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医疗纠纷(1 / 1)
“但不管怎么样,我以后也不可能再这样毫无保留地相信友情了。”郭雨佳喝了几口水,又继续说:“其实,这其间还有一个插曲,给了陈瑾可乘之机。”
“我同意和刘遥继续交往后,刘遥妈妈约见了我一次,先提出了几个要求,一是希望我以后不要做翻译工作,改为做老师,方便照顾刘遥的生活和以后管孩子;二是结婚后尽快要孩子,三是把刘遥的事业放在首位,要牺牲自己的事业支持他。”
“这样重大的问题我肯定不能直接答应,于是我就说要回去再考虑一下,我思想上左摇右摆的时候,当然与陈瑾诉说,结果她马上钻了这个空子,与刘遥上床后就表态会按刘遥妈妈的意见做。刘遥的妈妈立刻就接受了她,反过来给刘遥施压,于是他们就走到了一起。”
“也许,我答应刘遥妈妈的要求,就不会被陈瑾插足,但是我又心有不甘,我学的是外语专业,而不是师范专业,再说我现在才二十五岁,总想再过几年逍遥的日子再要孩子,还有我也想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而且如果我早早放弃了自我,当我成为黄脸婆时,如果刘遥再变心,我该怎么办?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呢?”
“我和刘遥的婚姻解体,表面上因为外遇,其实更深刻的冲突也是这一点,就是没有外遇的事,我们迟早也会分手。”文清理解,“刘遥妈妈一定是怕刘遥再次遇到像我的儿媳,才要先对你说明。”
文清已经同刘遥离婚了,她对于刘遥妈妈这些要求的态度不言而喻,郭雨佳笑笑说:“我没有你这样坚决,一方面我想有自己的追求,另一方面我也有妥协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一次我遇到了人生中最重大的问题,远比上一次与男友分手时要重大得多。”
“我们做翻译的,外表看着光鲜,其实苦都在里面。”郭雨佳真是来倾诉的,她又说起了工作上的不得已,“像我这样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的翻译,平时都是哪个单位有外事活动找到我们打几天工,看着给的钱不少,可是非常不稳定,再有就是做书面翻译,也都很辛苦。而且这一行知识更新很快,学外语的人又多,竞争压力也大。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就想人们都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也想不再奋斗了,就像陈瑾那样。”
“有时候就觉得当初选择专业选错了,现在我很羡慕医生的工作,当初怎么就没读医学院校呢?”
听了她的这番话,文清也苦笑起来,“你看看新闻就知道我们医生现在的工作环境有多糟了,打医生、骂医生甚至杀医生的都有。就说前几天吧,我们科里也出了一件事,一个病人手术后出现了骨髓炎,这本来是开放性骨折正常的合并症,可是家属却一直不理解,那天主任在给他们讲解病情时,就动起手来。”
“我们主任已经了六十多岁了,是享受□□津贴的知名专家,在骨科干了一辈子,正准备放下行政职务,专心带年青医生做手术呢。这一次被病人家属推得摔了一跤,他自己很伤心,我们也都很难过。”
“那后来怎么样了?”郭雨佳问。
“当时病人家属还要打人,不过我们骨科的医生都不会让主任被打,大家硬是拦住了,又找了保安,才把事情平息下来。”文清告诉郭雨佳,“你打电话时我说怕有突发事件就是指这件事。这两天,医院的保安每班都定期到我们科来察看,就怕再打起来。”
“那你被打过吗?”
“我还没被打过,但也被人骂过或者威胁过。”
“原来干哪一行都不容易呀!”
两人说着话,就听走廊里面声音嘈杂起来,文清说:“你看,肯定又是这个病人的家属,我得出去看看。”
文清走前又告诉郭雨佳,“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你要是回去直接走就可以,不必等我。”
“我先等等你。”
“好,你可以打开电脑上网消磨时间。”
文清到了走廊,就听到并发骨髓炎的那个病人的家属在大声嚷着,“病人发着烧,又痛得直叫,你们还是没办法,要你们这些医生干什么!一个个都是废物!”
