不测,我亦不会独活,算是报恩了。”
叶恒升凝望着她,道:“如今我只可告诉与你,此中的纠葛,不是你料想的那么简单,还要告诉与你,有些事情,我不敢奢望,只因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