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桥头镇(1 / 1)
天色尚早,晨曦轻柔地笼罩桥头镇上最好的茶馆。作为漓山脚下的小镇,又被漓江横穿,来来往往的人群自是不少。时已入秋,光景宜人得紧。然而茶馆内一位貌美女子却俏脸含煞,明显辜负了这好一派晨光。
“你的意思是你迷路迷了小半个月才摸爬滚打找到桥头镇但是镇上人对你多有防备所以你同情心大发为他们解决了山贼问题找回了失踪人口然而没过多久你成了失踪人口于是这位,”她目光不善地向静坐一旁品茶的玄衣公子扫去一眼,似乎有些咬牙切齿地挤出“萧公子”三个字,然后接着重新死死盯着面前的紫衣公子,“去找你没想到不但没把你救了出来还把他自己给搭了进去后来你们设计脱困途中失散结果山贼围住了这位公子所幸他精于五行八卦故而未被抓住只是被困最后你好不容易找到贼人的老巢救出他……”深深的换了口气:“我说的对不?”
“对。可是……”话未说完就被女子打断。
“那么,剩下的时间里你在干什么?恩?”
看着面前笑得无比“温柔”的女子,紫衣公子目光闪烁:“佛曰:不可说,不……”
“故弄玄虚!说!你到底是忘了还是忘了还是忘了?!”
“……”
“你知不知道你没消息的一个多月有人一直在担心你?”
“……雨华,没想到你这么关心我。我真是太感动了……”
“我说的是洛舒!”
“……”
这桌上是腥风血雨,而临桌二人却打定主意将和平进行到底。那玄衣的萧公子与青衫的洛舒对坐着,各自捧着白瓷茶杯细细品味。晨光公平地洒在二人身上,却流露出完全不同的意味——冷静沉默和温文尔雅。好一番岁月静好的光景,不知将装点多少深闺少女的梦境。
“这次真是多谢萧公子了。”茶杯被轻轻放下,洛舒率先开口道。
“萧墨只是尽萧墨所能罢了。”萧墨淡淡道。
“萧公子客气了。今次若无公子的聪明才智,陌归必定凶多吉少。”
“我则没这么差吧……不就是大意了一点……”感受到另外三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他身上,秋陌归立马转换话题:“呃,萧墨啊,你那五行八卦之术能不能教教我?”
“萧墨只是一介草民,疏于经、书。只是自幼对着这奇门异术颇有兴趣,又有幸得高人指点,略通皮毛而言。岂敢班门弄斧。”
“萧公子过谦了。未能多准备的临时阵法,便困了贼人足有五日,实令洛某叹服。”
“哪里哪里,洛公子说笑了。在下为布此阵已是殚精竭虑,实不及公子多矣。所幸贼人中未有懂阵法之人,再则贼人听闻我二人出逃,心下急躁,方给萧墨制造了机会。此般想来,实乃侥幸。”
“萧公子……”
眼看着这话题又被带往一个神奇的地方,终于受不了他们二人公子来公子去的谢雨华毫无耐心的拍了桌子。虽然她更想的是掀桌子,但是顾及形象还是算了。
只可惜拍得太努力,响亮的声音极为刺耳。
于是两人目光齐齐聚在她身上,外加秋陌归敬佩而同情的眼神。
两人同时说道:
“谢姑娘(雨华)……疼不疼?”
秋陌归一口茶喷了出来。
寻秋萧二人倒是出乎意料的容易——弄出那么大事件,也足够镇上的人谈论个十天半个月。谢雨华用几个铜板就从一个小乞儿口中得知有两个陌生人三月前来到镇上。
“其中一个不大说话,另一个带着把剑。那么俊俏的人,啧啧,我小三儿还真没怎么见过……不过您这位郎君也是一表人才啊!哎呦呦,小的失言,小的失言。”
“您问他二人的所在?这个小三儿可不清楚……哎,公子真是宅心仁厚。依小三儿看啊,二位不如去镇里茶馆瞧瞧。”
茶馆内人迹寥寥,越发显得他们几人喧闹,惹得店小二并着几个客官频频向这边看来。谢雨华正准备瞪回去,眼光一斜瞟到洛舒蹙起的眉头,只好硬生生将一句还未说出口的“看什么看”咽了回去。
秋陌归摇着不知道哪儿弄来的折扇,啧了两声。
然而奇怪的是谢雨华却破天荒地没有对他怒目而视,反而把头扭到一边。
秋陌归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索性便将这个问题抛在一边,转移了话题:“你们来干什么?”
