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第四章 知己(1 / 1)
次日一早,几人便动身离开破庙。这天天气倒也晴了,只是到处都是银白色的景象,颇为壮观之外,也增添了些许的寒意。
陈东来到昨日停放马车的地方,徒有一辆车子歪到在地,那马却踪影全无。料想必是昨夜风大雪大,将车刮倒。至于那马的去向,却不得而知。无奈之下,几人只得步行前进。
李夫人身体孱弱,又加上爱女被挟持,心力交瘁。然而寻女心切,也加大了脚下的步子;李刚身高体大,自不必说;陈东虽是一介书生,但身体强健,徒步而行,决不是问题;至于那少年西门环,身体虽不显得健壮,但却身怀武艺,徒步而行也轻松自如。
虽是如此,破庙实在也是偏僻,行至中午时分,方才来到一座集镇。几人找了一间客栈,订了两间临街的客房,一方面便于探听动静,一方面暂作休息。
饭间,只见门外来了一少年,二十一二岁年纪,身着淡蓝色长袍,一手执剑,面目英俊,气质洒脱。他向店中望了望,径直走向李刚身旁,躬身道:“李将军,别来无恙?”
李刚先是一愣,细看此人,浓眉大眼,颇为俊朗,却并不面熟,又见他手执宝剑,寻思:“江湖上,除了韦萧派的韩真人是我至交好友外,我似乎并不认得什么其他人。此人年纪尚轻,更不可能是旧识呀。”
那少年似乎早已料到李刚会如此反映,并不惊讶,微微一笑,道:“十年前,在下与师傅同去东京,与李将军曾有一面之缘。您征战沙场的那一幕,至今还令在下难忘呢。在下聂子期,家师正是韦萧派的韩真人!”
李刚心中一喜,忙站起身,道:“你就是韩真人的徒弟,那个孩子?如今都这么大了。来来来,快坐这儿。”又问道:“韩真人可好?我已好久没与他相见了!”
聂子期行了礼,坐下道:“多谢李将军关心,师傅他老人家很好!”
“那就好,”李刚顿了顿,道:“对了,你是如何找到这儿的?”
“说起来真是巧了。”聂子期不紧不慢地道,“家师得知将军被罢官的消息,十分气恼,可是皇命难违,实在无奈。后又得知将军要返乡,他老人家本欲亲自来送您,可是实在因为帮中事务繁忙,脱不开身,便命在下送将军一程。我先赶到将军府,未想晚了一步,你们已经离开了,我便沿着您回乡之路一路紧追,终于在这碰到了。”
“原来如此,”李刚若有所思地道,忽又觉得忘了些什么,忙道:“瞧我,只顾着寒暄,竟忘了与你们介绍。”说着,向聂子期依次介绍道:“这位是拙荆;这位是我的好友陈东,陈兄弟;这位是西门环小兄弟。”
聂子期一一拜过,见了西门环,大喜,说道:“小兄弟,原来你也在这儿,真是太巧了!”
西门环见到聂子期,早已喜出望外,说道:“是呀,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再见到你,而且你与李大哥还是旧识!”他说着,转头对李刚道:“李大哥,我与你们讲的路上帮我的那个小兄弟,就是他!”
李刚甚为高兴,说道:“原来你们认识,真是太好了!
聂子期对西门环道:“西门兄弟,你怎么会和李将军他们一起的?”
西门环十分惭愧,将昨晚在庙中的事说了。
聂子期怒道:“竟有这种事?当真卑鄙!”转而对李刚道:“李将军,我不会袖手旁观的,我一定与西门兄弟帮您把孩子找回来!”
“多谢聂兄弟好意!”李刚说着,叹息一声,道:“我如今已不是什么将军,你与他们一样,叫我李大哥吧!”
聂子期淡淡笑了笑,坚定地道:“不管您是什么身份,在我心中,您永远是那个驰骋沙场、无所畏惧的大英雄!”忽又想起了什么,转而对西门环道:“西门兄弟,我先前交予你的那幅卷轴……”
“在这儿!”说着,西门环从怀中掏出一幅卷轴来。
聂子期接过卷轴,交予李刚,说道:“这幅卷轴是家师命在下交予李将军的。”
李刚接过卷轴,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秀美的画中,一笔钢劲有力的书法呈现在眼前,正是刘禹锡的《浪淘沙》。
李夫人看了此画,叹道:“原来此字画是赠予相公的,难怪昨晚我看到此字画时,便觉此诗意境与相公如今处境极为相合。”
李刚拿着卷轴望了许久,感慨道:“韩真人以厚礼相赠,真是寓意深刻呀!人生得此知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