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一个旧结局(2)(1 / 1)
3
在叶星儿出书这件事轰动了学院之后,不久,校园BBS上一个水平比较高的文学版块里出现的一张帖子更是引起了全校轰动。
那张帖子一开始讨论的是当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后来讨论下去就变成了讨论我们学校各种制度的弊端,还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夹在帖子中间。
本来在平时就会有人在里面舞文弄墨的,只是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全校的人争相阅读,口耳相传,那个发表文章的匿名者就完全抢走了叶星儿这个才女出书的风头。
可惜文章刚发表没多久,就被版主删掉了,后来连那张帖子也没了踪影,但还是有很多人看到了文章的全部内容,并有人把它复制下来,还有人转帖。
大家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文章的作者是谁,是男是女,高矮胖瘦。我们文学院也一时间成为全校人注目的对象,因为大家的脑海里都有一个天真的常识,那就是“文学家应该出在文学院,不然开个文学院来干嘛”。这个常识就跟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学院里出来的一样有理,这真是一个大大的误会,可惜一时之间无法解释清楚。
本来我们以为这件事会像以前所有的事情那样不了了之,谁知学校这一回下决心要整顿校园的网络环境,让我们健康上网,健康成长。所以学校的有关部门就施加压力,通过校园BBS的用户查询,最后查出了那篇文章的作者居然就是我们班的——蒋成杰。
这一回轮到我哑口无言了,是我估计失误,文学家果然出在文学院。不过后来想想,既然作者是蒋成杰,那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作者被找出来了,学院里有人找蒋成杰去谈话,班主任梁海鹏也找他谈,曹卓东也找过,只是不知他们都谈了些什么,不过谈完话之后,蒋成杰依然我行我素,走路都不会侧目而视,连一些MM站在路边对他表示出崇拜都不管不顾,完全表现出一种比叶星儿更加厉害的名人风度。
不过那个文学版块的版主就惨了,不知被谁强迫,要引咎辞职,另找新版主,连BBS里一些发表言论的相关人员也要向学校有关部门作出检讨,学校还规定以后这个版块上所发的每一个字都要经过某个秘密部门的严格检查,得到批准之后才能发表出来。
看来我们这些小虾米已经完全失去了言论自由的权利,接着要失去难能可贵的活力,只能每天靠灌水活下去,一个自由天地被扼杀的后果就是一群网民无家可归,成为游民。
我是早已习惯了别人一窝蜂似的煞有介事,但这一回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除了那次火灾之外,这么大的轰动还是前所未见,连学校有关部门都噤若寒蝉,事情应该很不寻常。甚至高傲的叶星儿都对那篇文章赞不绝口,说自己十分佩服蒋成杰的犀利文笔,还说他是厚积薄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是相信蒋成杰有这个能力的,所以我想找到他写的那篇文章来读一下,看看他写了些什么让当局都害怕。刚好叶星儿有复制下来,就把它发过来给我看。
文章的题目叫《群魔乱舞》,不是很长,两千多字,不过看完之后我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更吃惊,我是惊讶于他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和深刻思想。
他从历史、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论述了中国教育的悲哀,那些论述既合情合理又发人深省。不过考虑到为了不让学校的有关部门把我也找去谈话,给我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你知道我是一个超级怕麻烦的人),所以我就不转述他的整篇文章了,在此仅摘录其中三段关于个人方面的话让大家欣赏一下,当作一斑窥豹吧,如下:
美国有一个大学生曾经狂呼:“我本是个天才啊,是教育毁了我。”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美国尚且如此可悲,中国的惨状该是可想而知了。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说:“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被教育成了废物。”是的,我们接受的还是高等教育,于是也成为了废物中的废物。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听来自你血液里的声音吧。只有觉醒的人才能听得到,它们汩汩作响,那是在声嘶力竭地向你呼救,因为是你让它们充满了毒素。如果要去除这些毒素,将会是个极其痛苦的过程,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像戒毒,就像蜕变,就像死后重生。
……
沉默吧沉默,沉默对你有好处,大部分人说的大部分话,还不是废话和谎话。不在沉默中崛起,就在沉默中死去。
我是从来都不相信“文如其人”这句话的,因为我看到的现实往往是“文不如人”或者“文过于人”。但是,蒋成杰不是这样,他是真正的文如其人。
我为他写的这三段话而身心震撼,因为他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他的深邃目光如利剑般窥破了我长期隐藏在心底的秘密,让我无比恐惧。其实它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是我一直逃避着不愿承认而已。
我想起马振海离开前也曾说过“我就是个废物”这句话,而我当时对他这种自轻自贱的说法的回答是“废物也可以利用”。
现在按照蒋成杰的观点看来,这个方法应该是不会起作用了,我这种“废物中的废物”也只能被拖去垃圾场,直接焚烧销毁,否则存留下来只会污染地球环境,浪费人类资源,破坏美好家园。
我是早已不奢望做什么天才了,只想挣扎着做个有用的人才,至少能够养活自己,报答父母,不至于沦落到成为庸才、蠢才、废才,永远做一个寄生物而已。
我知道这种挣扎会很痛苦,但是不经历痛苦怎能完成蜕变,只有挣扎出来的才能成为蝴蝶,才能自由自在飞舞在花丛间,否则就是死蛹,永不见天日,最后化为泥灰,消失不见,从不曾存在于天地间。
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裸的现实生活,只是人们已经麻木到不屑一顾。
但是越到后来我越发现比挣扎这件事更痛苦的是,我竟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挣扎,是用尽力气手舞足蹈,还是像个无头苍蝇般,乱飞乱撞?
可怕的是我这一回提前预知了结果,无论我采取哪种方法,结果不是筋疲力尽,就是头破血流而死去。
我是个悲观的人,我知道一切都将离去、消失,只有时间是永恒的。但是我仍然执着地怀抱着希望,虽然它迷惑你,引诱你,最后叫它的孪生兄弟“失望”甚至是“绝望”来践踏你,纠缠你,让你生不如死。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瑞德所说的:“希望是种危险的东西,希望能叫一个人发疯”,我却始终没有放弃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这种努力。我只是缺乏动力,缺乏坚持下去的毅力,所以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屡败屡战,蹉跎岁月。
人们说有明天就有希望,只是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