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三人行(1 / 1)
自那天以后,许冉冉加入苏然和欧阳心怡的两人行,一男两女的三人行由最初的尴尬到慢慢的习惯,许冉冉与苏然已可以自然如朋友般的相处。
比如,他们偶遇时,许冉冉不会看向远处假装没看见,而是会互相微笑着打声招呼;比如,课间苏然送过来的零食加了一份,尽管以奶糖为主 ,而许冉冉还是会微笑收下,放在家中有钥匙的那个小盒子里;又比如,许冉冉把“嗨”慢慢变成“嗨,苏然”,而苏然,把“嗨,许冉冉”变成了“嗨,冉冉”。
朋友的朋友,终于变成了朋友。
许冉冉很满足,从陌生到相遇,从相遇到相识,她在一步步向苏然靠近,只要苏然不会后退走远,她想,距离应该就有为零的时候吧。那时候,她终能与他相交,许冉冉期待着。可是,她却不知道的是,相交之后也有可能是永远的相离。
朋友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欧阳心怡的话来说,朋友就是拿来当辅导工具的。所以,许冉冉就自然而然地被拉到欧阳姑娘的家里,成为了朋友的数学辅导工具。苏然同学呢?哦,他被欧阳心怡撤了“欧阳姑娘数学御用辅导员”的“殊荣”,而把他重新“任命”为许冉冉的英语辅导员。欧阳姑娘考虑得还挺周到,一人换一人,一人辅导一人,平均分配!
当然,欧阳心怡没有考虑到她自个儿,她敢教别人也敢学啊,她倒是想有那个可以教别人的资质呢。
在欧阳姑娘合理的分工下,三人学习互助组正式成立,并且改组成功。
苏然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许冉冉呢,如果她还嫌全年级英语成绩数一数二的人的话,那么,她的英语就真的无可救药啦。况且,一对一辅导,第一次亲密接触,她爱死欧阳姑娘还来不及呢。
至于要从数学年级第一的手里正式接过“欧阳御用数学辅导员”的棒子,许冉冉心里有点儿压力。虽说这活儿她已经做熟了,况且,她的数学在全年级也是排的上号的(就是成绩波动大了点儿),可是她还是有些怯,万一教得不好呢,怎么办?不进步就算了,来个落后,那她真是无言面对江东父老啦。所以,许冉冉决定要拿出学英语的劲儿去教欧阳心怡,每天一套数学题,数学课没收其小说,那是必须的!
欧阳心怡还为自己的计划洋洋得意来着,终于把严厉又不留情面的原数学辅导员苏然推给别人了,她终于解放了!
对不起,冉冉,当你面对苏辅导员每天布置一套题,每天拿作业给他检查,还要一一把错题再做一遍时,可不要来找她报仇啊!欧阳心怡默默为被自己推进了“火坑”的好友默哀。
殊不知,被默哀的对象将会让她恨不得为自己“哀悼”。
如果知道有那么一天,欧阳心怡绝对不会认为脾气极好,对人极好的同桌兼好友换了苏然是一件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也绝对不会认为即使自己做不完数学练习,数学成绩不及格,向冉冉撒撒几个娇,就可以蒙混过关!她怎么就没吸取苏然的教训,当初请苏然教自己数学时,她不也是这样想的吗?她实在不愿承认自己“遇人不淑”,“识人不敏”,两次啊,不知道去买彩票能不能中奖?
