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2(1 / 1)
第二十二章
转眼时间匆匆而过,老皇帝退了位剩下了被掌控者的新皇帝,新皇帝隐忍不发虽然很是有心和自己老子斗上一斗,三个儿子却拖了后腿,斗成一团,完全不管自家老子皇位都还没坐稳,到叫现在是太上皇了的老皇帝得了便宜。
长子贾瑚是个“好孩子”,李干脆为他铺平了在军中的路子,把人弄到了海边去,正好圣上不满南安郡王拥兵自重,虽然也不甚满意贾瑚这个同样出身勋贵的人选,却也为顺手离间了勋贵而稍稍安了下心。李不知道,高妍却记得茜香国的是从海上来的,应该是假托的东瀛,最重要的是海边可以养珍珠啊,而且文臣里面李的影响太大了,高妍怕儿子hold不住会变成炮灰。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李很干脆的把女儿定给了张家,这些年这孩子除了游山玩水就是在张家和未来老公培养感情,文才武功都深得父母三味,嫁到舅家绝对不会被欺负。可怜的二儿子没了大儿子的借口被贾母要了过去,一年也就能在过年的时候见见自己的父母兄弟,连唯一的姐姐都能被父母带着游山玩水,偏得他一个男子还要守着荣国府好没意思,好在老娘允诺让自己继承爵位,倒叫贾小琏有了一点点的盼头,只是他那里知道那是他哥哥和小弟弟贾琮这些年心思野了,想要试试能不能趁着未来京中乱成一团外面天灾人祸的时候黄袍加身呢。不过嘛,贾小琏的生活,肯定不止于此了。
至于荣国府……当家的爷奶奶都不在,自然是让二房鸠占了雀巢,虽然没住荣喜堂,却把家里上上下下把了个严实。不过么,公中早就没有了那么多东西,不过是些虚的好看的不能动的罢了,银子早在二废太子之前因为李压着贾珍一起还了欠国库的银两所剩无几,一大家子不过是靠着庄子上的收入过活,虽说庄子歉收,生活质量绝对下降不了什么的,却还是让人看着没多少银子只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的公中发愁。贾史氏因此更是对李横竖看不上眼,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合心意,贾家身为勋贵靠军功起家,先老太爷可是打劫过前朝国库的主,老爷子的私房也是丰厚,每出兵就不知道能拿回来多少奇珍异宝,只是!贾代善还有老太爷的私房七成给了嫡长子贾赦,两成给了嫡次子贾政,还有一成分给了当年一起老爷子打天下的落魄兵士还有一些亲兵们。徐氏就更偏心了,私房大多都提前给了养在自己身边的贾赦,明面上拿出来分的都是些连她都看不上眼的东西,还把七成都给了贾赦!他的政儿没有继承爵位不说,连钱财拿的都少的可怜!最后也不过是上书请了一个从五品的小官罢了!
原本她还想着在徐氏死了,自己管家的时候多藏点私房好补贴一下政儿,没想到徐氏那老不死竟然直接把管家全给了刚过门两年的长媳!贾史氏每每想到这里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二废太子余波太大,哪里要去还那当年在金陵接驾用的五十万两啊!那引资是皇帝自己花了,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去提的钱,他竟然还拽着东府一起还了!东府还的可是七十万两!
不过李可不在乎史氏怎么想,虽然他尊重女性,不过嘛,要他孝敬一个没养过他一天,总是对他眉毛不是眉毛眼不是眼还不识时务,偏心到底还自以为是目光短浅的中老年妇女……还真是有点难度,就算让他做到乾隆那世的时候经常给熹妃请安他都做不到。
高妍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是以自己的丈夫为天,就算有点小任性那也是情趣范畴里面的,当初为了李连孩子都可以放弃,现在遇到了史氏……管你什么生母,我家爷也是你能嫌弃的?看看你二儿子吧,读书读了那么多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做个小官还是让老父亲临死上折子求的,这么多年也没见他动上一动,还真是天降奇才啊。
所以,两个人拿着大笔钱财,旅行游玩教导孩子的同时,顺带开了不少学院书馆,给了广大寒门子弟无数便利,要不然只是写诗作文的话,李的声望哪里会那么高。同时呢,这两位还弄了不少傀儡(无限大鸡蛋出品)帮忙经营铺子,贾瑚驻扎东海南部之后还弄了海运,弄几个庄子收养孤儿锻炼死士军团,在儿子起了黄袍加身的想法之后更是弄出了几队山匪河盗来充作私军,还占领了几处没被发现的铁矿煤山,在山里面挖洞弄了兵工厂专门锻造兵器铠甲。贾瑚在前方拼杀,和南安郡王勾心斗角拉拢人心顺便笼络贾代善留下来的人脉,贾琮则是负责后方,把书院治理的井井有条不说不过,小小年纪就在金陵连中了小三元,就等着两年之后努力一把,要是真的连中六元,可真是快要空前绝后了。
至于林如海……林妹妹出生的时候没去,那个早夭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这两个正好在江南玩呢,去看了一次,虽然贾敏被教的不太喜欢这个和母亲不亲近虽然有才却不思建功立业的大哥,却没有什么厌恶,对高妍这个集贵气和婉约于一身的嫂子倒是有些敬而远之,可能是因为自惭形秽了吧。
至于穿越者……林家就有三个,一个林如海的小妾一枚,一个林黛玉的姐姐,庶女一枚,一个林黛玉的哥哥,庶子一枚,这个小的还看不出来,也不知道贾敏会不会生个穿越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