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小镇之夏 > 1 第 1 章

1 第 1 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梦龙传 梦蝶飘 来自星星的交易器 曲罢人散 岁月如歌,温婉如斯 文盲姑娘掉下来 百步穿杨 沙僧外传 紫府迷踪之苍天有眼 超级服务生

在南方的某一处有一座美丽的江南小镇,曾经是富甲一方、闻名遐迩的名镇,只是后来没落了,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静静地躺在南方的角落里。

小镇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镇上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再加上确实是个小镇,只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人们彼此熟识,坦诚相待,仍旧保持着淳朴的风气。以现代的眼光看来,小镇交通不便,往往只依靠步行、自行车或小型机动车,且信息闭塞,甚至可以说是“落后”。外面已经出现电视机了,但整个镇上只有两三台:一是电视机价格昂贵且数量有限不易购买,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二是镇里的人不觉得他们的生活缺少了什么,就算贫困些的也就是吃得粗糙点,并不至于流落街头、食不果腹,他们自觉每天都过得挺愉快的,所以那些有购买能力的人家对电视机也是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又嫌麻烦得赶到别处买,干脆就抛之脑后了。

除了镇中心的电影院、医院、学校等地是新建的,其余皆是低矮的古式且略嫌陈旧的老房子,清一色是明清最兴盛时期遗留的产物,人们仿佛不愿意承认繁华已逝,固执地扯住历史的星星碎片不肯放手。唯有北街一户已显残破的大宅子还依稀折射出当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喧闹场景以及屋主雄霸一方的影子。

镇上的中学坐落于镇中心偏西的地方,居民无论上班、回家还是走亲戚、看电影、逛公园,几乎每天都要经过校门口,因此校门前的路常常是人来人往。不过,小镇的人自古以来就相当尊崇有文化的读书人,在他们心中,知识是至高无上的,路过的时候总自觉地放慢脚步,压低声音,唯恐影响孩子们学习。所以学校周围通常都比较安静,只有到了课间,才会传出洋溢着青春朝气的欢笑声。

就像普通中学一样,这里也分初中部与高中部,其中高中部一年级有个叫福的聪慧而略显孤傲的女生。她的成绩名列前茅,人也长得标致——虽不是那种一眼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却耐看。鹅蛋脸,齐耳短发,爽利中透着一丝清冷。平时她极少同人交往,但要是谁主动接触她就会发现其实她并不难相处,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她都不会拒绝帮忙。因而福在学校里的人缘不差,只是同学们对她的了解不深,尽管有时也会好奇,碍于她总是独来独往有些神秘,也不好意思追问。

平常有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青女人不时来学校看福,而福喊那人“婧兰姐姐”。婧兰每次过来都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对福非常好,看得同学们都羡慕。可大家对她俩的关系很迷惑:听她们说话的口气并不像一家人,但两人的关系又是这样融洽,只要一看到婧兰,福的脸上就扬起平日里几乎看不见的笑容——那笑容不是淡淡的微笑,也不是苍白的敷衍,而是真正发自心底的笑,连在一旁的人也感受得到那种温馨的氛围。然而,从来没有人知道她们到底在谈些什么。事实上,同学对福的了解也不过是知道她家住在东街的一条巷子里,双亲已逾五十岁,以开饭馆为生,家境大概不太好。镇里的人亦不清楚她家的情况,按理说这边大部分人家全住在一个地区,福家却没有什么往来的亲友,显得颇为冷清。

人们不知道的是,即便是这“平凡的冷清的”生活,对福一家来说曾经是不可仰望的奢望,他们平静的表面下深藏的暗涌或许一生都将难以平息。甘于平凡,无怨无悔地活着,因为什么都比不上宁静的生活,因为现在的生活凝结着他们最痛苦的过去。

这个初秋的周末,婧兰又像往常一样来学校看福,放学后,她俩轻声谈笑着离开学校。出校门右转便是一条繁华的大道,车来人往,好不热闹。经过两个接口再向左转,两旁是矮矮的居民房,由外及里,建筑物的风格明显从现代主义过渡到古典主义,人世的喧嚣立马被抛在身后。离福的家越来越近,转个弯走几步就到了,不知从何时开始,婧兰和福都沉默了,一言不发地静静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她们已经望见那块熟悉的木招牌“刘氏小馆”,原本久经风刮雨淋的木雕字失去了清晰的轮廓,此刻在斜阳下散射着柔和的光辉,金色,温暖,那是家的气息。

短暂的几秒钟比死亡还寂静,她们来到小饭馆门前,春花般灿烂的笑容绽放在秋风里,整个小巷都听见少女特有的甜美清灵的嗓音:“刘叔、刘婶,我们回来了!”

