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 36 章(1 / 1)
清晨,一顶官轿从开封府衙的大门前不紧不慢的起轿离开,身前身后排着4匹高头大马。轿内人掀帘,幽幽问道:“余大人,这是去哪里?”
余火莲策马凑近轿旁,回道:“回公主,行馆。”
“行馆……能不能换个地方?”
“公主想去哪里?”
“哪里热闹就去哪里。”
“公主如今虽然逃离了贼人的追杀进到了京城,却不可掉以轻心啊。”
“正是因为各路人马追杀,我才不能去行馆。那里太招摇……”李承颂道,“追杀我的人马,我认得出的,就有辽的宫廷卫士,西夏的叛党等等,这些人都是死士,只要能杀得了我,必是不择手段。就算有再多人,再多像你这样的勇猛之士保护,恐怕也防不胜防。”
余火莲听罢,想了想,拱手道:“公主说的有理,如此,在下带公主去个热闹的地方吧。”
西夏公主的轿子从方府经过时,余火莲不自觉地朝方家大门多看了两眼。这时,大门缓缓启开,余火莲正在奇怪是谁这么早出门,门扉之中便已闪出一个年轻男子的身影,一副少爷的打扮。余火莲乍一看心中甚是一惊,难道是方旭?他怎么敢回来?
可是待那人回身,仔细一端详,才确认不是方旭,只见那人鬓若刀裁,眉若剑峰,体型虽然偏瘦却难掩英气逼人。余火莲心道:方家除了方旭,方离,难道还有子嗣?
只是一时间,他也无暇多想,自己这番思考之时,已落下一段行程,他赶紧催马上前,跟在轿子侧边随时待命。
**********************************
陈萧已经好久没回京城了。
他小时候陈家的府邸也在京城,只是后来因为父亲的官职公务,举家迁到了岳州。
他在军队里待习惯了,常常天刚微微亮便起来,今天也是如此。
他在城里空空的街道上无目的的晃了一圈,再经过方家大门时,只见方离正站在门口,似是在等他。
方离笑妍如花的迎上来,道:“我一早起来就不见你,娘和小姨还怕你出了什么事,萧哥哥这是去哪了?”
陈萧笑道:“没去哪,随便逛逛而已。”
方离道:“萧哥哥这么久没在京城住了,肯定不熟悉了,你倒真敢一个人出门,也不怕把自己弄丢了。”
陈萧心知她是在担心自己,却故意打趣的道:“丢了,我就问皇城在哪里,直接去见皇上,正好了事。”
方离听罢,不禁莞尔一笑,又道:“不如我带你去逛逛吧,京城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商铺……”方离说着,上前几步与陈萧并行离开了方府。
“小离,”走着走着,陈萧忽然不好意思的低声问道,“……御香斋在哪里?”
方离听了很是惊诧,“萧哥哥怎么……”
方离心想,陈世伯家教这么严,还是管不住他吗?进了京城刚落脚就打听御香斋,天下的男子果然都是这般。
陈萧抬手骚头,赧然笑道:“哦,我转了一圈,没找到……”
方离无奈的笑了笑,道:“在……”
方离正要说话,却瞥见前方路口拐过来一个人,定睛一看,却是余火莲。只见他身后跟着几个捕快侍卫,方离心道:从这条街走,怕是正要回开封府吧。
方离见他越走越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她很想向他笑一笑,很想走过去和他说话,问他公务是不是很繁忙,有什么她能帮忙的。但她记得余火莲曾说,他们只能偷偷在一起,偷偷的——他们只有晚上的湖边之约,仅此而已。
方离没办法,只好又把抬起的头低了下来,面容有些难以掩饰的憔悴。
陈萧正待听她回答,没想到却没了后语,转头一看,与自己并肩而行的方离头正沉沉低着,面色有些苍白,双手紧紧拽着衣裙,捏出了一串褶皱。
陈萧以为她身体不舒服,忙揽过她的肩膀,关切的问道:“小离,你怎么了?”
不想,这一声小离,真真切切的落入了余火莲的耳中。
见到这偕行的两人,余火莲本来打算形同陌路,不看一眼,不说一句话,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擦肩而过,才不会被人发现,惹人闲语。他心中明了,他和方离的事,若是传到方大人的耳朵里,恐怕不会善终。
只是与他们交错之时,这一声小离,却着着实实的砸在了他心头。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今早怎么会从方家出来,还这么亲密的叫她……还揽着她的肩?!
