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罗祖(1 / 1)
话说有个叫罗祖的人,大概是即墨县人,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当然长大了以后也不算不贫寒。
军队里要招募新兵,罗祖这整个家族中应该派出一名壮丁去北部边境戍守,于是就把罗祖派去了。
于是罗祖和他的妻子去了北方,罗祖在北部边境驻守了好几年,有了一个儿子。
但士兵的生活仍然很穷苦,军队发的那点钱不够三个人吃的。罗祖有个朋友李某,这个人会赚钱,而且现在有的是钱。
罗祖去找这个人借钱,这人倒是十分慷慨的给了他不少,还说以后要是一家人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去找他。
罗祖在那里驻守非常认真,从来不偷懒,于是驻防的守备官非常看重他,对他的待遇非常优厚。
后来这个守备官升迁到陕西担任参将,那个地方比边境的地方条件要好不少,就想要带着罗祖一块去那里。
路途遥远而且是赶着要去那上任,罗祖想带上妻子和儿子就不太可能了,放在这里又不放心。
后来罗祖想到了朋友李某,于是就把妻子和儿子托付给他的朋友李某照顾,然后就出发向西去陕西了。
从那时以后三年没有得到回家的机会。正赶上参将想要去北部边塞送信,罗祖自己去找参将说请让自己去送信顺便看望妻子和儿子,参将同意了他的请求。
罗祖去北部边塞送信经过了家,发现妻子和儿子都没有病而且身体很好,非常高兴。
但看到床下有男子留下的鞋,心里起了疑心,怀疑那朋友和妻子通奸。
过了一会到朋友李某的家里对他这些年对家人的照顾表示感谢,李某非常热情的拿出酒水来招待。
妻子又说李某的恩德情义,罗祖因此感激不尽,但心里却仍然不放心。
第二天罗祖对妻子说:“我要把主帅的信送出去,到晚上也不能回来,不用等我了。”于是他出门骑上马就离开了,为了让自己不再起疑心就想着晚上回来一趟。
于是罗祖赶紧把信送到北部边塞去,然后又很快赶了回来,这时才刚晚上一更之后。
他在家附近下马了,然后走到家门口,走路的声音几乎没有,屋里的人是肯定没有注意到。
这时他好像听到妻子正在和李某说话,然后又想起白天床底下放着男子的鞋,觉得这件事肯定有问题。
待了一会里面声音都消失了,罗祖悄悄潜入到家里面,正好发现妻子和姓李的正躺在床上小声说话,于是他愤怒到了极点,打破房门就冲了进去。
妻子和姓李的吓了一跳,发现是罗祖冲了进来,然后他们害怕的要死,趴在地上爬着到了罗祖边上求罗祖把他们杀掉算了。
罗祖抽出刀来正想挥刀砍下去,不过又觉得杀了他们也没什么用,犹豫了一会又把刀放入刀鞘对姓李的说:“我本来还以为你是很有人品的好人,才把家人托付给你,现在竟然干出这种不是人干的事情,杀了你都嫌弄脏我的刀!我就今天和你约定:以后我的妻子归你了,军籍中的那个
“罗祖”的姓名也由你充当,马匹和器械全都在这里,我走了。”于是罗祖离开了家。
罗祖从此以后隐姓埋名,没什么人知道他的下落,大概是四处云游去了。
姓李的和罗祖的妻子通奸这件事同乡们也不知道,罗祖也没有跟别人说起过,军队中少了一个人也不会去找他,也就算他逃跑了,所以这事真就跟没发生过一样了。
后来有几个熟悉罗祖的人察觉到罗祖好像下落不明,就四处打探罗祖的消息。
姓李的怕事情泄露出去,自己也有的是钱,干脆花钱收买他们,然后直接告诉他们罗祖已经死了。
罗祖这几个朋友都不是什么高尚的人,于是就真的相信姓李的了。直到罗祖的儿子长大成人以后,觉得这事有问题,于是姓李的又花钱收买罗祖的儿子,罗祖的儿子于是知道了这个姓李的好像很有钱,又不是自己亲生父亲,于是把这件事告到了官府,其实主要是处心积虑想要自己独吞姓李的那些财产。
官府因为没有证据没法直接给姓李的和罗祖的妻子定罪,罗祖的儿子就把姓李的给自己的钱都给了官府,于是官府以罗祖失踪为理由判断姓李的和罗祖的妻子因为通奸而杀了罗祖,就把这两个人杀掉了。
于是罗祖的儿子得到了利益。其他人们知道了这件事,还非常同情罗祖的儿子,给罗祖的儿子各种帮助,却不知道罗祖的儿子已经因此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产而且正因此高兴着。
此后石匣营附近有一个樵夫进了山,看见一个道士坐在山洞里,这位道士从来没有向任何人索求过食物。
众人认为这个人很奇怪,就都把粮食送给他供给他食用。后来有的人认识罗祖的,说这个道士就是罗祖。
大家赠送给他的东西装满了整个山洞,罗祖始终没有吃过一口,看他的意思好像是厌倦了世俗的吵闹,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来山洞的人就渐渐少了。
又过了几年,山洞外面的蓬蒿长得茂盛得成了树林的样子。有的人偷偷的进去窥视罗祖,却发现罗祖连坐的地方都一点没有移动。
又过了很多时日,有人再去前往山洞窥探罗祖,看见他在山间游走,但是一接近他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再回到山洞去看,看到他的衣服上蒙的尘土和过去的一摸一样。这就更加的使人们感到奇怪了。
再过很多天去山洞看罗祖,他的鼻涕都能垂下来了,发现他坐在那里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
当地的人们为他建立了一座庙,每年三月期间,前来参拜敬奉香火的人在道上连绵不断。
后来罗祖的儿子前来,人们都尊称他为小罗祖,香火的收入全都归他所有。
于是最后所有的事就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