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流年似水(1 / 1)
“老公,明天我们去哪里玩?”躺在床上悠闲看着电视的李欣雨缓缓地抬起头,对旁边的无所事事的林晓风淡淡地说道。
林晓风知道李欣雨又来这一招,于是无奈的回答道:“你们说去哪里,就去哪里吧!”林晓风的声音是那么的有气无力,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他说不去,可能吗?就算他想好的地方,四女孩要是不同意,结果依然被否决掉,还不如不想呢!
林晓风这么一说,李欣雨可不愿意,把视线从电视旁边转移过来,不满的说道:“老公,你要知道自己的责任哦!”
“责任?”林晓风满脸疑惑的看着李欣雨,不明所以的问道:“我有什么责任啊?”
“你不知道吗?”李欣雨温柔的说道。
女人越是温柔的话,越是充满威胁,甚至可以说可怕!古代某某老大都明白这些道理。所以说女人的话是不能口气那东西来衡量的,不能去轻易理解其中的意思,林晓风也明白这个道理,女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动物。
“老公的责任就事,老婆想不到的事情老公一定要去想,老婆想到的事情,老公要完全的赞成,知道吗?老公!”李欣雨微笑着说道,最后一句老公叫的那么温柔亘长。
林晓风来到李欣雨的身边,笑着说道:“老婆,我不哪个意思,我事让你自己想,给你一次独自锻炼的机会。”
锻炼?李欣雨在心李笑了笑,心想:我还需要锻炼吗?就知道找借口,嘴上依然微笑的说道:“老公,我知道你对我们好,我们都锻炼玩了,你怎么锻炼啊!”李欣雨微笑着说道。
林晓风实在被她们打败了,于是说道:“你们说去哪里久去哪里吧!我一切服从上级指示还不行吗?”
“早知道你会这么说。”李欣雨不满的说道。接着她想了想,对林晓风说道:“我们去桂林玩吧!”
林晓风当然没有反对,带着麻木的眼神说道:“我现在久去准备专机,你们线收拾东西,下午我们久出发。”林晓风说完久去忙碌了。
下午,林晓风和四个女孩出现在桂林山水的地方。
广西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yougu,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踏来,流连忘返。
林晓风和四个女孩站在船上,看着桂林的山和水,才发现桂林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书上的桂林俨然已经把这里美化了,但桂林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
一个风景的美不美,不是完全取决于它的景观,决大部分还事取决于看风景的人,看风景的人如果有一个好心情,那么他看的风景也会异常的美,如果看风景的人心情很糟糕,那么再好的风景在他的眼里也平平淡淡。
桂林看完了以后,林晓风又带着她们去了安徽的黄山,对于黄山,林晓风感觉他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也是他最想去的地方。
林晓风和四个女孩站在黄山上,看着这独特的景观,李欣雨不禁说道:“这里好美啊。”
凌寒星也附和道:“是啊!这里的气温也很凉爽。”
林晓风听见以后,微微一笑,说道:“你们了解黄山吗?黄山上有很多离奇的东西呢!”
