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至死方休(1 / 1)
雍正四年的春天来得特别的迟,今天已经是二月初七,天空依然下起鹅毛大雪,冻得人不敢出屋。
胤祥这几日又忙得不见人影,昨天晚上甚至都没有回府。坐着书桌前心神不定的我,突然很怀念21世纪,尤其是怀念CD机、音响一类的东西,再不济,有个卡带机也很好,放点音乐,甚至是听听电台节目呢,也好过现在。
握了握手中的暖炉,我甚至在计划找人打麻将了。
“王妃、王妃,大事不好了!”门外传来小太监小砚子惊慌的声音。
“咋咋呼呼成什么样子,有事慢慢说。”小碗如今已经是管事嬷嬷,瞪了小砚子一眼。
“是真的有大事,王、王妃!”
“说吧,别着急。”小砚子这孩子聪明伶俐的很,倒是时常让我想起李卫那小子,可惜已经净了身。
“刚听到外面传来消息,皇上下令囚禁胤禩于宗人府,身边只留太监二人。”小砚子一口气说完,神色紧张的看着我。
“知道了,小砚子,你下去吧。”我顿了顿,“小碗,你也下去吧,我静一静。”
小碗贴心的给我关上了门。
当屋里终于都没有人的时候,我颓然坐下,脑海中一片清明,历史不会再有什么改变了吧,我不用再自欺欺人!
我是一个身临其境的看客,受百般折磨、万般疼痛,却无能为力。
二月十八日,雍正手谕:“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胤禩之子,今胤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着即撤其黄带,交于胤祹,令其约束养赡。”
这个消息传来时,我又是一惊,我居然差点忘记还有弘时这一出。
我只好又求见皇帝。好像这些年来,这一两个月时间,倒是我求见他最多的时候了。
皇帝依然在上次见我的地方接见我,只是这次胤祥也在。
“说吧,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毓敏不知情要劝,十三弟你知情也要劝,合着就是我一个人错了?”
一看皇帝居然说出这样的气话,我被气得不知道说什么,脱口而出的就是:“得,反正您都这么说了,我还说什么?反正是您自个儿的儿子,爱咋咋的!胤祥,走!”
“你就是来气我的!”雍正此时的脸色,那是真的阴沉,平时他只是不说话的时候都有人吓得腿软,如果那些人此时看到皇帝的脸色,估计会吓得大小便失禁。但是他吓人那套在我面前从来不好使,他又不会真的把人怎么着,就是脸色难看而已。
“那我怎么样?劝你又不想听,那你还指望我说什么好听的话?”我想,如果我是皇帝,会直接拒绝求见,但是我猜,其实他也明白,如果真的拒绝,说不定我会半夜破门而入。
“毓敏!”胤祥拉着我,想劝我少说两句。
“你让她说!”雍正双手背在身后,在不大的屋子里来回踱步。
“说就说!”我挣开胤祥的手:“我知道你大发雷霆最主要是因为弘时企图对弘历不利,而且也在推波助澜的说弘历的身世。但是我想说的是,他说的也没错,弘历本来就不是你的儿子,就即便弘时有什么想法,你也应该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对他?皇上,你的做法,对弘时是不公平的!”
“毓敏,现在皇上已经为了弘历的身世很难为,你还……”胤祥企图当和事老。
“我没想过要对谁公平,我只知道怎么做才会对大清的江山有利。”雍正打断胤祥,说出他的理由。
“弘时始终是你的儿子。”
“我始终是天下人的皇帝。”
“你又怎么知道弘时以后不会是一个好皇帝?你又怎么知道弘历以后会怎么样?”
“没有人可以保证以后会怎样,但是我只能看眼前,从一贯以来的表现,弘历更适合继承大统,我不会允许任何人在这条路上设置障碍,即便这个人是我的儿子。”
“当了皇帝的人就一定会变得冷漠吗?”
“我不可能看着大清有分崩离析的危险而放任自流。换句话说,我也是在救弘时。如果让他们兄弟相争,结局不一定会比现在好!”
