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四十四章(1 / 1)
令妃从养心殿回到延禧宫,不知怎么的,老是觉得忽略了些什么。
正巧福伦福晋进宫来向她贺喜,她便对福伦福晋道:“我也要向你贺喜呢。皇上要微服出巡,令福大人和尔康相陪。这次是难得的增进君臣感情的机会,姐姐回去可得好好嘱咐他们父子俩,莫要浪费了。”
福伦福晋自然是喜不自胜,道:“这是娘娘素日仁德,感动天地,赐下小阿哥,护佑我们一门兴旺。”
令妃道:“还不知是阿哥定是格格。”又叹口气,道:“我连生了两个格格,这回心里都不敢有打算。”
福晋听了令妃的话,很是不以为然,乃道:“这次准是阿哥。我请庙里的人算过娘娘八字,人家说娘娘从这胎开始,次次都是男丁。”
令妃一笑:“借你吉言。”
令妃又道:“这次本可以让尔泰跟着一起去的,最后反变了卦。”
福晋笑道:“尔泰跟着五阿哥,不去也使得。抑或他不跟去,于我们更好。”
令妃点头,道:“你说的也在理。”
令妃换了个姿势,歪在炕头上,沉着脸对福晋道:“我瞅着皇上是一心让五阿哥接班,最近忙着在满洲大臣勋贵里替他寻嫡福晋,家主不在军机或爵位不高的,一概不要,整个就是立太子妃的架势。”
福晋反劝令妃道:“娘娘平日里老跟我们说,不仅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惹得旁人所不能忍。我们看着娘娘做榜样,在下面也跟着做了。娘娘现在怀着身子,皇上和太后必会更加看重,坤宁宫那边,想也只能对娘娘笑脸相迎,娘娘何苦还思虑那些个事情?累了心倒值得多了。”
令妃笑道:“可是呢,我真是糊涂了。这才到哪里,我就操心起来。”
福晋也笑道:“娘娘才不糊涂。娘娘是慈母之心啊。”
最近两天,相比访客众多的延禧宫,坤宁宫就冷清的多了。
坤宁宫里的人也不敢大声说话,做事、打扫,乃至脚步声都放到最轻。他们都怕触霉头。可也没有谁真的被上面惩罚过。
皇后还是老样子,每日早晨,阿哥格格们和妃嫔依次来请安,之后她就开始处理六宫事务。做完这些,若没有人来,她便默默无言直到黄昏。天黑前又是一次众人请安,这次请安不同清晨,人往往来不全,常有告假的。皇后也不甚在意。
只有对着容嬷嬷,皇后方才有兴致说几句体己话。
可是容嬷嬷也摸不准皇后的心思。她跟着皇后这么多年,早看出皇后心里有事情。要说妒忌愤恨,也不像;说是失落,更不同。
这日晚间,容嬷嬷忍了又忍,终于还是不放心,便开口问皇后道:“娘娘请恕老奴多嘴。娘娘最近,可是为延禧宫那边而烦心?”
皇后摇头道:“不是为延禧宫,是为孝贤皇后。”
容嬷嬷疑惑地问道:“这可从何说起啊?”
皇后笑了一下,脸却还是僵硬着,眼神空茫地对着烛台,道:“你记不记得,当年我曾经因为嫉妒,被皇上冷落过一段日子?若没有孝贤皇后向万岁爷进言,我是万万没有今日的。”
容嬷嬷道:“孝贤皇后纵然是千古贤后,会替妃嫔说话。眼下延禧宫那位主儿,可不是孝贤皇后‘进言’进出来的,更不是什么妃嫔。她一个皇后的奴才,在主子殡天之后,竟趁虚而入……”
皇后冷笑一声,打断容嬷嬷,道:“也无需这样生气。这个算她本事。”
皇后摇头道:“本宫分明知道,自己也该学孝贤皇后那般,不时的向皇上推荐后宫之人,既有个贤良的名声,也避免了让任何妃嫔一支独秀。可是我心里总过不去那道坎儿。”
皇后说到这里,自嘲地道“我总也忍受不了亲自替他介绍女人。但本宫可以自诩,这些年来,在处理后宫事务上,也还公正。”
容嬷嬷也伤心道:“老奴总说,娘娘吃亏在心太痴了。”
皇后却笑了,盯着容嬷嬷的脸,轻声道:“痴心没有用,公正更不算数。”
容嬷嬷难过道:“太后总是站在皇后这一边的。当年就是她老人家让您做皇后的呀。”
皇后冷冷地道:“当年只有我资历最高,从潜邸便跟着万岁爷,娘家有力,自己也熬足了年头。还有些话,我也不好说,你只回去细想:太后身边的晴格格,那是三年前便定下来,要给令妃娘家的福尔康的。”
容嬷嬷一时竟无言以对,只觉得心头冷飕飕的。
皇后见她如此,便安慰道:“我刚才正在考虑孝贤皇后的事情。我想,现在情形这样糟,本宫也别自欺欺人了。我苦苦挣扎了这些年,终究是徒劳。到如今,还有什么不能撒手的。”
容嬷嬷道:“难道娘娘要……”
皇后点头道:“今后本宫也要做孝贤皇后那样的贤后。”
第二天早晨,乾隆便带着福伦、纪晓岚,连同小燕子、紫薇,还有胡太医,以及侍卫福尔康、常远、常达,一起“微服出巡”了。
说好小燕子要做丫头的,她临阵又耍赖,穿上男装就不肯脱下来,乾隆也只笑着由她去。
小燕子不做丫头,改做小厮,也就不坐马车了。她骑着马,跟着常远一起,在马车前面开路。福尔康紧随着马车走。常达与福伦则负责殿后。
乾隆由紫薇和纪晓岚陪着坐在宽敞的车厢中,外面虽然风沙不小,但车门处有三层厚厚的绒帐,车厢内非常暖和。
他们三个人都是一肚子诗书,紫薇灵气逼人,纪晓岚也好机变,一路陪着乾隆唱歌吟诗,谈论古今才子轶事,都开怀惬意的很,一点也不觉得无聊。
乾隆看到福尔康在旁边慢慢的骑马跟着,时不时便探出头去问他一两句诗,他竟然每每都能答对。这让乾隆更加觉得,这次‘微服出巡’着实风雅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