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菊花鱼(1 / 1)
皇上的中秋家宴,每个清穿女都要大出风头的时刻要来了。但是我却知道我注定出不来风头,我一不会唱,二不会跳,当然,最重要,我不想出风头,我觉得那玩意没什么意思。
可是,倒霉的事还是来了,不知道是哪个吃了人东西也不嘴软的家伙,跑到皇上跟前说,我去年做的月饼很好吃,很不一样,于是老康下令了,让我多做点,说是家宴上要吃,不但如此,还要赏给文武百官。
偶的神啊,你真以为我是专业大厨啊?去年那月饼都是我让秦公公他们帮忙做的,再说,都这时候了,你让我上哪里弄那么多咸鸭蛋蛋黄呢?照老康那说法,我少说的做200个才够。做20个的话,我还行,能保证质量,这200,我可保证不了。这事,我想,只要做过饭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你做一盘菜,做几个人的饭,和大锅大灶做很多人的饭,完全是两码事啊!但是,既然是老康发话了,就没有不做的道理。
中秋终于到了,还要赏菊,还要赏桂花,宫里到处整得花枝招展的,不过,就这些菊花的质量而言,还真比不上宁寿宫那几株菊花。
这不,呼呼啦啦一大群人,在老康的带领下,要以菊花为题吟诗了。说实话,我从来不认为这种时候能出经典,所以,大家说什么我也懒得听,不外乎就是歌功颂德、马屁连天。
要说这菊花,我又想起来一道苏东坡老乡发明的一道菜,菊花鱼,什么时候我真得试试看我能不能做出来。
“毓敏,你在想什么呢?莫非你也有一首好诗?”老康竟然没事那我寻开心。
“回皇上,奴婢在想菊花鱼。”我也没看这是什么唱和,张口就说。
“菊花鱼,菊花鱼是什么鱼?朕头回听说,各位阿哥们,你们可听过这菊花鱼?”老康看来心情不错啊。
“菊花鱼?莫非是鱼身上的花纹像菊花?”老十知不知道,是一定会开口的。
“不是,那个菊花鱼,是用鱼肉做成菊花的样子,可好吃了……”当然,我是必然的越说越小声。
“哈哈……”现场爆发出一片笑声。
“毓敏啊,我说,除了吃,你到底还会想点别的事情吗?”老十四毫不客气的开口嘲笑。
“奴婢看着菊花好看,就突然想起菊花鱼来了。”笑,笑吧,笑死你们最好。菊花鱼怎么了,菊花鱼是苏东坡发明的呢,比你们这些附庸风雅的假文人真官僚好多了!
“好,那朕就罚你今晚给朕做这菊花鱼,做不好,朕可要罚你。”老康毫不留情的打击我,脸上的笑让我觉得是那么的郁闷。什么叫我做不好就要罚我啊?我自己还没做过呢?只是以前在电视上看见过,我哪知道到底能不能做好啊?
“那要是做好了,皇上赏奴婢什么啊?”我也不能做赔本买卖。
“你这丫头胆子不小啊,敢开口要东西!”
“皇上,不是奴婢胆子大,奴婢是为了皇上好了,都说皇上奖罚分明,这做不好要罚,做好了,肯定要奖啊!”
