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瓦岗聚义(4)(1 / 1)
不一会儿,两位跃上营楼,罗士信大喝一声,拔出腰刀扫开一片空当,而那位仁兄也不帮把手,却转身直扑对方旗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夺营先夺旗!究其原因,三军之战,夺气为先。这跟踢馆的先砸人招牌的道理是一样的。
奔到旗杆之下,这位仁兄一把扯下对方军旗。
一边被冲上来的愣头小子猛砍,一面军旗都被拔了,大家的感觉像是底裤被扒了一样。整个大营人心涣散,顿时无组织无纪律地四下逃散。
紧闭的营门打开了。
现在,是时候介绍这位夺旗勇士,其实也不用多做介绍,此人正是传说中人称“小孟尝”的山东好汉秦叔宝。
秦叔宝,历城人,演义里,他是高级将领之后,地方志里记载他跟以后同他一起客串门神的尉迟敬德一样是打铁的。但又据出土的墓志铭表明他家以前也是做官的。众说纷纭,不去管他,因为英雄是不论出身的。
跟罗士信这位沙场新丁不同,秦叔宝是一名职业军人。很早以前,他就是一员隋将,早些年还去辽东征过高句丽。多年的征战使他比罗士信多了一分成熟与稳重。
打开营门之后,秦叔宝立刻下了一个命令:“放火烧营!”
正撒开步追张须陀的卢明月见到自家营寨中三十多道烟火腾空而起时,没忘了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中计了!”
卢明月拨马就回,大概老婆孩子以及这些年打拼下来的家产就在营中吧。
冲回来后,等待他的是刚热完身的秦叔宝跟罗士信,没多久,张须陀杀一个回马枪,出现在后方。
卢明月大败而逃,十多万的兵马只剩下数百骑向南逃去,能成功脱逃已经算是祖上积德。
顺便说一句,这位卢明月倒是非常顽强,跑到南方之后,又拉起了一支队伍,据记载兵数达四十万之众,还搞了个封号叫“无上王”,但不幸的是,南方也不是好混的,在那里,有一个比张须陀下手还狠的人。
知人善用,足智多谋,为人仁义,英勇无双,这样的张须陀实在是山东义军的噩梦。
翟头领同样有恐张症,张须陀因为剿匪得力,被杨广提拔为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剿匪总司令),翟让的瓦岗也在他的征讨范围。有空时,张须陀也会来找翟让的麻烦,相互交战三十多回,翟让还没开过和。
翟头领平常打个劫,抢点粮食,乡下的派出所他是不惧的,可现在惊动了野战军前来围剿,着实让人胆战心惊。
翟让马上跟李密讲起了张须陀的那些恐怖的战绩,惊慌之下,翟让忘了李密这些年就在山东这块游荡,不可能没听过张须陀的名字。
最近,隋朝政府搞了一次调动,将张须陀从齐郡调到了荥阳,很明显,这是为了保证东都洛阳的安全,也不知道翟让这个老大是怎么当的,出兵之前也不踩个点。
而李密应该知道这个调动的,事实上,李密来到荥阳,不是为了粮食,不是为了基地,正是为了等待张须陀。
李密不但知道张须陀,他甚至比任何一位义军头领都了解张须陀。
行走于各地义军处时,他见过那些头领谈张色变的表情,那时,他就知道,要真的征服这些山头,成为他们的领袖,就必须要击败这位隋朝大将。
过人的口才也罢,诱人的前景也罢,最有说服力的只有实力。
张须陀,你将荣幸地成为第一个被我击败的人,一个必须要击败的人。
翟头领不幸成为了李密的诱饵,此时,他急得团团转,搞不好,要扯块白布出去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