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赈灾(1 / 1)
黄河又发了水,百万灾民流离失所,我估计老康在皇宫是忧心忡忡,因为老四和十三最后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是发自内心的冷,眉头皱得跟苦瓜似的。
老康派他和十三一起到江南去筹款赈灾,还要重振河工,这灾没有几百万银子真么振啊?国库空的老鼠都养不住了,我都替他们心急。
但是一想,不对呀,老子是有钱人也,急什么急?于是呼,我呼啦啦的拿出来一张二百万两的银票,当时就震,哦不,雷,雷得两位皇子口水留下三千尺,好比黄河大泛滥!在他们心中,我也就是开个店混口饭吃而已。估计在胤祥心中更甚,因为他眼中的我,是一个衣服都买不起的我。
我估计在此次赈灾以前的十三,对钱是真的没有什么概念的,他不但不懂我能挣多少钱,他也对多少钱能办多少事情没有概念,对钱多有什么好处更没有概念,对于没钱花是什么感受,就更不用说了。但是我相信,这次以后,他会对钱有感情的。
“这钱你俩先拿着,说不定就能救急。当然,皇上让你们去江南筹钱,你们要是筹到钱了,花不了,就把钱拿回来还我,要是不够,就花了吧,我这叫取之于官,用之于民。当然,实质上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你怎么知道我两没钱,要去江南筹钱?”老四很深的看了我几眼。
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们我从历史上知道的。“我看你们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猜的。而且,我告诉你们,江南要是官府拿不出来银子,你们就问商人要。你想啊,我开个酒楼都有这么多钱,那边的盐商,得多富裕啊?对不对?”我还知道,你们能从盐商那里弄来200万两。
“这倒是个办法。”十三点点头。
“你两在路上一定要小心,还有,估计灾区的米价现在已经涨得不成样子了,我的几个店估计有点米,你们到时候可以去调用,放心,我肯定不会收你们的高价。这个印章你们拿着,还有这几封信,掌柜们见了这印章和信,自然会按低价买米给你们。”哼哼,来自未来就是好,我早就知道今年黄河要泛滥,所以,姑奶奶已经替你们存了足够足够的粮食啦!回来你们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感谢我吧!
“你怎么好像知道黄河要发水似的?”老四很疑惑。
“我哪知道啊,我做买卖嘛,自然要防范于未然的。哎呀,总之,你两一切小心。大水过后容易有瘟疫,你们到了那里,不要到死人多的地方去,还有,每天都要喝预防的药,我已经让我各地的饭点准备了足够的药材,你们到了的时候记得去取,记得喝!”药还是我拜托师父配的呢,怕到时候没有药材买,我连药材都弄齐了!要不,你真以为我辛辛苦苦去各地走一圈是去玩去了啊?多少还是干了正经事的!
“你怎么可能连这些都准备好了?”十三也不信了。
“你两先坐着啊,我去给你们弄点菜,好好吃一顿,到了那边,可没什么好吃的了。”你俩想知道,自个猜去呗,嘿嘿,还不到摊开底牌的时候。
我知道这次是他俩大出风头的开始,你想啊,谁都不愿意去办的事情,让两个年轻的皇子办好了,而且办的很好。你要知道,这时候,老四才26胤祥才18岁。我猜测,康熙派他们去的时候心里都没底,但是没有人愿意去了,他俩才去的。当然,从此以后,这两人就成了难题解决专家了,什么收户部的银子啊一系列得罪人的不讨好的,乱糟糟的事情,都这两人干了。
其实我这次挺想和他俩一起去的,但是一想,还是算了,我去了能帮什么实质的忙么?基本帮不了,我脑袋完全没有他俩的好使!我能帮的忙就是出钱,钱已经给了,人就不用去了。
你别看老四平时不开口,你别看十三平时大大咧咧的,可是我是发现了,这两个人的心眼加起来,估计比他们所有的兄弟的心眼加起来还多。老四呢,是现在还拥护太子,十三呢,懒得动那心思,但是,他俩,也许,从性格上就注定了是最后胜利者!
奶奶个腿的,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他俩带着几个随从,就走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鼻子有点酸。胤祥才18岁,胡子都没有长青呢,就要当这么重的大任了。我18岁的时候在干嘛啊?刚进大学校园,每天疯玩疯闹的。天天逃课,去图书馆,整天琢磨到底是林黛玉可爱还是薛宝钗大气;晚上跑到酒吧去看球赛,为了因扎吉的一个进球就姓什么都不知道;一口气看完掉40集的电视连续剧;拿着一个破相机就以为自己是记者,在学校里乱拍乱写;为了争论是古天乐帅还是金城武帅,和上铺的姐妹一个礼拜不说话……
吸吸鼻子,大爷的,古代就是不好,这要是现代,怎么着也得弄一空军四五号吧?怎么骑马就去了呢?
他们刚走没几天,就有不少受灾地区的灾民要饭到了北京了。
想想他们真的挺不容易的。在现代,应该没有这样的事情吧,反正我是没有遇到过,即使98洪水,512地震,也没有诞生大批的要饭的人啊!这是不是曲线证明了还是□□好呢?
好多灾民聚积在城南,我想帮,但是也帮不过来啊,我不可能拿钱出来修以难民村吧?
一想,我还真可以弄一个难民村,我早就打算买点地,但是一直没有买,现在是个好机会,干脆我在北京城郊买上几个山头,开一农场,这样能安置不少的灾民。而且,只要安置了一个有劳动力的灾民,就等于安置了一家灾民啊!只要一个人有点收入,不就可以养家糊口了么?
说干就干,但是买地我没有经验,结果,人家古玩店的老掌柜和何邵南都是地主制度下混了很久的人,几天功夫,就给我整了大约有五千来亩地,五千也,我的神啊,而且,才花了我万来两!我们学校才700多亩,我记得!5000多,得一高尔夫球场那么大了吧?得两三个小山头了吧!
然后就是招聘,忙忙乎乎一个来月,我才召集了几十个年轻力壮,拖家带口的进驻我的山头了,这其中的大部分事务都是老掌柜和何邵南张罗的。我只是偶尔去看看。
其实我这工程挺大的,还要给他们修房子住,虽然不是什么高楼广厦,但是,也不简单啊。
很让我感动的是,就这么一件事,我差点成活神仙了。其实,我并不伟大,真的,我只不过是给了一个劳动的机会,最终的生活怎么样,还是要靠他们自己。而且,这片山头,他们要去耕耘,也并不容易。我只是钱多了,随意做点什么而已。
而且,很让我无力的是,灾民还在不断的到来,我能安置的,实在是太有限。更多的人,还得靠政府吧!
对于更多的灾民,我只能是每天施舍两顿粥而已了!
北京城都这么多的灾民了,不知道胤祥他们在灾区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