她向上天祈求,把人换回来,不知道还来得及不?许大辅导员的手段啊!欧阳心怡哀嚎。以下是哀嚎的原因。
原因一。
数学课。
欧阳姑娘照常伸个懒腰,把一摞课本堆在课桌上,挡住老师的视线,然后安心地趴在桌子上,伴着梁老师不算舒缓但已习惯的讲课节奏,准备进入香甜梦乡。接着,她梦到了身体不断地在晃动,地震!她猛然一醒,下意识就要跑,咦?被拉住了袖子?冉冉,她怎么不跑?老梁也太敬业了吧,连地震了还坚守着岗位,好感动。同学们什么时候那么喜欢数学课了,冒着危险听课?好惭愧。
“心怡,快坐下。”许冉冉把欧阳心怡拉回,“以后上数学课不许睡觉,好好听课。”
“什么?”欧阳姑娘以为自己还做着梦呢。
许冉冉把希望自己正在做梦的某人拉回现实:“我是你的数学辅导员啊,我要从课堂上监督你。”
某姑娘轻轻扯着许冉冉的袖子:“冉冉……”奈何不为所动。
“好吧。”欧阳姑娘终于任命罢休,手伸进桌筒,找出数学课本。
哎呀,昨天没看完的漫画!欧阳姑娘看到漫画,已忘了自己搜寻桌筒的目的,埋头有滋有味地看起漫画来。至于她的目标数学课本,则早被淹没在花花绿绿的小说、漫画堆里。
欧阳姑娘正看得兴起呢,突然一只白皙纤长的手伸过来,毫不留情地抽走了她手中的漫画。完了,被老师发现了。正要哀声认错,脑子突然灵光地想到,老梁的手哪有这么白这么细啊?欧阳姑娘抬头一看,这书怎么会在冉冉手里?
嘿嘿,没被老师发现!原来冉冉也喜欢看漫画啊。
“冉冉,我还没看完呢,我看完了再借给你看吧。”欧阳姑娘便要从许冉冉拿回漫画。嗯?抽不动?不要这样子,要不就一起看吧。欧阳姑娘大度地想。
欧阳心怡凑近许冉冉,“你这么想看啊,那我们一起看吧。”说着就要打开自己刚才看到的地方。
“好好听课吧,漫画暂寄我这儿。”许冉冉面无表情把漫画塞进了她的桌筒,继续听课。
“啊啊啊,冉冉,你这是绝了我的命啊!”欧阳姑娘惨叫一声,哀怨地撅起小嘴试图激起某无情的人的怜惜之情,可惜,美人计被直接无视了。
“表现不好,漫画就永存在我这里。”
“啊,不要!我听课听课,你下课一定要还我哦。”
欧阳姑娘终于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认真听起数学课了。据说,那天欧阳姑娘反常的表现被评为一中一年五班十大奇观之一。
原因二。
欧阳家。
苏然在一旁安静地做竞赛题。
两姑娘在交锋,哦,不,是辅导。
“把今天老师发的数学作业拿出来一下。”许冉冉面无表情。
“嗯……”欧阳姑娘支支吾吾。
“嗯?”
欧阳姑娘怯怯递上作业本:“那。”
“哗哗哗”翻书声响起,许冉冉沉默。
“错了那么多?”许冉冉眉头皱起,“这道题好像昨天我有给你讲过相似的例题吧?”
“额……”欧阳姑娘心虚埋头。
“这样,我给你说一下你错的地方。”
许冉冉认真讲解,欧阳姑娘听得连连点头。
许冉冉抬头问:“都听懂了吧?”欧阳姑娘下意识点头。
“那把错题再重新写一遍。”
“啊?哦……”
欧阳姑娘默默拿起作业本,其实她还没完全听明白,泪……
原因三
星期天。
“喂?”
“冉冉,我们去逛街吧。”欧阳姑娘貌似心情不错。
“好啊!你的数学练习做完了没?”
“额……”
欧阳姑娘顿时晴转大雨。
某冉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欧阳心怡的反抗心声。她只想在没有资本主义奴役的自由之地感叹一声——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啊!
