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海水与火焰(1 / 1)
尘埃落定,对于爱新觉罗胤禛来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开始他需要承受巨大压力和非议的惊心动魄的人生。
再次见到四哥的时候,是在康熙的丧礼上,他已经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主。但是看到他熬得通红的双眼和悲戚的面容,想到胤祥从当日离开再也不曾回家,我想,他们兄弟二人,已经走在了累死的道路上。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责任看成责任,更多的人把责任看成权力。
十四风尘仆仆的归来的时候,是康熙龙驭宾天十天之后,。
我以为他们会爆发战争,十四看他四哥的眼神,除了说不出的冷漠,竟没有别的表情,只是他扶棺痛哭的时候,让人觉得那才是正常的样子。其实老十四很受老康宠爱,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十四比其他人多几分伤悲才是正常的。
传说中的八爷党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打击政敌的机会。即便雍正在即位第二天就封胤禩为廉亲王并授予了和十三一样的总理王大臣的职务。
其实我觉得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雍正皇帝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而已。我也冷静下来想过,撇开他们争夺过程中导致的仇恨,老八和雍正的政见本来就差别很大,一个是海水,一个是火焰,根本不可能和平共处。而且,同为优秀的人,还真有那么几分一山不能容二虎的意思!皇位始终只有一个,优秀的儿子太多,这是康熙晚年最大的悲哀,不论他怎么调和,也难以达到圆满。
我兀自沉思,各色人物的表演已然开场。
“十四弟,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啊……”老十一声哀嚎,哭天抢地。
“十四弟,你可不能让小人得志啊!”老九跟着哭了起来。
“皇阿玛,你睁眼看看啊,你的十四儿回来了啊!”老八也不甘人后。
“呜呜,啊,皇上啊!”连德妃都开始哭了起来。
“皇上,你怎么抛下儿子们就这么走了啊!”
……
所有的人放佛真的悲伤一样,整整一个乾清宫,后宫嫔妃、皇子皇孙、皇族宗亲、文武大臣哭成一片,响声震天。这样的场面,真的难以掌控,真哭假哭的,看热闹的,觉得不哭太另类的,都在哭,不哭的都低着头。
四哥跪在所有人的前面,背对着我们,我难以猜测四哥才心情,但是如果我换成他,一定会控制不住暴怒的情绪。我也不知道老康的在天之灵是什么心情!
等这场闹剧暂停,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的事情了。而暂停的结果,是因为德妃,哦,不,现在应该叫太后了,晕了过去。
皇帝一边叫太医,一边挥退众人,今天的祭奠暂告段落。
出了乾清宫,我叫人偷偷唤来和靖。
“额娘。”国丧其间,和靖也收起了一贯的跳脱,当然,其实和靖对于老康感情并不深厚,老康见她的次数都有限,而且,和靖大约是因为亲历了十三的起落,内心或许对老康颇有微词,虽八面玲珑,却对老康并不亲近。
“又记不住。”已经说好了,她得叫我十三婶。我佯装不悦的看了她一眼。
“十三婶。”她不怎么情愿的重新叫了一遍,还规规矩矩的做了见礼。
“好孩子,过来十三婶看看。”14岁的和靖,出落得端正大方,长得一双爱新觉罗家的丹凤眼,爱新觉罗家的清瘦高挑的身材,从容貌上看,一点看不出来我的痕迹。
“十三婶。”和靖依过来,挽着我的手臂。
“和靖,十三婶是有事跟你说。”我拉着她的手,刚生下来的时候,天天在我身边跟着,虽然在6岁多的时候,抱养到老四府上,但是和我的感情并未生疏,她甚至跟我说过“和靖是代额娘去照顾四伯”这类大逆不道但有一针见血的话。
“十三婶,你只不要教训我就什么都成。”大约是我每次见她,都说一堆让她不要任性,不要让阿玛操心一类的话,她估计都听够了。但是,或许只有做母亲的人才能理解这种心情。四哥一向宠爱她,我有时候真担心没人管得了她。
“今日见着你皇阿玛,熬得双眼通红,你十三叔也忙得不见人影,你皇阿玛一向固执又勤劳,这一时间,千头万绪的,就是长了三头六臂,也不见得就够用,你得空多去劝劝你皇阿玛,保重身体最重要,要是见着你十三叔,也多劝劝。”我拉着和靖的手,徐徐说着。关于保重身体这个话题,也许他们都不能理解我为何如此强调。但是谁让我提前知道了历史?我提前知道了他们都不是长寿之人。我真的希望可以去改变这个结局。
“十三婶,我省得!等过了这几日,我就亲自去伺候皇阿玛去。”
“你八叔和十四叔的事,你也多劝劝你皇阿玛。”我本不想说这句,但是还是说出了口。遗照宣布当时,老九就跳出来不依,多亏隆科多和张玉廷,也多亏胤祥带来的兵,但是,这硬生生压下去的野心,不会消失。
“大多数时候是他们和皇阿玛置气,如今大局已定,且看他们是不是放得下。否则劝也是白劝。”和靖才14岁,但对朝局的认知,居然是一针见血,毫不差错。
“你皇阿玛自有分寸,十三婶只是让你宽慰宽慰你皇阿玛的心,最难过的便是他。”其实,如果八爷党的人愿意退一步,我想,以四哥的胸怀,必定是可以容他们当个闲散王爷的,康熙遗愿,必定是要他全了兄弟情分。
“皇阿玛想全了兄弟情分,只怕还有难过的时候,十三婶,我都懂得,您放心,我会常常去他们兄弟之间周旋周旋,虽说不一定能起什么作用,但总是事在人为!”和靖认真地跟我说着心中的想法。
“好孩子!难得你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我不忍心打击她的天真,老八老九素来对她宠爱有加,但这些事情,岂是一个小孩子可以左右的?但她自己也能认识到不一定起什么作用,就可以了。且由着她去吧。
“十三婶,您也要保重身体,几个弟弟都还小,如今这局势,十三叔只怕也顾不上府里了,和靖也不能在您膝下尽孝,他们兄弟几个的事情,您就别操心了,皇阿玛自有分寸!”和靖反过来劝起我来,让我不能不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
“我哪是操心他们,我只是不忍心看你皇阿玛既要忧心国事,还要背负骂名。”说不操心是假的,其实他们几个都待我不薄,我怎忍心看他们落得如此下场。即便理智上知道,但是情感上要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十三婶,皇阿玛承受得起,您放宽心,他既然敢当这个皇帝,还能受不住这点子气?他老人家早说过: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不过您放心,我会常常去宽慰他!再则,他老人家有你这么个红颜知己一心相护,便是受点委屈,也心甘情愿。”
“傻孩子,哪有这样说自己阿玛的?什么红颜知己,也不怕别人听了笑话!”
“在我看来就是!十三婶于皇阿玛就是红颜知己嘛!”
“十三婶要出宫了,你回去吧!”
“十三婶慢走,和靖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