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光和元年(1 / 1)
第8章光和元年
这山谷的出口和小溪几乎是平行的。他一直沿着小溪走,特意观察了一下溪底,都是那白白的高岭土,说明这条山谷有一条高岭土的矿脉。如果有可能,靠这些高岭土制造瓷器,再找到集市换些生活的必需品,他也能活下去。这样想着,心里多少对未来增添了一点信心。
从早上出发到现在应该有五六个小时了,看看日头,已经接近中午。按照行走的速度推算,应该有四十里路了。吃了点路上采摘的野果,喝了两口溪水,休息了会。没敢动怀里的肉干储备,那是用来救急的。
转出山谷,不禁一喜,外面已是初春时分。不远处一个村庄,有十几户人家,茅草屋上炊烟袅袅,正是午饭时分。
一个老汉在山边放羊,看他从山谷出来,跟他打了个招呼:“小哥,你是谁家的孩子,我怎么没看过你?”
孟良大喜,这口音跟后世的山东口音很像,想不到运气这么好,语言关就这么闯过去了。“大爷,我从山里来,我师父让我拿这个换点东西”,他指了指背后的背篓。
老头走过来,好奇心让他也没在意其他,只顾看他手上从背篓里拿出的碗。
“哎,当心,别打了,这么漂亮的碗可是宝贝,老汉我活了五十多岁还是第一次看到呢。这么贵重的东西村里可没人敢要,要换东西你得去彭城看看。”
“彭城?”
“啊,是啊,我们国都啊。这么贵重的碗只有彭城的大户才买得起。”
彭城国?现在是东汉年间?印象中,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只是在东汉年间设立郡国,后来三国曹操从下邳迁徐州刺史到彭城,才正式改名为徐州。
孟良硬生生的把“现在是东汉什么年”这句话吞进肚里,当时就是汉朝,无西汉东汉之分。再说,这放羊老汉怎么可能知道年号?
“哎,小哥,你怎么啦?”老汉一脸狐疑的看着他。
孟良挠挠头,一脸憨厚的问:“大爷,彭城离这儿还有多远?”
“嗯,还有一天多的行程,要不你去武原看看,那是我们县城,倒也有大户人家。离我们这万家庄还有一个时辰的路。哦,小哥,中午了还没吃吧,这有两个麦麸馍拿去吃吧。”
多少天都没吃到米面了。孟良也不客气,接过来香喷喷的吃了起来,吃得太快,噎的呛了好几口。这馍是用淡盐水和面蒸的,孟良对盐的味道特别敏感。
那大爷见他吃的急,忙在他背上连拍了几下:“娃,别急,慢慢吃。”
狼吞虎咽吃完,孟良拿出个瓷碗硬塞在老汉手里,老汉不知所措的捧着瓷碗,嘟囔道:“这怎么行,这怎么行。馍不值钱的,这太贵重了。”
孟良行的远了,老汉还在喊:“娃,晚上来家吃饭,村口第二家,我姓万。”他又追了几步,再说的什么,已听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