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十六章(1 / 1)
玉笙一直很自律的,第二天也不需要江大夫来喊自己就起来了,早早的在江大夫屋外等候。
江大夫推开门看见玉笙感到很诧异,他问:“笙子,为何不叫我?”
玉笙作揖道:“早上请安若长辈未起身应在屋前等候不得打扰,不得擅自离开。”
江大夫道:“在我们这规矩没这么多,你也入乡随俗吧。早上起来就直接替我把铺子开了。”逐又感叹一句:“有个还在身边孝顺还是好的。”
上江大夫来的都是小户人家,看到也都是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刚开始玉笙只是学着抓药,然后开始学写方子,记账打算盘也会了,一天比一天熟练。到后面,江大夫在外面坐着指点,玉笙在柜台里给人看病写方子,遇到复杂些是病就让江大夫出手。
岁月流逝,韶华难守。转眼,三年已过,玉笙已不再是少年模样,由于没有武师的督促,整日磨墨写字的,穿着青衫带着青色的方巾看上去还真是个书生。
又是一日,药铺陆陆续续来人难得排起了队伍,玉笙坐好,磨好墨将笔尖蘸湿问道:“姑娘今日哪里不适?”
柳溪坐在椅子上摇晃着半裹的脚,眼睛四处乱瞄道:“只觉胸闷,头疼欲裂的想一个人。”
玉笙沉吟半响,笑着摇摇头无奈提笔边说:“姑娘或许有些上火了,来些凉茶静静心便好。”
那女子脸色青白一阵才小声道:“笙子大哥,三年了,我已快十七了,上门说亲的婆人说再玩些我姿色再好也只能给殷实些的人家做小妾。”这话说得极为露骨,她身后的女子皆哄笑起来,说要玉笙娶她,只有少数的女子有掩袖。
柳溪是镇上出了名的美人,一开始见玉笙是外来人心下好奇一个劲问他是不是出门闯荡来了,玉笙也是个除皇城没见过世面的,就捡些书上瞧的和她说说,没想到她来玉笙这来得更勤了,一直问他外边如何外边的人是不是和他差不多,外边的山是不是没这么多耕种的人也少,所以像他这样的书生也多。直把玉笙问得头晕目眩,甚至玉笙不知道那女子为何喜欢他,她就开始羞涩的瞧他了。
玉笙无奈道:“柳小姐,在想已说过多遍,十四岁时便有了发妻。”
柳溪通红双眼道:“就会拿这句挡我,十四岁成家?你当你是大家族里的大宗啊!”
玉笙皱眉道:“成家立业,男子十四已通晓人事就应该早早的成家再立业。”
柳溪幽怨道:“臭酸书生!既你无意于我何不早早拒了我。”
“柳溪!嫌人丢的不够啊!”江大夫从院子掀开垂布道,“笙子碍你是个女子一直暗示,你心里早已明白许久不来,今日听说要嫁与你发小才受不住。你这样鲁莽而来只会让你名节受损。”
柳溪含泪看着玉笙半响戚戚道:“为何一定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道我这样便是错了?”说罢掩袖而去。
江大夫摆摆手轰退看戏的众人,关上铺子道:“柳溪长得不像山野里的孩子,可长得再好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得听从她母亲的。你也别怪她。”
玉笙道:“我知道的,此事我不会提,外人说起我也只当没这回事,免得坏了她姑娘的名声。”
夜晚,玉笙躺在床上,临渡伏在他心口上,玉笙睁大眼发怔了很久才像往常一般对临渡倾诉道:“三年了……她不过小我一岁,当时也就十三而已,小小的丫头片子胸前脸馒头都没有就对我抛媚眼。她的样子总让我想起当初刚嫁进宫里的你,也是这么瘦瘦小小的,头却老是仰着,就好像只孔雀。她对我哪里是什么喜欢,分明是想出去。男儿心女儿身哪里是什么好事。她也只能在这小小的地方嫁给不想嫁的人。庆幸我娶的人和我心,否则我只会比她更凄惨。”沉默了很久他又说,“守着一个若即若离的人比一个人没有念想的过着更难,更容易寂寞。临渡,你再不醒来我可就真当你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