文清蹙了蹙眉,大步走向病室,值班和胡医生正在病房里,见到文清,就像见到救星一样,“文师姐,病人的体温又高了起来,疼痛也加重了。现在家属还是不同意做开窗引流术,我已经做了一次穿吸引术了,又向腔内注射了抗生素,可症状始终不缓解。”
就在病人家属的叫骂声中,文清又做了一次检查,然后她把家属叫出了病房,说:“二十五床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急性骨髓炎,炎症一直没有得到控制。现在放射线片子上显示局部骨质已经有破坏,适合做开窗引流术,并进行反复的冲洗,否则炎症很难控制,甚至会更进一步发展,现在我们需要家属配合。”
“你能保证开窗引流就一定会成功吗?”患者的母亲质问文清。
这就是问题的焦点,病人家属一定要医生保证能彻底治愈,但这是不可能的,文清只得说:“开窗引流术是目前最适合二十五床的治疗方案,也是骨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治愈率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
其实任何病的治愈率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甚至一个小小的感冒也能引起最严重的后果,可是,病人心中的期待却不是这样。
“都是你们,一个骨折也治不好,治成了骨髓炎,现在我儿子还没结婚呢,以后有了残疾,可怎么办呢!”患者的母亲说着说着就坐到了地上哭了起来,还有几个家属也虎视眈眈地盯着文清和胡医生,似乎马上就要过来打人。只是不远处,几个保安看到监控已经赶到了,他们才没有动手。
文清做为骨科少见的女医生,一直在与病人沟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能够更细腻更感性地说服病人,但与二十五床家属沟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是没有效果。
但是工作她还是要做的,文清等病人的母亲情绪稍威缓解了一些后,上前扶起她进了医生办公室,又请跟来的家属都坐下说:“阿姨,你们的心情我也能够理解,谁不希望能健健康地出院呢?可是一些开放性骨折因为伤口污染重,确实存在一些病人合并骨髓炎的现象。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积极面对,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去治疗。如果你们不同意做开窗引流术,病情只能加重,我建议你们接受,这毕竟是目前公认最有有效的治疗骨髓炎的方法。”
“那你能保证做了开窗引流术后,我儿子以后不留下任何后遗症了吗?”
问题又绕到了最初,文清不能保证,在医学上很少有绝对的事情,人体非常复杂,而个体差异又很大。况且骨髓炎的治疗又是骨科中极为难缠的一个课题。“阿姨,我保证不了,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尤其是骨髓炎的治疗。但是我可以肯定,如果你们一直坚持不做开窗引流术,病情还会恶化,那时的治疗会更棘手,甚至需要截肢。”
听到这里,病人家属再次群情激愤,“只是骨折而已,就要截肢,这像话吗?要你们医生有什么用?”
文清擦了擦汗,现在病人的家属完全不能接受病情的现实,而且非常固执,科里的人也反复做工作,尤其是管床的胡医生,每天要说上几次,但是就是没有效果。
但她还是要继续讲了下去,“骨折后并发急性骨髓炎,在医学发达的西方也是一样存在一定的比例,而且治愈率同样不是百分之一百。昨天我查了一些外文杂志,上面例举了美国一些医院的一些数据,我仔细比较了一下,我们医院的两项比率与他们相比差距并不大,而且与国内其它医院相比,我们还是领先一筹的。在二十五床的治疗上,也没有出现什么错误。”
病人家属依旧提出了一些问题,文清又耐心地回答了,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暂将他们安抚了,最后她说:“明天,我希望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病人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会是更遗憾的事。”
看着病人家属离开了,胡医生也出了一口气,“文师姐,这个病人的愈后你怎么看?”
“可能不会太理想,二十五床骨折创面极大,污染也极为严重,急性骨髓炎症状也较重,从放射线片子上看,似乎已经有多处感染。而家属又耽误了最关键的治疗时期。”
“我也这样想……,最终极有可能要截肢。”
“正是因为这样,家属反应才这样大,反过来又影响了治疗。”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骨科专业上的问题,胡医生问:“文师姐说的那一组数据在哪本杂志上?我也看一看。我感觉病人家属听到这句话后开始软化了,最后回病房商量。”
“那本杂志就在我的办公桌上,要么你跟我去取吧。”
(紫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