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 > 第160章

第160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我的表弟会捉鬼捉妖 腹黑宝宝嚣张娘亲 最佳初恋 特工有毒 契约媳夫不好当 [Mike X 姜希宇] 如果阳光 [火影]白鸟瞳与卡卡西 (猎人同人)旁观 骄妻夜行 逆袭天下凤不可挡

如同盟国不允许保护天皇制度,那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会场上一片沉默。最后,裕仁天皇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下令起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音,准备在第二天用广播播出。

天皇广播投降诏

日本投降的过程是险象环生。主战派的一伙少壮侍卫军官得知天皇决定投降的消息,决定发动政变。这天晚上,他们闯入皇宫,四处搜寻,企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阻止向全国广播。警卫部队很快镇压了这次叛乱,投降诏书立即在电台播出: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损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以为万世开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

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

一百多年来,日本国民头一次在广播中听到了天皇陛下的“玉音”,却是一份投降诏书!看到大势已去,主战派头子阿南惟几在官邸剖腹自杀。

8月28日,美国空军的飞机在东京机场降落。大批英、美军队开始在日本海岸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

9月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晴空万里,碧波无垠。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迎来了一个庄严的时刻。9时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历时六年零一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第八章 尘埃落定受审判(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战争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除了它的结束。

——题记

01.德国反思很彻底

如何处理战犯

随着日本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宏大战争与以往不同,它不是恃强凌弱、以暴制暴那么简单,这场战争具有崇高的正义性。同时,战败的德、意、日也不是单纯使用暴力,而是有着丰富的理论做基础: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首创法西斯主义,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和日本军国主义者都使之丰富并各自加以发展,深入国民内心。这三个国家的人民或是深信自己高人一等,或是相信自己能代表国家征服世界,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所以,这场战争结束时,该用什么方式对待那些挑起战争的罪犯,是对人类集体智慧的考验。

欧战结束时,关于如何处理罪孽深重的纳粹分子,在同盟国内部曾引起激烈争论。苏联人认为,所有穿过纳粹制服的德国人都应该枪毙,至少应该让他们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至于党卫军,活埋也许是个好办法。甚至连法治传统悠久的英国,也建议把纳粹德国的主要战犯不经审判就处死。英国政府认为,这些人在策划发动二战时,就给自己签发了有罪判决书并送达了死刑执行令。

但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特·杰克逊坚持必须举行一次公开、公平、公正的审判。他指出:“如果你们认为战胜者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处死一个人的话,那么,法庭和审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将对法律丧失信仰和尊重,因为法庭建立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让人服罪。”争论到最后,这位雄辩的法官胜利了,主张进行公开、公平、公正审判的人赢得了胜利。人们相信,以暴制暴是没有尽头的,用法律让罪人服罪,培育公平正义,以理性巩固和平,或许更为有效。

根据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讨论通过的《关于希特勒分子对其所犯罪行责任问题的宣言》,战犯“将被解回犯罪地点,由他们所曾迫害的人民予以审判”。

1945年2月,德意志帝国即将崩溃,雅尔塔会议公报中重申要公正而迅速地惩办一切战争罪犯的宗旨。

1945年7月至8月,欧战结束后,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会议议定书》中包括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的条款,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随之诞生。

又在纽伦堡碰头

审判纳粹战犯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的时间,距离二战结束只有短短的六个月。当时的德国,纳粹虽已战败,但民众尚未从十几年的精神管制和理论荼毒中清醒过来。许多纳粹党死硬分子隐藏在人海中,仍蠢蠢欲动,企图东山再起。纳粹的精神遗毒仍闪烁在德国儿童不服输的眼神中,隐藏在一些德国民众的思想意识中,或者披上了民族主义的外衣。普通的德国士兵认为,自己虽然参与了战争,但只是作为一名德国公民履行自己保卫祖国的义务而已,不是犯罪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在法庭展示犯罪证据,辩论是非问题,进行公正判决,更能澄清事实,辨明罪恶。

1945年11月20日上午10时,三组辩护律师相继走出电梯,鱼贯进入精心准备的国际法庭——纽伦堡600号大厅。这里曾是纳粹党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地方,把它作为审判现场大有深意。

纽伦堡是中世纪多位德意志皇帝诞生和居住的城市,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同时也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直辖的中心城市之一。正因如此,纳粹党企图借助纽伦堡的历史传统,为自己抹上一层虚伪的金色。1933年,希特勒把纽伦堡定为“纳粹党代会会址”,每年都有50万纳粹党员从德国各地来到纽伦堡,可谓风光无限。臭名昭著的反犹太纽伦堡法案就是在此出炉的,掀起了种族清洗的腥风血雨。

曾有个笑话,一个孩子介绍自己的家庭:“我爸爸是冲锋队员,我大哥是党卫军,我二哥加入了希特勒少年团,我妈妈是国社党妇女联合会成员,而我加入了德国少女同盟。”旁人问:“是这样呀,那么你们在这么多的工作中还能见面吗?”孩子回答说:“噢,当然啦,我们每年都能在纽伦堡党代会上碰头。”

现在,那些经常参加党代会的人果然又在纽伦堡碰头了。不过,他们是作为战犯,出现在被告席上。在审判席上,四位来自不同战胜国的法官端坐在那里。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法官都身穿黑色长袍,而苏联的法官身穿褐色军装。法庭内,厚重的灰色丝绒窗帘垂下来,遮住了纽伦堡深秋的天际,一排排木头长凳被漆成深木色。法庭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气氛,正如杰克逊法官所描述的——忧郁的庄严。

21名纳粹德国被告坐在被告席上。旁听席上挤满了人,250名记者在现场飞快地记着笔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场审判。

随口吐真言

纽伦堡审判开始之前,希特勒和另外几名纳粹高级头目自杀的自杀、失踪的失踪,到了开庭的时间,被同盟国认定的23名战犯中,剩下21人接受审判。其中有1人患重病,不能到庭,最后有20人坐上了被告席。

开庭后,由首席检察官、美国大法官杰克逊首先宣读总起诉书。

杰克逊大法官的法庭陈词堪称历史上最重要的陈词之一。第二天早上,他的陈词就出现在全世界各地的报纸上。他说:“我们力图审判的这些罪恶,曾是被精心策划的,是极端恶毒的,是充满破坏性的,人类文明无法容忍它们被忽视而不接受审判,更无法容忍他们卷土重来。”

杰克逊宣读的起诉书中证据确凿,因为被怀疑携带“布尔什维克传单”,3000名犹太人被集体杀害;他还引用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报道,盖世太保血洗华沙的一个犹太区时,把数不清的犹太人赶到简陋的小屋子里和下水道里,然后实施爆炸。

紧接着,英、法、苏等国起诉代表陆续发言,起诉书中所罗列的事实,是坐在旁听席上的人们闻所未闻的,令人不寒而栗。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