“但是你一定要把弑父、杀弟、害子的恶名全部集于一身么?”
“我早就说过,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既然皇阿玛把大清的江山交给我,我就不可能只顾我的父子之情而不顾天下安危。”
“屁的个春秋!春秋都是人写的!”尤其是你一心维护的弘历,以后会把你从地下气醒!
“毓敏!”
“事实就是,你们都是为大清活的,其余的什么都无所谓,只有我看不透而已。”
“或许你比我们都看得透,只不过,没有把你放到需要做决定的位置,你便可以有诸多想法!毓敏,如果,今天把你置于我的位置,你又怎么选择?你有更好的办法?既要全名声,还要维护江山社稷?你在私情与大义之间,你会选择什么?”
是呀,我会选择什么?其实,我知道,一切终归不会有什么改变。
“随便你们,我以后再也不管了!”只有我是干着急的,因为什么?因为我知道了历史?算了,随他们去吧!
我一向说到做到,从此以后真的不管了,因为,大局已定,管来有什么用?
四天之后,简亲王雅尔江阿因“专惧胤禩、苏努等悖逆之徒”,被革去亲王;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胤禩被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五月十四日,将胤禟改名为“塞思黑”;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胤禩、胤禟、胤祯等罪;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祯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禩罪状四十款,议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议胤祯罪状十四款。
后来我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天,雍正和老八,居然有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四哥,你知道我最恨你什么吗?我不恨皇阿玛把皇位传给你,认真说起来,你适合坐这个位置。但是我最受不了你事事不在乎的样子,却事事都如意!大家都是皇阿玛的儿子,你的母妃在生你之前,也不过是个宫女,但是为什么你偏偏像个上天的宠儿?除了太子,只有你由皇阿玛亲自抚养,连你的生母也水涨船高被封为贵妃,而我的生母就是辛者库贱婢!”老八早已没有了以前温润如玉的模样,但是眼前的老四,何尝不是一副日渐老去的样子?皇帝又如何?一样逃不过生老病死!
老八只是说,雍正只是听,或许,这样的谈话,对于他们来说,都很难得。可惜这样巅峰对决的场面,见证了的,只有太监高无庸。
“太子都对你青睐有加,从小到大,谁敢欺负你?你即便是从来板着一张脸,照样有人对你趋之若鹜!你哪能知道我们这些不得势力皇子的悲哀?”
“你动则指责我收买人心,你如何能体会无人理会的凄凉?老天爷厚爱你,就连一向不畏权势的毓敏,也对你维护有加。我就是不明白,你到底是哪里好?论才学你不如三哥,论人品你不如十二弟,论武功你不如十三、十四,论身份尊贵,你不如的人太多了,论为人处事,你连老九都不如,但偏偏所有人都看中你!”
“都是皇阿玛的儿子,你叫我如何甘心?”
“说完了,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事事不如别人,但是却有如此多的人厚爱我。因为我心里没有计较过我的个人得失,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了江山和黎民百姓。包括毓敏,你可以告诉老九,毓敏亲口对我说过,她一直敬我护我,是因为我的执着与真诚。我也可以告诉你,皇阿玛临终前,亲口告诉我,大清存在的问题他很清楚,只有交给我,我才可以不计身前身后名,痛下决心去整治。你说得很对,兄弟中,我从来都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是,正是因为我不优秀,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兄弟们比什么,我只想着帮着皇阿玛把江山治理好,反正我生性冷清,我不在乎名声再坏点,反正我学问不是最好的,武功也不是最好,我没有什么能挣过你们,我只能实实在在去做每一件事情。”
“我就是见不得你这样,都这个时候了,还是满嘴的仁义道德!”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没有了。”
“来人,送廉亲王。”
同年八月二十七日,胤禟因腹泻卒于保定。九月初八日,胤禩亦因呕病卒于监所。民间都认为他们是被亲哥哥毒死。
同年死去的,还有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