“老公,那你给我们说说黄山吧!”李欣雨拉着林晓风的衣绣撒娇道。
吴雨昕这个时候也说道:“是啊!老公,你说详细点。”
“好,走,到那边的茶楼,我们一边看风景一边说说说黄山。”林晓风说着久带着四女孩到了茶楼边。
于是林晓风开始向四个女孩介绍黄山。
下面就说说黄山,不想看的可以略过。
黄山,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山情水景,奇松怪石,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黄山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一体,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黄山雄距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它以“三奇四绝”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1982年黄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经评选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后,黄山又相继被评选为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1998年被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个文明景区之首。
黄山,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它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现划入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
黄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有名可数的7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yougu,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沧桑变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fengsao。故而当之无愧地赢得“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语)的崇高赞誉。
黄山古称黟山,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到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明皇赦改黟山为黄山。
黄山有很多传说,先说说猴子观海的传说: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梦笔生花的传说: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仙人晒鞋的传说: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宫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都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主要接待宾馆包括桃源宾馆(三星级)、温泉酒店(二星级)、黄山宾馆(二星级)等。由此到通常所说的前山(慈光阁)登山口,公路里程为1500米,步行仅需25分钟,到后山(云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为7公里,有多班公交车可以抵达。
位列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有两个出露口,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泉”,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度,副泉泉口水温为41.1度,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温泉的流量原池昼夜最大流量为219.51吨,最小流量为145.23吨。因其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又被称为“灵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温泉区现建有独立的温泉浴室和游泳池,游客也可在下山后到此沐浴,舒缓登山疲劳。
温泉区的主要景点有人字瀑、三叠泉、鸣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阁等。人字瀑位于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海拔660米,瀑布一瀑两流,以26度夹角相交,形如“人”字。瀑长50米,宛如两条白龙飞奔岩下,声震山谷,溅珠喷玉,气势磅礴。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级,游人拾级而上,有如罗汉升天,故名罗汉级。桃花峰办的观瀑楼,为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从虎头岩上行二里至鸣弦桥,可见山麓有一石横卧,长约9米,高约1.5米,石崖中空,左端略厚,壮似古琴,受泉水冲击,发出音响,宛如琴声,此为鸣弦泉。古人有诗曰:石崖悬琴琴最寒,五更三点是谁弹?清声流出相思泪,日照风吹竟不干。泉名石刻为李白手迹。
