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后记(1 / 1)
《汉颂》写完,整个“汉家天下”系列就完成了。
我不得不激动,不得不感叹。
这个系列是我第一个系列小说,也是我拿来对我喜欢的汉朝文化致敬的系列小说。能够完成它,我十分得意,掩盖不住的高兴。
我选择汉朝这个大背景的时候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喜欢。那个时代我们是飞扬的,是光辉的。不像清朝时内忧外患,不像唐朝时过于糜烂奢侈,是那种我喜欢的刚刚好。
但越往后写我越来越迷茫。
用真实背景来写故事,多半都是得罪历史的。写作过程中,我也遭受过非议和批评,但我挺住了。尽管我写完《汉雅》的时候很想将《汉颂》搁置下来。但最终,我脑海里已经成型的故事没有允许我这么做。
相比《汉颂》而《汉风》的完成更像是一个任性的创作。那是我源于对项羽的喜欢而进行的创作。如其名,很风姿飞扬,整个故事都是张扬外露的,也是嘈杂着很多争斗的。
而项羽和妙戈的纠缠不多,所以尽管外界压力很大,但他们两个世界让我心安,写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淡淡的甜蜜。
而《汉雅》却从开始就蒙上了一种悲伤。
我很想给它一个完美的结局,很想让它温暖。但我翻看着历史的时候,那些人物和故事让我往悲伤的方向去想,我必须尊重那一刻的感受,因为它是真实的。
我虚构出范靖这个人物的时候,很担心。
他并不是真正存在的,对于一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故事来说,这样的做法很难写,也容易受到争议。但是我看到金庸笔下的人物多半都是如此,变稍稍心安,从偶像那里得到了一些安慰后,我开始了。
《汉颂》很奇妙。
前两部关系更紧密,而这一部好似可有可无。本该是主角的项逍被我设定为了男二号或是男三号。这一点我也纠结过很久。
开始时我想让他做男一号,但是写了大概几万字后,我发现他本该是个不受拘束,让人难以琢磨的人,我具体、详细的描写反倒使他失去了色彩。他就该是寥寥几笔,然后让读者自己想象的那种人。
所以我只能改。
当时忍痛删掉了那几万字,全部推倒从新来过,感觉真是难以言喻。
贺兰丰意这个人和范靖一样,是我凭空塑造的,但我却很喜欢他。超过了军臣、项逍。他不是我笔下性格很特殊的人,不如百里苍霸气,不如范靖内敛,但他却别有风味,我说不上来,但我想每个人都有共同点,但他们也存在着细小的区别。
这才是一群完整的人物。
我一直竭力于人物性格塑造的突破(因为有盆友很诚恳地告诉我,我的缺陷在于人物还不够饱满),我自己没办法感觉到我是否进步了,改善了,但我希望我有所进步。
这一切都留给读者去感悟、评价。
还是不多说了,终归还是感谢大家的支持,我看到大家在每个网站、论坛议论,看到或多或少、有用无用的评论,心中都是感激的。
我会继续。
野妮留于201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