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牵挂(1 / 1)
何少卿走后没几天,苏婉秀也和黄宁告别,但听黄永仁说,苏婉秀大概很快又会来江南,她父母担心北方局势动荡,正准备举家南迁。
自何少卿走后,黄宁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实验室度过,但一有空便立刻请假回霞飞路,大概是何少卿的人时刻盯着这里,只要黄宁回来没多久,何少卿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何少卿平时话也不多,这段时间又被公事搅得心情烦乱,又怕黄宁发觉,于是话少的很,只是反复叮嘱黄宁注意安全,尤其不要去一些杂乱的地方。
黄宁心里腹诽,自己每次都急急忙忙的赶来,结果总是被何少卿像管孩子一样管着,问他那边的情况,却总是语焉不详,甚至连何少卿现在到底身处何地也不得而知,心里一边不满又一边担心他。
何少卿这天收到伯父让人递来的一份文件,粗略的看了下,不禁心里大急,立刻打电话给守在黄宁家的警卫兵打电话,命令他将黄宁带到南京,一边往外走命令部队集合要赶上连夜去上海的列车,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又安排了几个人立刻坐汽车去上海接黄宁。一路上何少卿一边处理军务,一边留意日本人侵略上海的动向,心里还牵挂着黄宁,几乎一夜未眠。
一二八事变发生时,黄宁和严老他们还在实验室,青霉素终于顺利提纯,也已经通过了小白鼠和他们这些志愿学生的实验,接下去便是准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正讨论相关事宜,从租界方向传来一声巨鸣,然后虹口、闸北华界,繁华都市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森罗地狱,到处都是爆炸轰鸣声,人群纷乱声,防空警报声。
一夜未眠,第二天中午,严老确认是日本人侵华后,当机立断,附属医院的部分医生带着医学院的学生组成几个小分队赶赴前线。
所以当何少卿带领部队赶到前线战地时,黄宁已经在炮火中呆了三天。
何少卿抽出空听完警卫兵报告,有点哭笑不得。据警卫兵报告,黄宁的房子
28日晚上就被炸了,不过炸弹落在院子里。而黄宁也不在家里,学校那边只说严老带人去了前线救援,黄四小姐现在具体在哪个医疗队没人知道。
何少卿猜黄宁大概比他还早到前线。他低头叹了口气,他本来就该知道黄宁不会躲在别人背后,上前线大概比他还跑得快,即便找到她让她跟着他的人回南京大概也是他一厢情愿罢了。现在他能做的似乎只能是全力顶住日本人炮火的袭击,守住天通庵,这样也许能减少黄宁那边面对的袭击。
黄宁站在简陋的急救床旁双手近乎机械的操作,局麻,开刀,取弹片,缝合,犹如一架高效的自动手术器.
这是一所民宅,她们赶到这里时屋顶早被炮火掀掉,主人早已出逃。她们立刻将这里布置成一个抢救所,开始进入战地医疗救援。
黄宁前世看过很多记录这场战争的影片资料和书面资料,前世她也去过北非做过医疗救援,在美国也跟着处理过几起公共爆炸事件,但远不是此刻看着真实的战争场面所能相比的.
耳边几乎是不间断的枪击声,偶尔的停顿反而让耳朵不习惯,随后是更为激烈的枪击声.病人被一个个送上来,断手断腿,血肉模糊,很多还没等她动手,便已经死去,而病人的□□声几乎被外面枪击声淹没.
除了偶尔的休息,黄宁已经坚持了三天,从一开始的震惊到现在的麻木,黄宁几乎是咬着牙根.手术的间隙她心里担忧着何少卿,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是否平安,她甚至想去南京,但病人一上来,她又立刻全神贯注,她必须全力以赴,也许她刀下的某个人正是何少卿的朋友,也许何少卿此刻也正在她同仁的某把刀下.
黄宁和一起来的同学换了个班,喘着气快速的喝水吃饭.她们这个医疗队配了两个急救医生.时局的迅速变化根本来不及让她用中医的理论去找什么病灶,也压根没有给她们刚研制出来的青霉素大规模临床试验时间.严老说得对,战场就是最好的临床试验地,既然已经通过小白鼠和志愿学生的实验那么这药问题便不大.她们带上了她们研制出来的所有的青霉素制剂,万幸的是这三天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副作用,严老那边传来的消息也是没有副作用,但不幸的是,药已经用完了,她不得不采用中医的疗法,配了很多清热消炎的方子,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飘着一股浓烈的中药味,使得这远远近近的士兵都知道这里有个医疗所,伤兵不断的涌入.
黄宁吃完饭,去临时住院区看了下,处理了几个情况不妙的病人,心里明白这些人中的某些人可能见不到今晚的月色了,却无可奈何.又想起不知道身在何处的何少卿,也不知道他是否安全,身边是否带了足够的人.她一直都没有机会过问何少卿在军队的职位,但想来也知道职位并不低,加上何少卿的性格,此刻若在上海,大概冲在战线的最前方直面那些没有人性的侵略者.
她抬头看了看天,已是黄昏,各处的火光衬着漫天晚霞,天地间一片红色.又走进急救棚.
2月1日,日本人从长江炮轰南京.
2月10日,南京政府调动多方军队昼夜奔赴增援上海.
2月13日,十九军曹家桥血战.
2月20日,日本发动总攻,闸北的八字桥、天通庵、宝山路,江湾之庙行、跑马场、江湾车站,吴淞的炮台湾、狮子林、蕴藻浜、张华浜发生激战.
2月24日,日本突袭浏河,国军撤到第二道防线.
3月1日,日本从后方登陆上海.
3月3日,十九军撤退.
何少卿快速的翻看案卷,一边问:”还是没有黄四小姐的消息”
“是.”
“有没有医护人员伤亡报告”何少卿话刚出口就知道自己问了个蠢问题,虽说要撤退,可战争还远不能说结束,这个时候别说医护人员,就是战士的伤亡都还不知道,更何况黄宁属于中央大学校医队,即便有伤亡也不会报给军部.
何少卿摆摆手,忍住内心的焦虑,开始和部署讨论撤退路线.
3月20日,英美调停,中日开始停战谈判,两个月后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国军退至京沪铁路到长江沿线,上海成为非武装区.,而日本人趁机在东北成立”满洲国”.
这些都是后话,2月底,黄宁便随着医疗队从前线撤下来,又接连在接收病人的医院做了几天工作交接后,也不管院子里那个巨大的弹坑便扑头回到霞飞路的房子里昏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