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21章(1 / 1)
“为什么要害殷六郎呢?”
卓静之又是沉默良久,刘子桓等不及厉喝一声:“卓静之,王爷问话没听到吗?!”
卓静之双目失神,呆呆的去看满脸鄙夷的刘子桓,面无表情的殷羽庭以及风流潇洒的成王李春秋。
他咬着薄唇,终于慢慢吐露了心声:“王爷偏爱殷六郎,我因妒生恨,”他低声抽泣道:“王爷待人不公。我兢兢业业在王府服侍您二十一年,而他殷羽庭入府不到两月,王爷您怎能对殷羽庭关怀备至而对我却不闻不问呢?!您听信那狗屁道士的胡言乱语对他殷六郎倍加青睐,我怎么可能不不嫉妒他?怎么可能不恨他呢?”
这卓静之的话,李春秋并非没有想过。但有些东西如青睐偏爱,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李春秋闭上眼掐着紧蹙的眉峰,心里很是忧烦。
殷羽庭站在成王身后心明眼亮,他看了看成王又看了看卓静之,眼眸清冷流光:“卓静之,你我各有所能,况且都是为王爷效力,你何必计较这一时的恩宠薄厚?你心胸如此狭隘,恐怕难以无座王爷成就大业。”听罢他这一席话,卓静之只觉心灰意冷,再去看李春秋时眼睛里已经写满了绝望。
李春秋的脸几乎是瞬间变色,多情的桃花眼沉静得竟连眼珠也不动一瞬。朱唇轻启,吐出淡淡言语:“静之,看来本王与你的缘分尽了。本王不罚你,就算是还给你对本王二十一年无微不至的照顾之情罢。”
“王爷。。虽然我想偷书,可是那书却不是我偷的。。。王爷您真的不相信我吗。。。”卓静之心中无以复加的难受,沉痛的低吼。
李春秋目如镶冰,歪头对刘子桓说:“你尽快安排卓静之出府。”又拉起殷羽庭的手道:“殷六郎跟我来。”两人径自出了听雪阁。
迈出门槛的一刹那,殷羽庭回头再看跪在地上的人,惊觉心中一丝苦涩。这曾经带着温和淡雅笑容的男子颓唐的跪坐在地上,低着头失魂落魄的样子。刘子桓笑得分外得意,卓静之却悲伤的掉下泪来,这难道就是胜者和败者的模样?他想这王府乃至以后的皇宫曾有多少人胜利过又失败了,自己已经泥足深陷,眷恋其中甚至无法自拔。淡淡的,邪肆的,有些疏离的笑,像夏夜的明月,皎洁的照着世人。
不觉有人悄无声息的贴了过来,贴着他的耳朵,低沉暗哑到几乎听不清楚,暧昧的气息喷薄而出:“奴儿,你走神了。”
殷羽庭抬头看天,才发现只能看到天的一角。一路上都是李春秋拉着他走,回过神来才发现竟已来到小花园的霜筠亭。此时李春秋那张绝美的脸正晃在眼前,桃花眼里水雾蒙蒙的,看不清眼珠里藏了些什么。
殷羽庭垂目颔首,正好额角抵住了他的下巴,细弱的应了一声。
“内疚么?还是后悔了?”李春秋问道。
殷羽庭愣了一瞬,抬头看见那双桃花眼很冷很冷的看着自己。他似笑非笑,说出的话也是淡淡的:“既不内疚,也不后悔。”
“知道我问的是什么?”
“知道啊,”殷羽庭笑得寂寥,眉间那红痣点缀一般,衬得他如绽放的春花:“你问的不就是我与刘子桓合谋诬陷卓静之这件事么?!”
李春秋叹了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一点无奈和悲伤,伸手拍拍殷羽庭雪白的脸颊说:“知道就好。”片刻又说:“放心,我并不是要怪罪你们的。”
殷羽庭点点头:“王爷青睐卓静之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他跟了你二十一年。”
李春秋面露惊疑:“为什么这样说?”
殷羽庭却又笑了:“以王爷现在的处境,将来必定卷入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一旦成功,鸡犬升天。一朝失败,哀鸿遍野。以卓静之的性格,王爷直接送他出府他自然不同意的,于是王爷就以此作为借口。王爷想保护他的性命,毕竟参与政治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事啊。”
李春秋听完这话,唇角噙着似有似无的笑,那桃花眼里飘荡了甚么。他闭上眼仰起头,仿佛是倾听不知从哪儿传来的歌声,又像是去嗅夏花馥郁的香气:“你。。”张开眼,回过头,瞳仁里映出殷羽庭的倒影:“你竟能窥探我的内心,真令我感到害怕。”
殷羽庭起身欲走,刚抬起脚就被一股大力拉进一个怀抱,有人张开双臂从后面圈住他的腰。颊边是那人温热细腻的肌肤,耳洞里灌着热气,那人的红唇贴着耳边悄声诉说。李春秋亲吻殷羽庭眼角:“这就想走了?我说不怪罪你们并不是允许你们下次再犯!奴儿听好了。。你再敢跟刘子桓合作陷害谁的话 —— 我真的会把你先奸后杀的哦~”
背对着他的殷羽庭略略沉吟,低垂的眸子中小心的隐藏着恐惧,顾自漫不经心的问:“我已经找到真正的偷书贼,王爷不想知道他是谁吗?”
李春秋放开殷羽庭:“你走吧。”
殷羽庭却不走了,立在亭中回眸阴笑:“只怕这真正的偷书贼不仅深得王爷的青睐,还深得王爷的芳心。”李春秋惊得目瞪口呆,表情竟是十分惶恐,亮晶晶的桃花眼顿时变得暗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