不过这话题转移的可不太高明。
“几个月得不到消息,某人担心了呗。”谢雨华冷笑道。
被提到的某人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抬眼笑道:“不介绍介绍?”
“你不是……哦,你们俩都认识就算了。雨华,来,这位是萧墨。萧墨,这位是谢雨华。”一边儿说,一边儿拉拉谢雨华,却在看到她表情时感到事情有些不对。
萧墨看着满脸不待见的谢雨华,一直略显冷漠的唇角勾起了一抹笑意:“谢姑娘,别来无恙。”
“你们认识?”秋陌归问道。
洛舒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明显这二人之间有事情,而且还可能是过节,然后他这一问……不过若想知这背后的故事,问上一问确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
“不认识。”谢雨华矢口否认。
“做过次生意。”萧墨简略道。
区区一次生意,能有这效果?眼见萧墨闭口不再多言,秋陌归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谢雨华。
最终她不情不愿道:“荷夕走前给她买了几个发簪玉镯,他就要十两银子!这个奸商!”
“啊,好像确实贵了点……”
“几个?”萧墨重重地重复了一遍。
“顺便给自己也买了几个……不过那也太贵了!”
“手工制作,质量保证,小本生意,盖不还价。”
“你!奸商!”
“谢姑娘谬赞了。”无论她说什么,对方却是一如既往的淡定,“萧墨犹在学习。”
或许她一开始就不应该开始这个话题,谢雨华在心中叹了口气,她从来没说赢过他,无论是砍价还是其他。
这几日,众人皆留在桥头镇。秋陌归还有些事务要处理,叫了洛舒帮他。于是便留下谢萧二人。
那次生意谢雨华吃了亏,故而初见时对萧墨有些不待见,但她一时之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再加上这几日漓山之游,多有萧墨的帮助——依其性子也难有什么精彩的解说,然而言简意赅的介绍却更为实在。她也并非那般斤斤计较之人。只当是发了一回儿善心,之后便饶有兴趣地跟着萧墨在附近游荡。
船到桥头自然直。桥头镇位于漓江之上,倒是充分地利用其便利。长长短短的支流如同蜘蛛网一样将全镇覆盖,五形五色的桥梁则构建了另一种织网,大大小小的船只则是在经纬线间穿梭的梭子,编织着人们朴实的生活。到处是忙忙碌碌的艄公,或沿着或溯着流淌的血脉行进,在这里水路代替了陆路,除了漓江主干,摆渡人倒是少见。漓江将全镇分为东西两部分,唯有天气晴好时才会有人渡江。听说也曾有人挑战这一众人心照不宣的习惯,不过太过久远,能流传下来的,只剩了一首《箜篌引》。她还特地去听了听。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听罢,亦跟着众人摇头叹了几句。
经历过了时间的打磨,曾经撕心裂肺的痛楚只剩下了这一星半点的叹息。然后人们回复到平淡而熟悉的生活,将那些曾经淡忘。就算是有那么一两个人洒下几滴眼泪、不忍忘却,那些记忆也终将会被打磨得面目全非。
无论发生了什么,生活还得继续。
而漓山是另一个好去处。桥头镇位于山麓,倒还真是依山傍水。曾经也是旅客游玩的好地方。然而年前,许是看中了此山的便利,有伙山贼占山为王,对小镇居民诸多骚扰。如今事情已经解决了,她二人方才得以一览眼福。
峰顶止风亭,石栈一线天,无不是极好的。漓山虽不是五岳之一,其造化之神奇倒未必就输于北方回雁峰。其中最让谢雨华惊叹的,是东面的峭壁千刃。像是一个人的手臂被硬生生斩断,留下的断面平整得出奇。此崖险极,恰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感,九成以上近者皆战栗、不敢视,而余下不足一成的人,除了勇者便是莽夫。
她以为这漓山桥头镇只是她偶尔的停留,却不曾料想到之后这里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