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李子,谁道许!(11)(1 / 1)
咱们干的就是打家劫舍的勾当,不抢老乡我们吃什么?
正当准备给徐世勣上一下生存课,翟让忽又收起嘲弄的笑容,开始认真打量起眼前的少年来。
徐世勣给翟让指出了一条河流,一条特殊的河流,它是由人工开凿而成的河流,是一条流淌着财富、生机与希望的河流。
那是连贯东西,纵横南北,传递文明的京杭大运河。
“宋郑素来是商旅会集之地,运输物资的御河就在境内,河上船只来往不绝,只要劫取这些货船,就足以供应瓦岗寨。”
是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旁边就放着一条大运河,还进村打什么地主,抓什么老母鸡!
这一段话彻底改变了瓦岗的运营模式。
翟让马上采纳了这个建议,调整了作业方向,运河之上,商船官船天天都有,当然,商船是不应该抢的,做生意也不容易,但官船就不抢白不抢了。
从此以后,瓦岗寨算是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但所得不仅仅只有这些。
翟让惊喜地发现,在运河之上,除了粮食、布匹外,还有一种稀缺的战争资源:战马。
上等的战马!
此时,杨广陛下已经把办公地点搬到了江都扬州,过上了“我梦江南好”的日子,当然,江南虽好,却不是产马地,战马还需要从西北的马场运过去。
现在,这些马就算杨广陛下友情赞助瓦岗寨了,有了这些马,瓦岗寨组织起一支强有力的骑兵,专门跟隋朝政府对着干,也算是取之于官,用之于官吧。
瓦岗寨是一个和谐的团队,单雄信是翟让的朋友,而徐世勣也融入了这个团队。
徐世勣患有相当严重的英雄相惜情结,自己虽然才华满腹,但见到有能力的人仍然禁不住赞叹。在瓦岗,他很快被单雄信的勇猛所折服,并与单雄信结拜为兄弟,许下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从后面的事情来看,对义气的理解,徐世勣跟单雄信并不相同。
在瓦岗,翟让统筹,单雄信冲锋陷阵,徐世勣出谋划策,三人分工明确,团结互助。这是一个有效率的造反班子。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瓦岗会成为地区的最强者,但再往下,就无法看到前景,因为这支队伍缺少造反最重要的东西。
要想走得更远,就得看得更远,没有远大的理想,智慧与英勇依然无济于事。
当然,等五星级造反规划师李密到来,就将补齐这个短板,从而改变瓦岗军的一切。
对于瓦岗,是福还是祸?
没有人可以预知祸福,大概只能听天由命吧。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瓦岗的草莽时代结束了,新的一页即将揭开。
李密已经大踏步朝瓦岗而来。
【蒲泽配】
来瓦岗之前,李密是吃了送行酒的。
郝孝德良心发现,亲自送李密下山,在山下某酒馆包了场子请李密吃饭,还友情赠送良驹一匹,大概是怕李密走不动,又折回来吧。
吃饱喝足,李密终于要上路了。郝孝德松了一口气,总算送走李密这个瘟神。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郝孝德始料不及的事情。
数十个人站了起来,朝郝孝德拱手,表示抱歉,自己要追随李密而去。
望着离开的部下,郝孝德第一次意识到,李密这个人身上一定藏着什么巨大的吸引力。
我们得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可能身无长技,但却具有特别的魅力,让人放松警惕,相信他,追随他。正如有人是水,可以流经四海,有人是海,可以收纳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