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得过且过(8)(1 / 1)
除了阅读,我还爱上了看电影,我从迅雷上下载了一堆影片放在电脑里,坐在床上看,看完后立马删掉,如果是喜欢的就保存下来,并且继续搜索、下载。
除了恐怖片和垃圾片,我什么片都看,把自己的电脑当成了影碟机,一部接一部地看下去。李安说过:“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电影,我想是因为人生太无聊了,而有人之所以要拍电影,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大家不那么无聊。”这么看来,我热爱看电影的原因是因为我的状态已经由忧郁变成了无聊,我无可救药。
可惜中国的好电影实在太少了,没几部片子值得看。根本原因是因为好导演太少,新锐导演还没有挣扎出来,曾经优秀的导演又“江郎才尽”了,中国电影正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
就连我这个旁观者都想不明白拍出了《红高粱》的张艺谋竟然会拍出《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宫廷加武侠版的《雷雨》,更想不明白拍出了《霸王别姬》的陈凯歌为什么会拍出《无极》这种垃圾片,不禁让人感叹商业利益的强大驱动力,让一个塑造中国灵魂的好导演轻易就变成了赚钱工具。
想起上高中时,我们全班人坐在一起看胡戈以《无极》为蓝本恶搞出来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大家的反应是爆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大笑,连老师也激动得频频脱下眼镜来擦眼泪,这是我经历过的绝无仅有的一次师生间亲密无间的大团结。真是从何说起,不过是因为一部中国电影而已。
我喜欢的导演是香港的王家卫,我把他拍的所有能在网上找到的电影都下载了,保存在电脑里,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他在光影间展现给我的一次次擦肩而过和迷惘堕落。
记得在《东邪西毒》里,张国荣饰演的欧阳锋说:“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这句话直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就是因为无法忘记,才想要在电影里给自己飘荡不定的灵魂寻找到一个依托处。
我也喜欢一部非常唯美的韩国电影,叫《假如爱有天意》,里面讲述了两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当灿烂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的月色洒在泉水里,我思念你”。每每看到这里,我就问自己:你又在思念谁?或者已无可思念?
我还喜欢一部叫《天使艾米丽》的法国片,叶星儿知道后说我没水平,还说世界上这种片多得是,可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眼光的怀疑,我就是喜欢那些能够触动我心弦的影片,我只需要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我把这部电影看了三遍,我喜欢里面的那个女主角,善良和好奇,还有丰富的幻想让这个孤僻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天使。她让我懂得,要成为一个天使是如此简单而已,而且天使是不会寂寞的。我记住了影片里的一句台词:缘分就像环法单车赛,你一味等,缘分就擦肩而过。可惜我已经不敢去相信缘分了。
有人说看电影应该在电影院看,他们还说在里面看简直像做了一场梦一样,梦醒了就起身回家。如果真是如此,那用电脑来看电影的效果应该只等于打了个哈欠吧。
可我现在没有多少做梦的本钱,只能靠打打哈欠来暂时满足胃口。不过做梦也要分美梦和噩梦的,对于我来说,那些垃圾片就是噩梦,所以我要花好长的时间来寻找美梦,找到了,就满心欢喜,找不到,也不会灰心丧气,反正我的生活已经是个悲剧,再来点失落我也还能承受,我只是不想连做梦时都带着悲伤而已。
当我在忙着看电影时,别的女生大多是在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其实电影和电视剧的区别究竟有多大呢?我是始终相信“浓缩就是精华”这句话的,同时我也相信“浓缩就是□□”,就如罂粟花可以提取出毒品一样。电影就是如此,有些片可以拍得无可想象的优秀,而有的片也可以拍得无可想象的烂,所以有些电影是不必看的。
电影需要知音,对于懂得欣赏的人来说,好的电影是有灵魂的,就像好的文学和艺术,总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颤动。但是我又觉得电影像烟花,寂寞的人都爱看它,看完之后变得更寂寞,为了摆脱它,就接着看下一场,一直看下去,于是也越来越寂寞,无法摆脱。这就是电影,无论你多么挑剔,总有一部电影适合你,让你沉迷其中,在别人的故事里,发自己的笑声,流自己的眼泪,看光影里的人给我们呈现别样的人生,心里带着一种淡淡的失落和畅快。
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却不一样,在我看来,它们多数低俗无趣、有害无益、植入的广告也铺天盖地,它们在刺激你眼球的同时,也麻木你的神经,使你变得不愿思考、反应迟钝,慢慢变成花痴。与此同时,那些主持人当然是大红大紫,电视台也赚到了高收视率,但你却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这并不是限制你不准看电视,而是提醒你要警惕垃圾文化对你的影响和侵袭。它们确实很诱惑,没错,但是你不能沉迷进去,你必须坚决抵制,你是要创造而不是享受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永远都会有,形式花样百出,内容却雷同得不得了,难道你不认为它们是专门准备给空闲的老年人,给他们消磨时光用的吗?你一个年轻人,有着大好青春,不干点有益的事,多学点有用的东西,坐在那里看电视,想想都是个十足的傻子。而且就算要看电视也应该选择一些精彩的内容,比如新闻,了解一下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变化,还有科教节目,至少知道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和常识,这些才是有益身心的。
我这个无聊人对电影和电视剧的说法当然是一面之词,一个人爱做什么事,谁也管不了,除非他自己能够觉醒,能够真正认识到其中的利弊,才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就像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里,邓布利多校长说的:“让我们成为哪种人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没有爱情,文字和电影就成为我所爱,还有音乐,我喜欢辛晓琪的《味道》、王菲的《红豆》和《暧昧》、孙燕姿的《遇见》、莫文蔚的《爱》,还有那些清澈空灵的轻音乐,班得瑞、神秘园、爱尔兰风笛。音乐是能够疗伤的,我总能在这些艺术中找到某种慰藉,我在独自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看电影,我的心里就冒出了一些想法,也产生了一种想要写些东西的冲动。
叶星儿建议我从写日记开始,我就真的买回笔记本来写了。先是在上面记着每天的流水账,慢慢就写了一些自己的心情感悟之类的,只写给自己一个人看,看着那些文字我已经很满足。
我想起了曹卓东对我们说过的话:“文学来源于生活……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坚持它,你要有自己的领悟,不断把它升华,最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字,抓住它们来为自己的思想服务,永远记住是你在驾驭它们,而不能让它们控制你……不要无病呻吟,要用心去感受深刻与沉重。”
我想我真正开始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