“好,做好了,朕就把手上这个扳指赏给你。”我听见一群人的吸气声,看来,这扳指大有来历,哼哼,这叫不要白不要。
“谢皇上,那奴婢这就做去。”
“去吧。”
结果是,老康当众就把手上的玉扳指赏了我,大众表扬,菊花鱼很好吃,很应景,月饼也很有新意。还问我,是怎么想出来的。
“回皇上,不是奴婢自己想出来的,这道菜原是苏东坡发明的,奴婢不过是学来的。”开玩笑,要是我自己能发明就厉害了。
“这毓敏到了乾清宫倒是越发的进益了,做菜都做出学问了。”惠妃皮笑肉不笑的说。
怪了,我一向跟她没有接触,大阿哥我也很少接触啊,怎么她对我又有意见了。虽然我发现对于我的受赏,各位娘娘没有一个脸色好看的,但是,至少没有说出来。
真有意思,难道我还会和你们抢老公不成?送我,我都不要,不,倒贴,我都不要。
吃完饭,还要赏月。古人真有心情,现代还有几个赏月的人啊?就算真有那心情,也没有什么月给你赏,霓虹灯让月亮都失了光彩了。
老康意思意思之后,就把大家都打发了,我感叹,终于要完事了,老康却叫住了我,“毓敏,陪朕走走。”
“是。”可想而知,大家看我的眼神更奇怪了,尤其是老九和十四,简直要拔我皮一样,他们不会也误会了吧?老天啊,老康啊! 老四跟奇怪,连看都不看我一眼,走了。
“今晚月色真好啊!”这老康,这有意思。
“皇上,外面起风了,早些回去吧 。”赶紧回去吧,真把这老头子吹感冒了,御医又要倒大霉了。
“毓敏,你说说,这写月亮的诗词无数,那首最好啊?”老康走在前面,人家根本不理我说什么。
“奴婢孤陋寡闻,拢共都没读过几首,不敢妄加评论。”让我班门弄斧,万一把鲁班笑死了还不是罪过啊?
“你读过的你说说。”
“要是就说奴婢读过的,奴婢最喜欢李太白的,他写月亮的诗歌极多,都是好的,各有各的味道,据说李白的哥哥叫李圆月,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原因。”我常常觉得,李白是把月亮当作亲人在写,真的,要不,哪有人和月亮喝酒的?远游也是明月相伴,我想,这中间,定有他对兄长的思念吧。
“苏东坡先生写月的词也不少。”
“皇上喜欢东坡先生么?”
“汉人的文化真实灿若星河啊。”
“既然是满汉一家了,汉人的文化,也就是满人的,再说,满人不是也有纳兰容若么?北宋一来,也仅此一人而已。”
“呵呵,你倒是会说话。那你说说,满汉文化,能相容统一么?”
“奴婢心中倒是有些想法,但是,怕是有些不敬,怕皇上不爱听。”
“朕也不是那不讲道理之人,说吧。”
“那是,皇上可是千古一帝,再也没有人能比的。”
“别灌迷魂汤了,说吧。”
“皇上,要说这马上打天下,自然是汉人不如满人,或者可以这样说,是农耕文化不如游牧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讲究以仁治,颇有些中庸颓废之风,民风温和,书生气重;塞外游牧文化逐水草而居,彪悍凛冽,民风亦刚硬,所有事物 ,实用为主。所以,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多有分分合合,但是,多是北方民族统一了南方民族,分裂也多是因为北方民族而起,看起来,都是北方民族占了上风。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李渊父子以北方民族的身份创造了唐朝盛世,可是,留下的有多少那个民族的东西?最终,一切都融进汉文化的血脉中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还是最终又回到了草原。要奴婢说,这谁胜谁负,难说得很,汉文化就是一个大熔炉,什么文化打过来,她最终都把入侵者的文化融在其中了,不过,这倒是一个好事,整个华夏倒是不断的融为一体了。”老康,你千万别杀我啊,我不过是说了实话。
“那你说,我们满人的文化,也是要被汉文化融化么?”老康仿佛有些伤感。
“这也正是满汉一家的目的啊。没有了满汉之分,大清的江山不是更加牢固了么?”其实,300年以后,真正的满足都找不到几个了,那时候,都全球化了,还管你这些啊?再说,满足应该感到骄傲,至少,300年后的中国代表服装是旗袍啊,那可是你们留下的玩意。
“朕没想到,你竟然有此见识!”老康似乎还比较满意。其实,不是我见识多,是我多了300年的积淀。
“奴婢乱说的,要是说错了,皇上不要见怪才是。”我心里挺打鼓的,我这人都是实话实说的,万一你不爱听了……
“呵呵,你乱说的还少了?朕听说你很喜欢真金白银啊?”话题突然一转。
“是啊,这个……”什么意思啊。
“你不会把朕今晚赏你的扳指拿去卖了吧?”
“奴婢不敢,除非哪天奴婢揭不开锅了,一定不卖。”关键时刻,我不敢保证。
“你要拿去卖了,够你吃一辈子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