三叠泉近鸣弦泉,泉水下泻,沿石壁流经三个陡坎而成三折,故名。
醉石,刻于三叠泉侧岩石上,据《安徽通志》记载为明嘉靖二十年罗渊章所题。
慈光阁,原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上改名为法海禅院,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现为黄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精华集中,奇景荟萃。狮子峰、清凉台、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等令游人目不暇接。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始信峰风光绮丽,游人至此,每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赞。北海景区奇松怪石甚多,如黑虎松、连理松、“梦笔生花“、“二仙下棋“、“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在北海曙光亭,可观十八罗汉朝南海、丞相观棋、仙人下棋、仙人背包、猪八戒背媳妇、石钟、童子拜观音等景;可以欣赏到始信峰和石笋峰等优美风景,令人不禁浮想联篇。在北海散花坞可观赏“梦笔生花”。观赏北海景色的主要观赏点是狮子峰山腰的清凉台,清凉台突出在三面临空谷的危岩上,是观日出和云海的最佳处,可观猪八戒吃西瓜、飞来柱、扇子松、达摩面壁等景;在狮子峰峰顶可以看到一平顶山峰上的岩石其状如猴,名为“猴子观海”。
部分主要景点
北海
黄原指位于黄山北海宾馆,始信峰以北地域的云海,现泛称贡阳山、棋石峰、狮子峰以北的宽阔区域。始信峰、石笋砼、上升峰、狮子峰散花坞和松谷景区,都在此范围之内。这里地形复杂,气流在山间穿行,障阻较多,环流谷风,时上时跌,云雾随之回旋飘动或弥漫舒展,常出现云海。海面宽阔,波涛起伏,浪花飞溅。特别是旭日东升,霞光万道,云海翻滚,色彩绚丽,堪称奇观。清凉台和狮子峰顶是观北海的最佳境地。北海是古时形成的四条登山道路的汇集点。北海区内景点有奇异的石笋砼和妙趣横生的“二仙下棋”、“丞相观棋”、“仙人进宝”、“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景。散花坞,艳名远播。北海的奇松甚多,尤以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龙爪松、连理松等最著名。
黄山日出
黄山异景。黄山山势高峻,千峰万壑,云雾常铺,日出景色奇佳。破晓前,天边渐明,翻滚的云海面上,出现金色的花边。烟云弥漫,山形树影,时隐时现,虚无缥缈。曙光初露,丹砂辉映,海空间跳出一个红点,形成弧形光盘,在冉冉上升中变成半圆。刹时,一轮红日冲出波涛,喷薄而上,腾空升起。披着轻纱的峰峦和巧石,渐入眼底,整个山脉,沉浸在艳丽的彩光之中。天空中,霞光万道,犹如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清人余鸿有诗记其胜:“彩云绚烂涌朝暾,捧书红轮到海门。乍起乍沉光煜烁,九龙误作火珠吞。”观黄山日出,以狮子峰清凉台为佳,光明顶、丹霞峰亦可观赏。
梦幻景区的一大特色是景点集中,以奇秀著称。这里的山体有别于前山那样群峰峭拔、以雄伟见长,而是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形成破碎状的峰林,看似有摇摇欲坠之感,其实却壁立千仞,稳如泰山。而且峰峦林立:石柱峰、石床峰、双笋峰、薄刀峰、牌坊峰、松林峰,还有无数尚不知名的山峰,围成一个巨大无朋的空间,既巍峨壮观,又秀丽奇特。在这里观赏,可谓是无处不景,无景不奇,移步换形,如入画图之中,令人慨叹。对面山峰有“仙女绣花”:一位古代的仕女,发髻高耸,手持一花绷,正聚精会神地穿针引线,巧手刺绣。不远处有“天狗望月”,一只小狗,双耳尖尖,昂首望天,机警灵巧惟妙惟肖。
梦幻景区的另一特点,便是清幽,它不像北海、玉屏等处那样喧闹,置身其中您可以细细观赏,慢慢品味:这里是松林峰,所以奇松遍布、小巧灵秀,或成双成对,并肩携手,迎风而立;或成群成片,密密匝匝,形态各异。伴随着奇松的还有大量的巧石,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争奇斗绝,或遥相呼应,令人目不暇接;松与石又往往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处处绝妙的“盆景”,真令人珍爱不已。这里树多花多,满山满谷遍布绿荫,或浓或淡,或翠或碧,给这巨幅山水图打上了一层底色,每当春季来临,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天女花次第开放,杜鹃花有粉红的、紫红的、火红的,天女花则是洁白无瑕,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尤其是万绿层中一点红、一簇红,更显得耀眼。喜欢摄影、绘画的朋友若来这里,遍布山谷的峰、林、松、石、花,处处是佳境,处处是图画,相信你一定会留连忘返。