欧阳姑娘这边是水深过热,当然,许冉冉可没有这样认为,严师才能出高徒,特殊人用特殊手段,不这样,她只怕心怡数学期末又像期中那样不及格,到时候家长老师的炮火才真正让她知道什么叫“水深火热”。
况且,有些手段可是经过苏大学霸的精心教导的,可不能全怪她。他们都明白,包括欧阳心怡自己,她脑子不是不灵光,只是对数学没兴趣,再加上太懒,才使得数学成绩连年倒数。要把成绩提高上去,就要下下狠心,把懒劲儿去掉,认真听课常练习。
这些手段,是苏然跟许冉冉商量的结果。现在看来,有点儿不太忍心,不过,苏然还是坚持,许冉冉则竭力控制自己,不要因为不忍心而放松对欧阳心怡的监督,所以,欧阳姑娘注定要继续与数学艰苦奋战啦。
而许冉冉这边呢,则恰好相反。
许冉冉的英语虽说还没到欧阳心怡的数学这样惨不忍睹,但是,也没好到哪里去,也是一百步和五十步的关系。所以,许冉冉的训练量绝对不比欧阳心怡少,甚至还更加辛苦。
每天背诵默写一页新单词,一篇英语小短文,做完三篇阅读理解,一篇完形填空,还有,一个小时的英语听力练习。这是苏然定给许冉冉的任务量,第二天辅导时间检查完成情况。
当抱怨自哀的欧阳心怡看到这份学习任务的时候,她瞪直了眼张大了嘴,然后,乖乖把嘴闭上,安静地完成许冉冉布置的任务去。
许冉冉初听到苏然给她制定的英语学习计划,并没有特别惊讶,在她看来,不下苦功夫哪得幸福日,面对她那不忍卒视的英语,这个量还是宽容的。所以,她并没有觉得这些训练量有多重,依她想来,也只有花多些苦功夫才可能挽救她的英语了。
除了布置这些稍显沉重的练习量之外,苏然每次在许冉冉给欧阳心怡辅导的间隙,会给她细细讲解一些考试常出的语法例题,然后再给她分析所做错的练习题,并从中总结出做错的原因以及此类题型需注意的问题和常用的方法技巧。
许冉冉不得不承认,苏然是一个多么出色的辅导员!不愧是年级第一的学霸啊,试考得好,教起人来更是不赖,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讲解通透,一个个难以记住的语法在他的讲解下,许冉冉很快就可以应用到习题中,比她们班的英语“老尼”(五班英语老师中年妇女,芳名王妮,故得此名)简直好太多了。
英语课上,“老尼”一本课本,“叽里呱啦”,全然不管底下的她们(其实主要是她)懂没懂,一口气儿可以讲个好几章,赶火车似的,许冉冉每次一上英语课,就如坠云雾,茫然不知,耳边只有“老尼”尖细而饶舌的声音,一节课下来,许冉冉都快被折腾死了,耳边全是外星语“嗡嗡嗡”萦绕。
许冉冉很是委屈,她明明很认真和努力地去听课,可是为什么还是什么都听不懂呢?她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传说中十分罕见的“外语学习障碍症”!
还好,许冉冉不是那种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人,尽管英语连连抛弃她,她还是待英语如初恋,每天上课坚持认真听,课后坚持背单词,可是英语成绩还是没什么提高,一直吊在后几名的位置上。甚至还阻碍了她进入实验班,更靠近苏然一点点的脚步。
不过,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语关上了她进实验班的门,却为她开了一扇更接近苏然的窗。每天的英语辅导,让最初只是相识的他们慢慢熟络起来。许冉冉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不断坚持的英语学习没有让成绩有所起色,完全就是把好运都转到这上面了。
苏然是一个很负责任、也很有耐心的辅导员。这是许冉冉这两天以来对英语辅导员的官方评价。
至于,许冉冉私人评价嘛,细心,温柔,魅力。
不都说投入做一件事的男生最有魅力嘛,苏然认真检查作业时,详细讲解语法时,专注思考难点时,托着书本的修长的手,微微皱起秀气的眉,眼里透出深沉而又睿利的光,一点一滴都吸引住许冉冉的眼,迷住她的心,深藏于她记忆里最美的那一处。
现在,学习英语简直成为了她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幸福指数直逼做数学题。
对于许冉冉来说,每天晚上的辅导课,成了她最期待的事情。
躺在床上,侧着身面对窗户,对面灯光莹莹亮,许冉冉闭上眼,嘴角挂笑,一夜美梦。
苏然,又靠近你一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