馆里两位头发斑白五六十岁的老人停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迎出门:“你们回来了啊!”刘婶亲切地接过婧兰提着的包,忙拉她俩进里屋。婧兰和福倒是舒坦地坐在长凳上,刘叔、刘婶就忙个不停:端茶、递点心、准备晚餐。婧兰看着额头冒热汗的刘婶,实在坐不住想去厨房帮忙,可刘婶执意不让,硬是把她堵回来了。刘叔在一旁给刘婶打下手,眯着眼劝道:“好了,兰,你就听你婶的话吧,快回屋里好好歇着,这里有我帮你婶呢。”婧兰只好无奈地退回里屋,和福到后院瞅瞅花草,望望落霞,吹吹晚风。

已经九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来去匆匆的时间却并未改变他们太多,似乎时间之河太清澈了,就这么流淌过去,什么都没有留下。

记得九年前刘家刚搬到这破乱的小房子时,认识的人都以为他们中邪了:明明可以选择更大更好的宅子,偏偏把小饭馆开在这么僻静的巷子,会有什么人来光顾?但刘叔刘婶淡淡地说:“开馆子只要能维持基本生活,够福上学的费用就可以了。”

于是,刘叔、刘婶带着福搬进这又矮又黑、发着霉味的破屋,经过数月精心的休整,也有了阳光的味道。院子中萌发着蠢蠢的生机,暖暖的情谊驱散了满屋的阴湿——尽管同周遭的房屋相比,仍然最显陈陋。然后,刘氏小馆在一个早春料峭的清晨开张了。一如刘叔刘婶说的,馆子的收入勉强够他们最基本的日常开销。当时许多好事者窃笑着想看刘氏潦倒,可他们在清贫的生活中依旧从容坦然。几年一过,那些闲人自觉无趣便拍拍屁股走了,这儿就愈发冷清,而福他们则因为没了隐藏在黑暗里窥视的眼睛生活似乎又轻松、自由了一点。

偶有零星的人影飘过小巷,只为了他们自己的前方。馆里经常是空荡荡的,有时一整天除了老两口,连个鬼影也见不到,真是白白辜负了秋日的大好时光,委屈了张张站得笔直、清清爽爽的深木色桌椅。每次婧兰来看望两老时,二老总是立即关门,盛情款待婧兰——十次中九次馆里都没有一个客人。

最后一抹亮光跃进无边的黑幕里面,小院四面点起小小的红灯笼,样式简单却把一切映得红彤彤的,宛若一场很久很久以前做过的梦。

菜香顺着西风飘进院子,刘叔刘婶喊她们吃晚饭。走入里屋,刘叔差不多把菜都摆好了,她们一来就可以坐下吃饭。虽然只是些普通的家常菜,望着刘叔慈祥的笑脸,听着刘婶关切的问长问短,看着墙上镜子中自己的笑容,家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浮上心头。

微笑有多轻松,内心就有多沉重。如果九年前没有发生那一切,今晚在这里同桌吃饭的或许就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了……

谁都这样想着,谁都挂着开心的笑容,谁都不愿激起千层涟漪,谁都不想重历那刻骨铭心的疼痛。微笑背后参杂的各种滋味的辛酸,是每个人心中不想说的秘密。

目 录
新书推荐: 白月光怀孕我让位,死遁后渣总却疯了 末世大佬穿七零:全家争着宠我 说好等死,天官非要赐我成仙 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财神奶团驾到,我靠开挂当团宠 契约教授,他的小青梅藏不住了 苟在美利坚,我能拾取万物词条 明抢 服输 空降的禁欲上司,是我前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