梦幻景区与西海排云亭一样,最绝妙的是观赏云与霞。观霞当在傍晚,以秋日和初冬的傍晚最佳,太阳落山前后,云霞满天,有淡红的,有玫瑰紫的,有鲜红的,或成线,或成片,或层层叠叠,有时则变幻组合,色彩斑斓,如巧手织就的云锦,煞是喜人。大凡霞飞满天,第二天十有八九是个好天气,可让你在黄山各处景点放心地畅游一番,遇到雨后初晴,风起云涌,白云大峡谷如同一条吞云吐雾的巨龙,一团团、一簇簇的云朵如波涛翻滚、浊浪排空般地涌来,除了没有震耳欲聋的海啸声,几如钱塘观潮一样壮阔,令人震撼。再有不同之处,是云海的千般变幻,一忽儿滚滚滔滔,一忽虚无缥缈,一忽儿薄纱遮蒙,一忽气朗风清,薄幕流云笼罩的峰、石、松若隐若现,一动一静,形成了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象,让人真如进入神话般地梦境。
松谷景区位于黄山北坡,从北大门芙蓉岭进山,沿北部蹬道直达北海,全长12.5公里的景区统称松谷景区。该区海拔高度落差1100米,有6500多级石台阶。一路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巧石名潭尤为佳妙。特别是山高林密,空气清新,真可谓是“清凉世界”。主要景点有芙蓉岭、翡翠池、五龙潭及“关公挡曹”等著名怪石。
芙蓉岭,在芙蓉峰下,该峰海拔高度1365米,宛如初放芙蓉,故名,唐代诗人程杰有诗记其胜:“谁把芙蓉往外栽?亭亭秀妍四时开。清宵洁月峰头挂,宛似佳人对镜台。”芙蓉岭是登山必经之道,岭上有洞名芙蓉洞,立洞口可观赏萦回若带的溪流。下岭后为一片谷地,有芙蓉庵旧址,后改建名“芙蓉居”,现为黄山园林局松谷管理区。
翡翠池位于芙蓉峰麓1公里处,是黄山著名水景,池长15米,宽8米,深10米,天设地造,环池皆石,松谷溪水直注池中。碧波荡漾,山形树影,映入池内,阳光反射,绚丽多姿。但池深水冷,虽夏日也不可游泳,以免发生不测。池侧有巨岩,镌有一个直径3米的“佛”字,此外,还有“福”、“寿”、“南无阿弥陀佛”等摩崖石刻。
“五龙潭”位于翡翠池不远的松谷溪中,所谓“五龙潭”是五块巨石,形似巨龙,头伸入潭,尾展溪岸,其状如五龙吸水,故名“五龙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描述:“青龙潭,一泓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腾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在“五龙潭”之一的乌龙潭上方巨石上,古建有亭,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被山洪冲毁,六年后(公元1545年)重建,名乌龙亭,今名松谷寺,亭柱上有一联:“四面云山绕二水,一潭星月照孤亭”。此外有石刻“龙”、“虎”二字,苍劲有力,亭内有石桌石凳,俯瞰风景尤佳,过乌龙潭有巧石名“卧虎石”。
松谷庵位于叠障峰下,游过松谷寺过桥即到。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始建于宋代宝佑年间(公元1253-1259年),创建人为松谷道人张尹甫。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重建,改观为寺,名松谷庵。时宁国知府罗汝芬题额“东土云山”四字。这里环境幽雅,景点甚多,石刻遍布。
游过松谷庵,向北海清凉台进发,沿途要经过三个亭,称一道亭、二道亭、三道亭,海拔高度均在千米以上,景点以巧石为主,名石有“仙人观海”、“仙人铺路”、“老虎驮羊”、“关公挡曹”等,“关公挡曹”是一处著名景观。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海拔高度仅890米,是一处地势较低、略显开阔的谷地。宋代丞相程元凤曾在此处读书,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久而久之,云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云谷主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
云谷山庄座落在苍松翠竹丛中,四周群山相抱,溪水同流,环境幽静。既是一座现代化的宾馆,又是一处颇具典型的徽州古民居式建筑群体,楼宇错落有致,小青瓦、马头墙。山庄上侧百米处是云谷客运索道下站房;其旁的登山石道,上可至北海,下可至九龙瀑、苦竹溪。公路可通温泉。名贵古树,只有三株:华东黄杉,500年树龄;南方铁杉,800年树龄。这两株树均为常年绿叶乔木,树形雄伟壮观,气宇轩昂。这两棵树同有一种奇特现象,即同一株树上长有两种枝干和两样叶子,既有针叶又有阔叶,一体两物,珠联璧合,别具雅趣。还有一株是高大的银杏,树龄1000年,高26米,围3.1米,令人注目。这三株古树均位于云谷寺古庙遗址左侧,华东黄杉1923年被南京金陵大学植物采集团首先发现,引起了植物学家注意和研究,华东黄杉和南方铁杉均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同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树种。
云谷的怪石为“狮子抢球”、“琴石台”、“千古石”等,在巨大的岩石上有多处石刻,如“渐入佳境”、“妙从此始”、“醉吟”、“通幽”等等,据地质学家研究,它们是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岩石。
“九龙瀑”和“百丈泉”,连同温泉区的“人字瀑”,被称为黄山的三大瀑布。“九龙瀑”位于云谷西路下山处,瀑水源于天都、玉屏、炼丹诸峰,汇为云谷溪(丞相源),然后在香炉、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崖上奔流而下,长达300米,整条瀑布共分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故名“九龙潭”,古诗这样描写了九龙瀑:“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百丈泉”位于云谷西路下山处,在至温泉区的公路旁可以观赏到,每当雨季,巨大的悬崖上,瀑水奔流,直泻百米,犹如白绢长垂,疑是银河落地,气势不同凡响。观瀑亭是观赏此瀑布的最佳处。
