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四十九章(1 / 1)
乾隆“微服出巡”结束后,他先去了养心殿。小福子服侍着乾隆换下衣服,刚擦了把脸,五阿哥就来了。
乾隆细听五阿哥不急不缓慢地总结这些时日朝廷内的大小事务,条理清晰不说,最重要的是简短。
他赞赏的对五阿哥道:“难得你思路明白。处置的也还得当。”
五阿哥自然立刻自谦,左不过还是那些话,无需再说。
乾隆又道:“太后最近一两日就回宫了,朕准备亲自出宫迎接,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办吧。太后那边的行程,你去信问福康安,是他负责的。”
五阿哥答应着退出去了。
乾隆又喝了两口茶,便放下茶杯,直接去坤宁宫了。第二日则是直接从坤宁宫去的朝堂。乾隆虽然不常常在皇后这里留宿,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外出回京之后必定会来,这些年来从未误过。
待乾隆离开后,众人陆续来给皇后请安,最后连固伦和敬公主也来了。
和敬公主是孝贤皇后的长女,现在已经是个中年人,年纪比乾隆很多贵人都要大,乾隆却一直待她如小女孩,疼惜她襁褓之中丧母,几十年如一日的珍爱。
固伦和敬公主的派头从来都是后宫第一。
令妃这次极不走运,她此刻也在坤宁宫。
和敬公主上来,见到皇后,便道万福,皇后笑着颌首。
接着,和敬公主看着令妃只轻轻一颌首,令妃却只能立即站起来,对着公主道万福。
和敬公主这一下子上来,整个坤宁宫鸦雀无声。令妃这些年权势日盛,在太后和皇上跟前都没试过被人这般漠视,更别提在皇后这里。
令妃也是好肚量,仍是笑笑的脸儿,待到和敬公主跟皇后请过安,谈过几句闲话,最后又告辞之后,她才离开坤宁宫。
众人都走了,容嬷嬷方开口笑道:“老奴虽然知道,和敬公主这么着做事是一贯的,并不是为了皇后,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还是觉得解气。”
皇后也笑道:“这也难怪她,令妃和富察家的恩怨说不清楚。和敬公主对别的妃嫔并不是这样。你看她当年对和嘉公主的母亲,一样的笑语温言,见了面也都是道万福的。”
容嬷嬷道:“可笑令妃次次在和敬公主跟前吃哑巴亏,回头自己呆着的时候,还不知道恨得怎样、气得怎样呢。”
皇后却摇头道:“嬷嬷看走眼了。令妃才不是那样的人。她不会恨和敬公主,更不会想着去报复这位娇客。如果以后有机会,她对和敬公主只会加倍的好。暗地里,她也没工夫咒骂,只会更加上进,鼓舞起劲儿来,对准中宫。”
容嬷嬷忙转了话题,道:“太后快回来了?”
皇后点头道:“明日吧。”
皇后忽然想起一事,便淘气地对容嬷嬷笑道:“令妃的话题,嬷嬷你逃也逃不掉的。太后这回带着晴格格一起回来。你可记得晴格格是什么人?”
容嬷嬷皱着眉头想了想,才道:“是什么愉亲王的女儿吧?老奴也记不清是不是愉亲王了,日子太久,封号也已经取消掉了。”
皇后点头道:“你没记错。晴格格和令妃家尔康的婚事,正是太后当年做主定下的。”
容嬷嬷道:“这有什么值得娘娘操心呢?”
皇后道:“说不值得,有不值得的理由。说值得,也有很值得的缘故。先从不值得的地方说起。”
容嬷嬷笑道:“我们娘娘今儿心情好,要说书呢。”
皇后也笑了,道:“愉亲王一门只剩下这么一个孤女,这些年来,所有势力和财富已经全部消磨干净了。晴格格也只是个王府格格,当年并未赶得及被册封为和硕格格,现如今,即便要补上,也是出师无名了,皇上是断断不会答应的。她这种身份,在蒙古王公眼里,是很不适合做亲的。皇上也不会把她嫁到蒙古,因为身份不够,震慑不了蒙古人。满洲勋贵们的婚事,也都是比量着双方的官势和财势来,即便是太后开口赐婚,也难保人家心口没有怨气。”
容嬷嬷“啊”的一声,道:“那么,还珠格格的状况岂不是更糟糕?”
皇后叹气道:“可不是嘛。倒是和安公主的身份、后盾全无问题,嫁给任何一个王公,人家都只有倒履相迎的份儿。”
容嬷嬷不禁道:“小燕子的命竟这样坏。可怜她竟一丝一毫也不知道。”
皇后又道:“说她命坏,倒也不尽然。这便是我要说的那个值得我为令妃操心的缘故了。”
容嬷嬷不解道:“小燕子和令妃,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呢?”
皇后笑道:“嬷嬷给我杯茶水,我才说下去。”
容嬷嬷笑着去烹水泡茶。
皇后竟然开口跟人玩笑,她好久没见过了。虽然皇后前些时候还说什么要对乾隆撂开手,可昨晚乾隆来坤宁宫,她还是开心的。再加上今日和敬公主那么一出戏,皇后的心情难得这样好。
容嬷嬷心内还琢磨着,既然万岁爷也不是那么绝情冷心的,那么主子娘娘日前说要效仿孝贤皇后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就此作罢了呢?
皇后并不知道容嬷嬷在想些什么,她端过茶钟,喝了口茶,方说道:“小燕子的后盾不是家门,不是权势,也不是财力,她的后盾最简单,也最不容易得到。这在蒙古王公以及名门大家眼中,算不得什么,这样的皇族格格,还不如一个手握大权的中堂嫡女有体面。但在新爬上来的那帮子人眼里,却是块求之不得的肉骨头。这跟晴格格的状况是一样儿的。”
容嬷嬷道:“皇上的小燕子,太后的晴儿。和她们结缘,正是宁要实惠,不图虚名的买卖,还一箭双雕的讨好了跟她们最亲的那位。”
皇后道:“正是如此。晴儿又比小燕子的情况好些。小燕子血统不明,又不知能受宠到何时。晴儿却是爱新觉罗家的姑娘,而且她自小跟着太后长大,那个情份是不可动摇的。老佛爷肯把晴格格给令妃的家人,自然是在令妃身上寄予厚望的。抑或是,若有个万一,太后一定会站在令妃那边。”
容嬷嬷道:“娘娘!”
皇后却豪不在意的继续说道:“如果令妃安着自己日后生子、乃至更进一步的心思,那么她的娘家与晴格格结亲,要比跟什么正儿八经的王府里的和硕郡主结亲有利多了。不,要我说,若我是令妃,哪怕给个和硕公主,也不换。又有哪个公主能比晴格格更讨太后喜欢?”
容嬷嬷却笑道:“给个固伦公主,可就要换咯!”
皇后一口茶差点喷出来,指着容嬷嬷笑道:“你还没忘了刚才和敬公主那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