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隋唐不演义 > 第二章 桃李子,谁道许!(4)

第二章 桃李子,谁道许!(4)(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修仙成魔 终极战争 第一女仙 瓷性人生 野店 都市之浩然正气 英雄联盟之巅峰王者 疯狂的战神 吞噬天地 网游之骑士传说

深究其原因,估计能写出一长篇大论,但中国人素来有智慧,重简洁,一句话便可以解释其原因——官逼民反。

当家里最后一粒米被抢走,最后一位壮丁被拉走,眼前是无尽的徭役,再也无法看到生存的希望时,造反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是为,官逼民反。

具体到隋末,我们需要介绍三位皇帝。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历史上有一对父子先后登上皇位,两位皇帝在位的三十九年期间,没有修大型标志性建筑(宫殿),不搞大型庆典(比如泰山封禅),不致力于扩大国家财政收入,也不开疆拓土。对待外敌入侵,坚持只防守不主动进攻的政策,就连视察地方这样的工作也不常干(比如北巡、下江南什么的)。按某种标准来说,可谓占着帝位不干事。

第三位皇帝显然要努力得多,登基才三个月,就开工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大运河之通济渠段。

第二年,皇帝陛下开始修建东都洛阳,与此同时,又上马了显仁宫项目以及邗沟整修工程,并大力发展造船业,营造大小各类船只数万艘。在边境对契丹用兵,取得大胜。

第三年,在保障各项工程顺利进展的情况下,在东都长安举办了大型文艺杂技音乐博览会。

第四年,皇帝陛下不辞辛劳,亲自北巡,陪同人员如下:后宫佳丽成群,文武百官一堆,士兵五十万,马十万匹。视察结束后,皇帝陛下当即拍板修长城,并在回来的途中,决定在太原开工另一重点工程:修晋阳宫。

第五年一开春,大运河永济渠段开工建设,同年,皇帝陛下北巡,检查长城修建情况。并于年底在东都举办了一届成功的鹰师大联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用工情况紧缺,皇帝陛下急中生智,发挥妇女同志能顶半边天的特性,号召广大妇女同志爱工装不爱红装,积极上工地挣工分去。

第六年,在国内大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皇帝陛下积极开展对外军事行动,大败不服管理的吐谷浑,使帝国触角直抵西域,史家公认,帝国之盛,极于此矣。

第七年,皇帝陛下在东都召开藩国大联欢,并对拒不到场参加的海岛属国流求用兵,克之!

第八年,积极开展军备,广招兵,深积粮,准备对高句丽用兵。

第九年,皇帝陛下亲率二百万大军(实数一百多万,算民工要超二百万)进攻高句丽。

第十年,再征高句丽,如果不是杨玄感突然造反,说不定已经拿下高句丽。

第十一年,三征高句丽。

跟前面两位无所作为的皇帝相比,这位皇帝可谓勤劳勇敢,政绩卓著。但熟悉历史的大概也猜出来了,前面两位皇帝是汉文帝跟汉景帝。而后面这位皇帝,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杨广。

汉代文景两朝统治期间,国泰民安,被世人称为“文景之治”。杨广统治的隋朝被认为跟秦末一样的暴政,杨广的名字也常常跟夏桀商纣等著名暴君联系在一起,成为后来者的反面教材。

这说明,皇帝也分无作为的好皇帝跟有作为的坏皇帝。

借用教科书的话,杨广对内穷奢极欲,对外穷兵黩武,虽然也干了不少好事(修长城运河),但不惜民力,把百姓逼上了梁山。古往今来,挑战百姓忍受力极限的帝王中,杨广称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地一百八十路起义军中,除了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军外,还有四十多起地主武装,可见杨广实在生猛,除了把农民逼上梁山外,硬把地主都逼得要跳墙。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