山动物:黄山是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所,拥有众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据调查显示,山中有野生动物资源550余种:鱼类24种、鸟类170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8种、禽类48种。黄山风景区野生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域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性;在这些野生动物中,观赏鸟类占有较大比例。
其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云豹、金钱豹、黑麂、梅花鹿、白颈长尾雉、白鹳。
其中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
兽类:黄山短尾猴、黄山猕猴、穿山甲、豺、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獐、苏门羚。
鸟类:鸳鸯、白鹇、勺鸡、鸢、赤腹鹰、雀鹰、普通狂、毛脚狂、鸟雕、红隼。
两栖类:娃娃鱼。
珍禽类:棕噪鹛、红嘴相思鸟、夜鹰、三宝鸟、白胸翡翠、燕子、画眉、黄腰柳莺、暗绿乡眼鸟。野生动物是黄山珍贵的旅游资源。多年来,风景区坚持“保护第一”的工作方针,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规定,严格禁止在景区内狩猎、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由于保护措施得力,黄山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良好,数量、种群均有所增加。
黄山植物:由于黄山的气候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垂直变化,在黄山上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据《黄山植物名录》记载,黄山风景区有原生植物1446种,分属155科,栽培植物193种,分属51科。在原生植物中有茅台藓植物114属187种,蕨类植物57属127种,裸子植物14属18种,被子植物605属1114种。原生植物、栽培植物共1639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银杏、香果树、华东黄杉、金钱松、杜仲、鹅掌揪、连香树、黄山梅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南方铁杉、领春木、凹叶厚朴、黄山木兰、黄山花楸、天目木姜子、天女花、天竺桂、天目木兰、水杉、青檀、银鹊树、紫茎等。
黄山还保存着第三纪或第四纪以前的古老孑遗植物:
蕨类中的千层塔、紫箕、里白等。
裸子植物中的银杏、三尖杉、粗榧、金镥松等。
被子植物中的枫香、木莲、糙叶树等。
翠绿的黄山,在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的吹拂下,于7月份进入夏季。但黄山高处全年无夏日。温泉区6月29日入夏,夏季56天。云谷寺、半山寺要到7月20日才进入夏季,云谷寺夏季26天,半山寺夏季仅有8天。半山寺以上、全年没有夏季,只有冷季(冬)和暖季(春、秋)之分,光明顶、玉屏楼和北海,冷季都超过7个月,而暖季还不到5个月。清人曹文埴有诗:“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描写的正是黄山这种气候清凉的情况。盛夏季节,黄山7月份平均气温为20.7℃(比平原区低7℃左右),8月份平均气温为20.3℃,温泉区为24.9℃,云谷寺22.9℃,半山寺只有20.9℃,北海则只有18.7℃。白日可凉爽无汗,晚间盖被方能入睡,且无蚊虫叮咬,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夏日的黄山,峰峦苍翠欲滴,yougu浓郁覆盖,林间百鸟鸣噪,一派盛夏的风采。登山途中,绿树与青藤互相缠扰,搭成一个个天然的“凉棚”,坐下小憩,观山赏景,阵阵凉风袭来,令你登山的疲劳顿消。夏天的黄山日出更为壮观,跃出的红日如一枝火种,点燃了天宇,也点燃了山峰和树木,仿佛整个世界都沐光溢彩,灿烂辉煌。盛夏的黄山,更有那看不见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在云雾的动静之中,有时还可以看到绚丽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桥,架在两峰之间。日落并不比日出逊色,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黄山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夏之黄山,是一幅幅浓绿的画,是一杯杯清凉甘甜的果汁,更是一曲曲跌宕起伏、婉转悠扬的乐曲。元末清初歙县人鲍深。
林晓风说完以后,引来了响亮的掌声,他一看旁边围了很多人在听他说,一个很漂亮的女孩走出来笑着说道:“说的太好了,你不当的遨游真的是浪费中国人才。”
林晓风在心理暗道:我去当导游采浪费中国人才呢!但嘴上却笑着说道:“呵呵!让小姐见笑了。”
林晓风仔细一看人群,我的妈呀,这么多人,于是笑着拉着四女仓皇的离开了,心想,这要不跑路,那还得了。