小离呢,为什么不推开他?又为什么要低着头不敢看我?还很紧张的样子,难道?……难道?
余火莲一阵遐想,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哪知,已经从他身边走过的方离又柔声说道:“萧哥哥,我没事。”
**********************************
深夜,湖边。
余火莲坐在大石头上,远远的见方离走了过来,却反常的没有像平日那般兴奋的站起来迎过去。他心中还在想着他不敢置信却是亲眼所见亲耳听闻的那些事。
想着那声“小离”还有那句“萧哥哥”,想着谁把手臂搭在了谁的肩上,谁低着头不敢看他,谁又在关切的问着,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余火莲感到自己全身似是僵硬得麻木了,动弹不得,只是呆坐着望着她满面笑容的渐渐走近。
方离见他眼神空洞,若有所思的模样,上前扶着他的肩,笑道:“火莲,你在想什么?”
余火莲这才回过神,忙收敛自己的情绪,“没什么,”他拉着小离坐在石头上,发现小离手里握着个青蓝色的洞箫。
方离看得他的神色,拿起手中的箫吹了一段曲子。
箫声绵绵,委婉动听,流畅抒情,那种柔和深韵的音色和节奏似乎正好与身边这汪静波湖水相映成章。
不期,声音忽然断了下来,方离皱了皱眉,低喃道:“这一段,我总是不知道怎么衔接,看来还要再向萧哥哥请教……”
方离的话再次触动了余火莲的心绪,“这个萧哥哥……到底是谁?”
方离听得余火莲的话语很是生硬,心中有些奇怪,道:“是陈世伯的二公子,我家的客人,”她眉眼间全是笑意,又道:“其实萧哥哥和我从小就认识了,一起玩到大的,有时候,我觉得他比我哥哥更疼爱我呢。”
方离一股脑的说完,却没发觉余火莲脸上的神情已经变了又变,“是吗?……”
“萧哥哥这名字真是没有白取,他吹箫一绝,听说,他的箫声曾经引来了山林群鸟合鸣呢。我会吹箫,都是他教的。我手中这只箫,是他这次回京专门带来送给我的。
“萧哥哥还会带兵打仗,他读过好多兵书,统率岳州军务,常常和我爹,和圣上讨论边境战事。
“萧哥哥说,他想要做边关的大将军,想要浴血沙场,安定城邦,让百姓安居乐业。
“他还……
“好了!”余火莲再听不下去,忽然愤愤的站起身,冷冷的道,“听你这么说,他简直优秀得犹如人中龙凤!”
“火莲,你怎么了?”察觉到他神色间的怪异,方离顿了顿,忽而诧异的道,“你……你不会以为我对他……”
本来余火莲不想提到这么敏感的问题上来,但是方离既然都说到了,他心中的火气便再难掩, “难道不是吗?”
“你……你怎么可以这样想我?”
“那你要我怎么想?我看见你们白日在大街上亲亲我我的抱在一起,我看见你们傍晚在方家的庭院里一个悠悠吹箫一个凝神倾听,简直是郎有情妾有意,我看见……”
“够了!”方离道,“火莲,不是,不是你想的那样!”
“那是怎样?啊?那是怎样?……日共嬉戏,夜共笙歌?难道不是青梅竹马,天生一对?”
“不是……”方离双眼含泪.
“我无能!……我不会吹箫引来飞禽闻乐!我没有和你爹讨论过边疆战事!我也没有安定城邦那么远大的抱负!你欣赏的这些,我都没有!!”
“火莲,你在说什么啊……你相信我,我没这个意思……”
“你要我如何相信你?!你满口萧哥哥萧哥哥叫得这么亲密,你要我怎么相信你?!”
“你怎么这样……”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后悔和我在一起,你尽可以离开去找他!去找你英明神武的萧哥哥!我绝不拦你!!”
“为什么?!”方离听得心中纠痛,终于忍不住泪如泉涌,“我愿意全心全意的相信你,我愿意不问情由不顾礼教的和你深夜约见,你为什么就不愿意全心全意的相信我呢?甚至怀疑我说的话!!……你太让我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